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福建福州市國光社區規范電動自行車停放——

“抓落實,要有決心,也要用心”(看准了就堅定不移抓)

記者 王崟欣
2024年06月18日08:5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敞亮的街區一眼望到頭。路旁,小轎車、共享單車、電動自行車分區停靠。另一側,30多間臨街店鋪依次排開。

亂停亂放不見了,私拉電線也消失了,步行其中,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洪山鎮國光社區黨委書記陳立金隻覺身心舒暢。而在一年前,這裡還是雜亂無章的。

國光社區大儒世家朗園小區,周邊居住了4萬多名居民。小區外,一條集餐飲、購物、娛樂於一體的小街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夠方便,卻不夠安全。”陳立金說。當時,看著電動自行車歪歪扭扭地停放、與行人擦身而過,陳立金總會擔驚受怕。

整治從哪入手?與小區物業、城管等有同樣想法的單位員工一起,從人流最密集的路段開始,陳立金挨個對商戶征求意見。

“門口不讓停車,我們的電動自行車在哪充電?”不少商戶雖然贊同,但存在充電方面的顧慮。在洪山鎮的支持下,專門的電動自行車充電棚獲批,選址就在道路入口處。解決了充電問題,商戶們紛紛在同意書上簽字。

停車線一劃,道路兩頭一攔,對違停車輛進行清理疏散,小小步行街形態初具。可沒幾天,又有商戶找上門來——“車子不讓進,生意少了一半!”“十多年都是如此,怎麼突然要改?”……

“好不容易開了個頭,千萬不能就此停下。”有些著急的陳立金在心裡定了定,安撫起商戶的情緒,“適應新環境需要時間,短期內可能會有影響。可長遠看,街區整潔了,客人也更願意來。”

為了兼顧商家生意與安全秩序,社區在攔起的300米長的街區中間,每50米增設一個出入口,方便外賣車輛和顧客進入。同時,在每天中午和晚上的用餐高峰期,社區增派網格員現場觀察商戶運行情況,實時收集需求,物業增派人手引導車輛。整治過程中,問題出現一個,研究解決一個。

中午12點,街頭到路尾,飄散著食物的香氣。一家小餐館內,座無虛席。餐館經營者原先也意見不小,如今見到陳立金,卻主動打起了招呼:“門前環境好了,生意比以前更好!”

如今,陳立金謀劃著要把沿街店面的電動自行車整治延伸到周邊小區。“抓落實,要有決心,也要用心。隻有充分了解各方需求,找到共同目標,堅持不懈,才能把事情抓好、抓出成效。”陳立金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18日 第 10 版)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