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踐行“大食物觀”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  廈門同安持續下好助力鄉村振興的“一手好棋”

2024年06月04日17:43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日前,2024年廈門市“一村一品”專業村名單出爐,全市四個村居上榜。其中,同安區蓮花鎮尾林村、汀溪鎮路下村榜上有名,其主導產業分別為野茶啤、生姜。

地處同安西北部的尾林村是海拔近千米的高山村,種植的茶葉品種主要是毛蟹、本山等非高端茶。為提升產品附加值,該村與一家農業科技企業合作,將高山茶葉和大麥、酵母、啤酒花等材料一起釀造成野茶啤酒,形成尾林村的“一村一品”。

“去年9月試生產,年底已經為村民分紅5萬元。”尾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銘樹介紹,野茶啤的開發和銷售,不僅帶動村集體經濟收入,也豐富了消費者對茶葉產品的選擇。未來,該村還將不斷探索延長茶葉產業鏈,研發生產一系列以尾林高山茶為原材料的茶產品,進一步提高尾林高山茶的附加值。

尾林村出產的野茶啤擺上了市民餐桌。同安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尾林村出產的野茶啤擺上了市民餐桌。同安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而路下村是同安歷史悠久的生姜種植大村,去年生姜銷售總量達1035多噸、產值3100萬元。這得益於該村近年來著力打造“一村一品”、延申生姜產業鏈,追求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此,不僅創新“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積極拓寬生姜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推動生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還研發醋泡仔姜、姜茶等姜制品,不斷提高生姜產品附加值。此外,因地制宜將生姜引入研學活動,推出與生姜相關的農耕體驗項目和美食制作項目,在提高生姜知名度的同時,促進村集體收入增加。

其實,上述是廈門市鄉村振興工作主戰場——同安區近年來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全面實施鄉村振興幫助村民增收致富,並取得顯著成效的縮影。數據顯示,目前同安區共有“一村一品”專業村24個,其中,國家級“一村一品”示范村3個,省級、市級“一村一品”示范村各4個。

路下村村民收獲生姜。同安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路下村村民收獲生姜。同安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汀溪鎮頂村村是同安3個國家級“一村一品”示范村之一。2012年確定茭白為“一村一品”主導產品以來,該村以茭白產業為基石,通過頂村合作社對四季茭白進行統一包裝營銷,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茭白產業逐步走向專業化、規模化的品牌之路。

眼下,這個村庄數百畝的茭白將進入成熟期,而鮮甜可口的茭白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來。當地一家農家樂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先生說,村民單是種植茭白,每年就可以帶來三至五萬元的可觀收入。此外,近年來村裡看到鄉村休閑旅游前景,建設了娛樂設施、新型民宿、農家樂專業合作社等,開始探索農旅互動,將特色農業和鄉村旅游相結合,成為鄉村振興、村民增收的新亮點。

如今在同安,越來越多的村居因地制宜立足特色農業,發展“一村一品”,提升品牌效應和產業附加值。該區新民街道蔡宅村近期上榜2023年度省級“一村一品”專業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據悉,該村農民幾乎家家種植紫長茄,這得益於20多年前當地通過技術嫁接創新,綜合台灣茄的高產性、野生茄的抗病性等特點,實現紫長茄栽培的“優生優育”,並最終培育出頗具特色的農產品品牌。

村民收割茭白。同安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村民收割茭白。同安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建設“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專業村,同安區著力讓每個村庄都擁有一個區域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拳頭”產品或產業,實現打好“優勢牌”、念好“特色經”,形成區域化、規模化的發展優勢,甚至形成“一村帶數村、多村連成片”的產業發展格局。

今年4月,同安區“褒美進士芋”地理標志証明商標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核准注冊。這是廈門市近10年來再次獲得地理標志商標,也是“一村帶數村、多村連成片”的事例——“褒美進士芋”的原產地區域為同安區汀溪鎮褒美村、古坑村、路下村,其中,褒美村種植芋頭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其出產的芋頭具有細膩柔軟、久煮不糊、鮮香粉糯、回味甘甜等特有品質。

褒美進士芋。同安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褒美進士芋。同安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再如“同安鳳梨穗”龍眼,作為全國六大龍眼產區之一,同安區種植的“同安鳳梨穗”龍眼,一穗穗抱團結果,給人帶來鳳梨香甜的口感,目前不僅已形成“一村帶數村、多村連成片”的產業發展格局,還是廈門地理標志証明商標。而為了推動龍眼產業的發展和升級、拓展更廣闊市場,同安區通過引入一批食品加工企業,積極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推動“同安鳳梨穗”龍眼從“田間到舌尖”全產業鏈發展,並將一包包“同安鳳梨穗”龍眼干銷往全國各地。

此外,在海產品方面,同安區洪塘鎮石潯社區則落地了目前廈門規模最大、專業化程度最高的蝦苗繁育企業,該企業主要培育南美白對蝦苗、石斑魚苗、羅氏沼蝦苗等品種,其中2023年,超過100億尾的南美白對蝦苗從這裡走向全國,產值超過4000萬元。

“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是助力鄉村振興的一步好棋。”同安區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特色農業等方式,同安區不斷優化農業種植結構、促進鄉村產業發展,有效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此外,這也是同安區深入踐行“大食物觀”的生動寫照,全區“一村一品”大多數與人們飲食生活相關,“蔬菜、瓜果、山珍海味,托起市民‘舌尖上的幸福’。”(余乃鎏 楊心亮)

(責編:吳舟、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