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歷史回歸田野”永泰文書研討會舉行

2024年06月20日09:46 |
小字號

時下正值福建永泰李子豐收的季節。6月19日,在永泰最大的古民居建筑群蓋洋三對厝(祥園厝),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一場“歷史回歸田野”永泰文書研討會暨“家園”雜志新書發布會在這裡舉行。

本次研討會由永泰縣委縣政府牽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活態遺產與社區發展教席、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永泰縣村保辦、蓋洋鄉黨委政府、永泰縣建筑設計院、福州工商學院、三對厝理事會、福建森輝食品發展有限公司、福建省潤訊傳媒有限公司等共同舉辦,在場包括哈佛燕京學社培訓班的全體師生,以及當地干部群眾等約有120人參加。

“歷史回歸田野”永泰文書研討會暨“家園”雜志新書發布會現場。永泰縣委員會宣傳部供圖

“歷史回歸田野”永泰文書研討會暨“家園”雜志新書發布會現場。永泰縣委宣傳部供圖

據了解,蓋洋三對厝建筑群是由鄭汝訓、鄭汝器、鄭汝祥三兄弟於清道光年間建造的,佔地約12000平方米,建筑群主體結構保存良好,內部石雕、木雕、灰塑、彩繪十分精美,三對厝所在村蓋洋村為中國傳統村落。廈門大學團隊自2016年開始,多次前往三對厝開展田野調查,普查整理了來自當地鄭氏家族9戶人家保存的4000余份歷史文獻。2020年廈門大學出版的《庄寨密碼 · 永泰文書與山區開發史研究》一書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永泰文書”為題的學術研究成果。

研討會上,共有7名學者以“永泰文書”為題開展主旨演講,其中3人為永泰本地文化學者。在永泰建筑技術最富麗堂皇的古民居群三對厝,做村裡的學問研究,讓“歷史回歸田野”活動主題與“耕讀傳家”傳統文化碰撞出“創造性傳承”的火花,探索高校基礎研究與鄉村一線發展有機結合,在高頻次、跨學科、跨領域的互動交往中,實現城鄉需求互通。

蓋洋鄉土文創館。永泰縣委員會宣傳部供圖

蓋洋鄉土文創館。永泰縣委宣傳部供圖

此外,研討會上揭牌的蓋洋鄉土文創館,也是永泰縣在校地合作模式下的又一階段性成果。在展示基礎上,融入創意設計,既豐富了蓋洋鄉村博物館的服務內容,又是對鄉村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有益探索,同時也是從多元角度彰顯了鄉村文化遺產價值。

據悉,6月16日-22日,哈佛燕京學社培訓班“中國地方史研究的新資料與新路徑研習營”在永泰嵩口古鎮開幕。研讀永泰文書-實地調研-自主研討,這是訓練營日常的學習模式,在文書的誕生地共同研讀冷僻生澀的歷史文獻,師生們從歷史的場景感、村民的口述記憶以及村廟碑文中,近距離感受永泰的人間煙火,那些來自山林、鄉野乃至溪畔的人文記憶。而在蓋洋三對厝舉辦文書研討會正是與該訓練營活動平行進行,目的就是希望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推廣永泰文書價值,吸引更多社會力量、熱心人士參與到永泰文書保護與挖掘工作中來,讓永泰文書工作再上新台階。(陳楚楚)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