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思明區開展“近鄰·盧厝守護團”講好家風家訓故事宣講活動

7月3日,“清風‘福’來 德潤星‘海’”活動在位於廈門市思明區廈港街道福海社區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盧厝內舉辦。活動當天,思明區福海社區“盧厝家風家訓館”、“近鄰·盧厝守護團”正式揭牌成立。
為講好家風家訓故事,“近鄰·盧厝守護團”由四位來自不同背景、具有豐富經驗的顧問老師,擔任首批顧問成員。同時,現場還聘任廈門工學院學生作為福海盧厝家風家訓館宣講員,並授旗“近鄰·盧厝”青騎兵,頒發“近鄰·盧厝”青騎兵袖標。
據介紹,“近鄰·盧厝守護團”將結合愛國情懷、廉潔教育、孝親敬老等不同角度培育“近鄰·盧厝”青騎兵及小小家風宣講員,通過匯聚多元近鄰力量,讓“近鄰·盧厝守護團”實現“訂單式”講解服務的功能,為市民及游客提供一個沉浸式體驗傳承良好家風家訓的參觀學習陣地。
清風“福”來 德潤星“海”活動現場。福海社區供圖
“來廈門,看盧厝,來思明,來福海。”作為“近鄰·盧厝守護團”顧問,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活動策劃》合作導師洪海樵表示,盧厝不僅是一棟民居,一棟建筑,這裡點滴都是家風家訓,可以讓人深刻感悟傳承的力量,“接下來,充分發揮陣地作用,通過提煉家風家訓榜樣的故事,以設置微景觀、彩繪牆等,結合街巷文化,聚點成線、連線成面,廣泛宣傳盧氏家族優秀家風家訓,讓文明家風傳遍大街小巷。”
剛當選廈港街道僑聯主席的朱小波,也是“近鄰·盧厝守護團”顧問之一。他說:“展望未來,我們更要弘揚傳承華僑精神,接續匯聚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初心與智慧,以更強的使命和擔當,續寫‘僑’家故事,尋‘根’鑄‘魂’、逐‘夢’前行。”
思明區台胞近鄰監督員王伸豪表示,將家風家訓結合到建筑的裝飾藝術中,這不但勉勵后代為人處世積極向上,也是兩岸文化同根同源最好的証明。
近年來,思明區紀委監委持續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在區紀委監委的指導下,廈港街道黨工委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盧厝古宅打造為家風家訓館,借助盧厝和蘊含的深厚家風底蘊,以身邊真人真事真景塑廉倡廉,打造廉潔教育沉浸式學習陣地,同時又與周邊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廈門破獄斗爭舊址、老鐵路廉政法治文化長廊串聯成廈港片區廉潔文化展示區,讓廉潔文化在黨員群眾身邊可觸可感,進一步營造以文化人、以文潤德、以文養廉的濃厚氛圍。
福海社區黨委書記黃燕表示,下一步將持續以盧厝家風家訓館為載體,鼓勵更多人加入到廉潔教育的行列中來,致力於通過優秀的家風家訓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家庭觀,弘揚好傳統文化,用美好家風引領社會風尚,共建和諧家庭。(林林 鄭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