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老老少少,一個都不少,我們做到了”  龍岩武平大成村黨員干部成功轉移受災村民

2024年06月23日13:34 |
小字號

“想想都是后怕,真的是要感謝我們的村書記和村‘兩委’干部們,要不是他們的堅持,我們老兩口也就被埋在這裡了。”說起那天遇險被救的經歷,龍岩市武平縣下壩鄉大成村年近90歲的劉維文、石汗招夫婦仍感到后怕不已。

夫婦倆口中的劉書記叫劉永清,是大成村的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是一名有著17年黨齡的共產黨員。在險情來臨之際,他不顧個人安危,始終沖在最前線。

6月16日,強降水導致下壩鄉大成村通往外界的道路被山體滑坡完全阻隔,通信中斷,大成村陷入了與外界失聯的困境。為了群眾的安危,劉永清和其他干部一道,一戶戶查看,組織村民趕緊轉移。

“快點快點,不要撿了,進水了!不要撿了,再不走就走不了了!”劉永清急切地催促他們。

“原本我們不想走的,是劉書記和我們說不行,一定得走,雨太大了土會鬆,不安全。”劉維文、石汗招夫婦回憶道。在跟隨劉永清轉移后40分鐘后,房屋轟然倒塌,成為一片廢墟。

“當天的雨真的太大了,中午十二點半我們接到防汛通知后就立即開展群眾撤離工作。大成村有2個自然村,全村戶籍人口656人,常住人口180多人,多是老弱病殘,所有住在高陡邊坡房的村民我們都得去勸導他們撤離。從牛頭窩自然村撤離結束回程時,河水已經上漲,差點就回不來了。”回想起那天的場景,劉永清仍然心有余悸。

在他的帶領下,全村沒有一個群眾傷亡,在轉移完最后一位群眾時……他卻不慎踩到掉落的滾石扭傷了腳。

6月19日上午十一點,隨著最后一鏟泥土鏟離,通往大成村的路終於通了。在縣城經商的劉海龍等3人迅即帶著物資開車進村,直奔村部。“全村在家的老老少少,一個都不少、完完整整地還給大家,我們做到了!”當聽到劉永清說這句話時,劉海龍一行眼含熱淚。“留在村裡的大多是老人小孩。我們進村后,第一件事就是趕到村部了解情況,這幾天我們這些在外的游子沒辦法聽到消息,確實非常焦急,但想想家裡有村干部當‘家’,內心寬慰了許多。”

“全村失聯四天,近八十個小時,進村后我在村裡走了一圈,發現盡管與外界隔離,但人人安好、家家戶戶都有吃的。大家在最困難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村干部們,該如何做,村干部們是‘主心骨’。這次的天災是一次很大的考驗,我們的村干部經受住了考驗。”劉海龍說。

面對這場來勢凶猛的考驗,大成村全體黨員干部沖鋒在前,盡職盡責,確保全村無一人員傷亡,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謝思棋 李有禮)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