人民網
人民網

連江如何吃透“一粒鮑”?

——“鮑走天下 魚你共贏”鮑魚產業戰略發展大會側記

2024年06月02日11:20 | 來源:福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連江如何吃透“一粒鮑”?

在大食物觀引領下,作為多途徑食物來源之一,鮑魚產業的供給安全能否持續得到保障?為實現“吃得飽、吃得好、吃得健康”的目標,產業該如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6月1日,科創中國·福建鮑魚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連江鮑魚價格指數體系建設初步成果發布會——第二屆“鮑走天下 魚你共贏”連江鮑魚產業戰略發展大會作出了很好的回答。

“我們牢記囑托,向海圖強,繼續努力把‘藍色糧倉’這篇文章做精做好,讓‘藍色糧倉’愈發充裕穩固。”連江縣委書記陳勁鬆表示,聚焦“一粒鮑”“一條魚”“一根海帶”全產業鏈,連江持續探索建立水產品品類價格圖,借助權威專業平台發布漁業指數,建立大黃魚等產品全國性價格指數發布中心,全面打造漁業產業監測預警體系,推動漁業全產業鏈數據價值積累和釋放,做大做強“世界漁都”城市IP,推動海洋強縣建設邁出新步伐。

一場大會的背后,彰顯“中國鮑魚之鄉”吃透“一粒鮑”的創新力量和澎湃活力,亦是連江縣久久為功、善作善成,全力打造“海上福州”橋頭堡,做強海洋經濟的縮影。

搶佔先機

掌握市場話語權

連江東瀕台灣海峽,南扼閩江入海口。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連江就嘗試鮑魚海上養殖,時至今日,已被譽為“中國鮑魚之鄉”,全國平均每三粒鮑魚就有一粒來自連江。如何才能精准反映鮑魚市場價格走勢,更好掌握鮑魚產業話語權,深度吃透“一粒鮑”?活動上,連江鮑魚價格指數體系建設初步成果的發布,開啟了鮑魚產業“春天模式”。

連江縣海洋與漁業局、“海連江”專班、國家統計局連江調查隊與福建理工大學陳曉平教授團隊組成工作、課題專班,協作構建連江鮑魚價格指數體系模型。該體系由生產者、集貿批發、消費零售三個部分構成,通過科學設計指數模型,客觀賦予權重,綜合反映鮑魚市場價格走勢,為養殖戶提供科學決策依據。

“這是連江鮑魚產業邁向規范化、標准化、國際化的重要一步,對提升連江鮑魚產業品牌影響力,將產業優勢和核心競爭力轉化為價格話語權優勢具有重要意義。”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浙江大學教授劉雪鬆表示,連江作為全國水產大縣、中國鮑魚之鄉,通過大力推進種業科技創新,與專家院士合作搭建種業科技創新平台,促進科研成果轉化,選育出一批高產優質的鮑魚新品種,將鮑魚產業打造成富民產業,加快產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記者從會上獲悉,連江縣從1998年初次嘗試鮑魚規模化養殖,到如今已構建起鮑魚產業的“四梁八柱”,即鮑魚育苗、養殖、加工和銷售等4個完整產業鏈,以及良種育苗基地、餌料配送、養殖基地、數據中心、生產研發基地、活鮑檔口、供應鏈公司和直播基地等8個核心板塊。2023年,連江養鮑面積1530公頃,鮑魚養殖產量達5.66萬噸,產值達47.46億元,連續多年雄居全國縣級榜首。

搶佔未來

連馬攜手謀發展

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連江是祖國大陸距離馬祖最近的地方,近年來堅持發揮“近台臨馬”優勢,在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的基礎上,突出以業促融,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連馬產業合作如何再深化?

大會上,連江縣國投集團、福建(連江)兩岸數字經濟電商產業園與福馬經濟貿易發展協會、觀光特色產品發展協會等合作,打造兩岸貿易集散中心跨境電商一站式服務平台及福馬跨境電商產業聯盟。

“連江是眾多馬祖鄉親的祖籍地,陸續推出惠台利民政策措施,讓我看到了連馬經貿合作發展的巨大潛力、廣闊前景。我們將充分利用兩岸貿易集散中心這個平台,把連江優質的海產品銷往馬祖,讓更多人品嘗到質優價美的連江海產,同時讓更多馬祖產品進入連江乃至福州市場。”馬祖企業代表劉先生告訴記者,將以此次簽約為契機,借由電商平台賦能,和連江開展更深入更多元的交流合作,讓更多馬祖鄉親感受大陸日新月異的發展成果。

記者獲悉,2023年9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出台后,連江縣搶抓政策機遇,高位推動縣國投集團與福建福馬電商產業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福建(連江)兩岸數字經濟電商產業園。截至目前,產業園已簽約入駐台企超50家,入駐台灣青年60多人,實現兩岸貿易電商銷售近千萬元。

“我們利用在跨境電商運營數據分析、跨境直播的優勢,與馬祖相關企業、協會達成合作,共同建設兩岸貿易集散中心跨境體系。”福建(連江)兩岸數字經濟電商產業園副總經理朱佳麗告訴記者,產業園將在培育電商人才隊伍、建好電商平台等方面持續發力,繼續推動馬祖跨境電商、跨境貿易等多家企業入駐電商產業園,提供電商運營、數據分析、直播合作以及供應鏈系列服務。

搶佔市場

共建“海連江”生態圈

當前,連江漁業正在進行全產業鏈綜合轉型升級,“海連江”區域公共品牌應運而生,通過“‘海連江’+單品+企業”模式,形成標准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營銷、全程可追溯的全產業鏈發展體系,向現代漁業服務、漁業科技創新、漁業品牌建設、漁業文化傳承等多方面拓展。

為了更好提升價值鏈,大會上,連江縣文投公司、縣供銷社、福多貢甄選(連江)科技有限公司等八家單位、企業共同簽訂“海連江”產品供銷戰略合作協議,攜手共建“海連江”營銷生態圈。

作為“海連江”區域公共品牌的市場實施主體,連江文投如何讓營銷生態圈大放異彩?“我們將通過市場分級分類,制定企業入駐標准、產品標准和營銷體系,提升連江食品產業的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助推連江優質海產走入千家萬戶。”連江縣文投公司副董事長陳一揚說。

記者獲悉,在“海連江”區域公共品牌打造方面,連江縣採取“1+N+X”模式,通過嚴格質量把控,以“一品一碼”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為抓手,篩選一批優質企業納入“海連江”品牌管理體系,如今已有近30家企業加盟、超200種產品入駐,助推連江打響“世界漁都”品牌。

連江縣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打響“海連江”公共區域品牌,可以實現美食一子落而滿盤活,撬動的是消費、文旅、產業、就業,牽起的是連江共同富裕的紐帶,實現的是連江景美、味美、文美、業美相得益彰、美美與共。(記者 林文婧 通訊員 葉建隆)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