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國道G228,看交旅融合的“福建名片”

盛夏時節,從福建寧德一路驅車南下,沿著國道G228與海岸綿延並行,宛如穿梭於山海畫廊間,將沿途的海濱美景盡收眼底。鳥瞰蜿蜒伸展的公路,似是一條銀色的絲帶,與湛藍海水、青翠山林相互交融、映襯,於光影交錯間串聯起海灣、島嶼、漁村亦或是城市,通往美好的“詩與遠方”。
廈門環東浪漫線。廈門公路中心供圖
國道G228三沙段公路及風光。霞浦公路中心供圖
國道G228線起於遼寧丹東,止於廣西東興,綿延7000多公裡,串聯40多個沿海城市,是全國聞名遐邇的最美“黃金海岸線”。其中福建段總長1250公裡,途經寧德、福州、莆田、泉州廈門、漳州6個濱海城市,輻射50個美麗鄉村、176個3A級以上旅游景區、1500多個島嶼,兼具交通、旅游、疏港等多重功能。
一路一風光,一段一特色,一城一故事。6月24日,福建省交通運輸廳以“沿著國道G228看福建”為題,組織多家主流媒體深入國道G228線福建段,開展為期5天的採風活動,以筆為媒、以鏡為介,實地探訪該路段在推動沿線交旅融合發展與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體驗福建“快進慢游”的旅游交通網絡,感受“東南海韻、魅力閩道”的獨特魅力。
“快”進景區 交旅融合串珠成鏈
行至莆田北岸段文甲碼頭,乘上忠湄輪渡環顧四周,紅瓦白牆、錯落有致的房屋與低緩平坦、生機盎然的島嶼簇擁著游輪,仿佛海面升起的巨大懷抱﹔不遠處的岸邊,慕名前來的垂釣者手持釣竿,靜靜佇立,沉浸於自然中享受難得的寧靜與悠閑。
國道G228線莆田北岸段。陳夢凡攝
國道G228線莆田北岸段,一名垂釣者佇立在文甲碼頭。陳夢凡攝
據介紹,國道G228線莆田段規劃全長163公裡,沿途串聯起興化灣、平海灣、湄洲灣和南日島、湄洲島,分布湄洲媽祖祖廟、天妃故裡遺址公園、媽祖平安裡、蓮池澳沙灘、媽祖閣、紫霄洞等3A級以上旅游景區和重點旅游村。
在這裡,綠色、安全、智慧、科技等元素處處留痕,為實現交旅深度融合按下了“快進鍵”。
“我們以‘媽祖故裡·靈秀莆田’為主題,重點圍繞路況、安全、綠色智慧、出行服務、交旅融合等方面進行全面提升,完善了沿線綠化、旅游標識標志,設置了風光互補景觀路燈,新建了彩色水泥砼步道,增加了智慧可變情報板等,有效提升了道路通行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了旅游服務體驗。”莆田市公路中心工程師黃騰介紹。
在福清,更多前沿的自主創新技術同樣得到了應用。國道G228福清新厝雙嶼至大沃段,福建首例新型樁板式橋梁工藝投入使用,項目獲得眾多獎項及國家專利。“與普通橋梁方案相比,工程造價低﹔與普通路基方案相比,節約了更多的土地資源,減少了拆遷成本和建設周期﹔此外,能有效節能減排,避免對附近漁業養殖造成污染。”項目經理梁惠勇於樁機交響中娓娓道出創新故事。
從“藏在深處人難至”到“全域旅游引客來”,當前,國道G228與福建縱橫交織的交通路網有序銜接,打通了全域旅游向縱深擴展的神經末梢,為沿線各地增添了人氣與經濟活力。
坐落於國道G228線泉州石獅段旁的泉州祥芝國家中心漁港,通過路段改造,以路興業,不僅大大便利了漁業運輸、拓展了漁港縱深,還推動了當地的漁業衍生產業和休閑觀光產業的發展,為鄉村振興賦能添彩。作為全國五大漁港之一,每逢開漁季,成千上萬艘漁船同時揚帆遠航的震撼場景成為了每年的必看點,吸引眾多游客駐足觀賞。
國道G228福州長樂外文武圍墾至下沙段,以路為媒,將十七孔景區、東湖濕地公園和濱海體育中心等文旅資源悉數串聯,打造出一條獨具特色,集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歷史文化於一體的旅游觀光長廊,游客們“快”進景區、憑欄遠眺,盡覽海天一色風光,感受這片土地上“荒蕪海灘”到“黃金海岸線”的蝶變故事。
漳州漳江灣特大橋,串聯起漳州港、古雷港、東山港等重要港區,成為古雷港區與雲霄臨港工業集中區間的重要通道,將漳浦沙西鎮和雲霄東廈鎮之間的車程由40分鐘縮減至8分鐘,同時帶動沿線沙西鎮榕樹盆景、海產品養殖、雲霄枇杷等特色產業蓬勃發展,為周邊村鎮的特色農產品“插上翅膀”,飛往全國百姓餐桌。
