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古田縣委書記張成慧談高質量發展:深化拓展“三爭”行動  凝聚昂揚奮進斗志

2024年06月13日09:07 | 來源:閩東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深化拓展“三爭”行動 凝聚昂揚奮進斗志

實干正當時,奮楫譜新篇。今年以來,古田縣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福建省委、寧德市委工作要求,旗幟鮮明地將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貫穿工作全過程各方面。一季度,古田縣GDP增速位居全市第三,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位居全市第二,高質量發展成色足。下一步,如何全面落實省委、市委“三爭”行動要求,進一步激發全縣上下干事創業的熱情?近日,古田縣委書記張成慧接受了採訪。

“我們始終堅持從理論源頭和實踐起點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提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水平。”張成慧表示,要真正做到“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就必須聚焦全員爭優,爭出牢記囑托新擔當。古田縣通過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打造理論學習高地,依托“文藝+宣講”“閩劇+宣講”新形式新方法,系統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真學真懂、篤信篤行,讓絕對忠誠成為古田最鮮明的政治底色。全縣上下牢固樹立“前有標兵、后有追兵”的緊迫意識,以“為就為到位、干就干出彩”的工作理念,開拓“跳出古田看古田,

立足全國找古田”的視野,學習借鑒發達地區經驗做法,向更高目標看齊、朝更高定位進發,努力以一域之力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添彩。同時,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基層一線深入踐行“四下基層”,聚力在產業發展、生態文明、社會治理、民生短板等領域找准發展瓶頸,以抓鐵有痕的決心不斷把“問題清單”變成群眾的“幸福賬單”。

深化拓展“三爭”行動,古田縣的發展態勢“熱”了起來。面對關鍵之年、關鍵之時,張成慧認為,必須聚焦全域爭先,才能進一步樹牢“以實績論英雄”鮮明導向,爭出高質量發展好態勢,激揚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敢闖敢拼的志氣銳氣,拼出一派新氣象,闖出一片新天地。古田縣搶抓新型工業化契機,整合提升大甲、杉洋、鶴塘工業用地,打造大東萬畝工業走廊,主動承接寧德“四大主導產業”上下游產業鏈項目落戶,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一產業一專班做大做強食用菌、水果、紅曲為主的“3+N”特色產業,統籌食用菌“數字大腦”、菇棚“光伏+”項目建設,賦能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加速陳靖姑信俗文化、菌菇文化等特色文化IP活化利用,加快建設環翠屏湖文旅經濟帶和臨水文化旅游區品質提升等文旅項目,“又美又甜,快來古田”旅游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為推動營商環境更有溫度,當地出台工業穩增長、企業穩崗穩工一攬子政策,賦予市場主體特別是民營企業更多“陽光雨露”,進一步激發投資活力。優化升級“古田服務”,推行領導干部挂鉤幫扶企業全覆蓋、“企業白名單”機制,讓資本、政策、人才等全要素耦合互動,破除妨礙公平競爭的壁壘,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為推動項目建設更有速度,古田縣常態化推進“拿地即開工”模式,寧古高速、古田溪一級電站生態泄流、中國食用菌之都現代產業園等141個重點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一季度,古田縣完成省市重點項目投資超7億元,超序時進度,在全市一季度項目建設攻堅行動考評中位居第二。

“隻有聚焦全面爭效,才能爭出實干實效精氣神。”張成慧說,古田縣將抓落實作為開展工作的主要方式,引導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爭做起而行之的“實干家”,推動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全面落地見效。為此,古田縣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全省首創翠屏湖“智慧湖泊”管護系統,扎實有效推進閩江流域網箱整治,“兩江一湖”水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優良﹔做好學習“千萬工程”后半篇文章,因地制宜開展“十百千萬”工程,城鄉面貌日新月異﹔著眼民生關切,增進民生福祉。

古田縣醫院順利搬遷投用,“先診療后付費”模式實現全縣15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覆蓋,惠及住院患者47萬人次﹔深化探索寄宿制建設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進一步擴大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物業公司、互助孝老食堂、愛心助殘驛站覆蓋面,加快構建“一老一小”服務體系﹔全面推廣“晨巡晚議”“小巷管家”等機制,辦好年度為民辦實事項目,群眾幸福感獲得感越來越強﹔強化作風建設,促進實干擔當。精心組織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見行見效。大力弘揚“四下基層”“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作風,深化“季度標兵”“季度末位”並行機制,切實把實干實效、有為有位的“航標”和“指針”立起來,讓“躺平式干部”躺不住,激勵全縣上下擔當作為、奮勇當先。

“隻有以能力作風之變,才能引領行動之變,從而催生發展之變。古田縣將持續積蓄勁的動能,激發新的活力、厚植優的環境,生成干的激情,讓廣大黨員干部以一流擔當、一流作為、一流業績,奮力開創‘五個古田’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張成慧說。(楊遠帆)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