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華龍一號”首個批量化工程預計年內投產發電

2024年06月21日11:41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漳州6月21日電 (蘇海森)6月20日15時52分,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首個批量化工程——漳州核電1號機組安全殼打壓試驗順利完成。

6月20日,“華龍一號”首個批量化工程漳州核電1號機組安全殼打壓試驗圓滿成功。中核國電漳州能源供圖

6月20日,“華龍一號”首個批量化工程漳州核電1號機組安全殼打壓試驗圓滿成功。中核國電漳州能源供圖

據了解,安全殼是核電廠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安全殼打壓試驗是一項在調試和大修期間執行的時間跨度較長的大型綜合性試驗,其主要目的是檢驗安全殼的密封性能、結構強度以及外觀變化是否滿足設計要求,確保第三道安全屏障的穩定、可靠。安全殼打壓試驗佔據關鍵路徑時間長、涉及部門多、涵蓋試驗項目多、風險管控要求高。

當天,隨著漳州核電1號機組人員閘門緩緩打開,歷時195小時的試驗結果表明,漳州核電1號機組安全殼整體密封性良好,結構強度符合設計要求,此次試驗圓滿成功,為后續機組裝料、臨界、並網發電奠定了堅實基礎。至此,承載著閩南區域經濟發展“動力引擎”的漳州核電1號機組距離2024年年底投入商業運行的目標更進一步。

“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始發地漳州核電項目。中核國電漳州能源供圖

“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始發地漳州核電項目。中核國電漳州能源供圖

作為我國核電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華龍一號”是當前核電市場上接受程度最高的三代核電機型之一,是我國核電創新發展的重大標志性成果。據了解,“華龍一號”每台核電機組每年發電超100億度,能夠滿足中等發達國家100萬人口的年度生產和生活用電需求﹔同時相當於每年減少標准煤消耗31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16萬噸,相當於植樹造林7000多萬棵。

作為“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始發地,漳州核電項目位於漳州市雲霄縣,規劃建設6台百萬千瓦級華龍機型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約720萬千瓦,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發電量超580億千瓦時。漳州核電1號機組預計2024年內投產發電,2號機組正在進行冷試相關准備工作,二期工程3號機組已於今年2月22日澆灌核島第一罐混凝土(FCD),4號機組預計年內開工,三期工程正在全力推動前期工作。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