莆田文甲村通過國道G228的沿線帶動,徹底改變了農村面貌,實現了從半封閉狀態到四通八達,從道路崎嶇不平到處處暢通的美麗轉變。村民們對家鄉旅游業的發展充滿了信心,不少90后青年紛紛踏上“歸家路”“創業路”,村裡一派欣欣向榮的熱鬧景象。
……
現如今,城海一體、山海融合的東南濱海風景廊道已逐步建成,景區交通通達度、便捷度不斷提升,道路基礎設施持續升級,全省旅游交通網絡建設按下“快進鍵”,“城景通”“景景通”的美好願景正在慢慢變為現實。
泉州祥芝國家中心漁港。石獅公路中心供圖
國道G228線莆田段公路。秀嶼公路分中心供圖
國道G228長樂段公路。福州市長樂區交通運輸局供圖
“慢”游美景 多元業態向新而行
行駛在國道G228泉州台商投資區段,便民停車場、公路驛站等便民設施隨處可見,與濱海景點串聯為“珍珠項鏈”。
隨著“自駕游”出行日益頻繁,每逢周末,便有不少沿線城市車輛紛至沓來,體驗“人在路上、路在畫中”的從容與浪漫。而旅途中完善的公共服務配套與“補給站”更是必不可少。
“在前見公路驛站,我們共設置62個停車位,並配備便利店、公共廁所,文化景觀石、樹池坐凳、磚鋪游步道等層次分明,營造出以停車休憩、觀山賞水為主題的多功能驛站。”泉州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惠安分中心副主任柯文路道。此外,驛站還採用路地共建的模式,由所在地前見村負責派人進行日常運營和管理,宣揚前見村“革命老區村”的紅色故事,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和創業機會,帶動村民自發維護路域、海域環境。
國道G228泉州段前見公路驛站。楊林宇攝
同樣位於這一路段的玉沙灣公園為國道G228線配套景觀工程,形似波浪,岸線曲折蜿蜒,造型飄逸如彩帶。公園內設有游客服務中心、9個停車場、超1200個停車位,還有書禮Coffee、鯨落藝術餐吧Bar等網紅打卡點,特色民宿鱗次櫛比。
據介紹,該路段將其中17.98公裡的二級主干道升級為一級主干道,沿線增設停車位,道路兩側配置了月亮灣景區、玉沙灣公園、八仙過海旅游度假區、海絲藝術公園四個主題景觀帶,吃住玩樂購一應俱全,能滿足游客的多種需求,為當地聚來更多人氣、財氣。
玉沙灣公園沙灘舞台。陳夢凡攝
這條掩映於山水間的濱海風景道,不僅帶來了美景,也帶來了新的機遇。
在泉州石獅十裡黃金海岸,三五成群的游人欣賞著海灘自然風光,體驗沖浪、游艇等娛樂項目﹔在泉州惠安崇武西沙灣,90后小伙開起了觀海咖啡廳,夜幕降臨大排檔、BBQ等餐廳生意異常火爆﹔在廈門同安濱海西大道環東浪漫線,一條彩色濱海馬拉鬆專用全程賽道驚艷亮相,吸引世界各地的馬拉鬆參賽者享受生態與運動的疊加快樂﹔在漳州東山蘇峰山環島路,游客們租上一輛共享電動車環島騎行,沿途還能遇見許多拍著婚紗照的幸福新人……一條公路正催生出多種業態。
打造慢游生態圈,要讓游客慢下來、停下來、住下來。
在三沙光影棧道內,寧德霞浦縣三沙鎮黨委委員、副鎮長蘭廷錦細數著道路通暢的喜悅,“拿旅游來說,去年12月G228線濱海風景道綜合提升工程實施以來,到三沙的游客數量較同期翻了一番,從100萬增加到200萬左右,光今年五一期間就有近30萬人次。游客的增長也帶來了投資者的信心,今年以來,全鎮精品民宿(投資總量在千萬元以上)的數量從10家增長到33家,民宿產業從業者月均收入超5000元,極大帶動了地方各種產業的發展,吸引了更多游客,形成了良性循環。”如今,這條公路已不僅是一條旅游路,更是成為帶動一方百姓奔向美好生活的“幸福路”“致富路”。
石獅“海天佛國”。石獅公路中心供圖
國道G228三沙段公路及風光。霞浦公路中心供圖
東山蘇峰山環島路。楊林宇攝
崇武西沙灣。陳夢凡攝
以山為伴,與海相擁,景隨路至,路景交融。眼下,一條貫穿八閩大地的沿海大通道正向著燦爛的遠方延展而去,一幅人、路、景和諧相伴的生態畫卷正逐漸鋪展開,繪就交旅融合的福建篇章。(陳夢凡 薛榮泰 袁燕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