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2024年福建戲曲唱腔名師工作坊開班暨新時代福建戲曲“經典傳承”系列工程啟動儀式在榕舉行

2024年07月06日11:34 |
小字號

7月5日下午,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福建省藝術研究院承辦的2024年福建戲曲唱腔名師工作坊開班儀式暨新時代福建戲曲“經典傳承”系列工程啟動儀式在福建京劇院福茗戲苑舉行。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相關負責人就新時代福建戲曲“經典傳承”系列工程啟動做動員講話。

據了解,“經典傳承”系列工程的制定和實施,是福建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全省戲曲工作者履行新的文化使命,深化拓展“三爭”行動,推動戲曲事業全面繁榮發展,加快建設更高水平文化強省的具體行動,是傳承和延續福建戲曲文化遺產的舉措。

福建戲曲資源積澱豐厚、傳承久遠、形態各異,藝術價值珍貴獨特。近年來,福建在挖掘、搶救、保護和傳承戲曲藝術方面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包括全面提升省舞台藝術精品工程扶持經典復排,支持和推動南戲暨古老劇種展演等示范性項目成功舉辦,實施“名老藝人薪傳計劃”,舉辦戲曲緊缺人才培訓班,建設福建地方戲曲專題資源,開展傳統劇目抄本數字化暨保護修復,積極參與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推薦一批優秀演員入選全國戲曲各類領軍人才和培養計劃等。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在長期積累和充分醞釀的基礎上,對標國家戲曲傳承振興工程要求,銜接福建省“十四五”文旅改革發展專項規劃內容,結合省內各劇種生存現狀,制定並印發了《新時代福建戲曲“經典傳承”系列工程方案》的通知,從“挖掘一批”“薪傳一批”“復排一批”“培養一批”“傳播一批”“出版一批”等6個方面,再挖掘、再轉化、再發展,系統梳理戲曲劇種保護、傳承、傳播、發展的路徑和目標,一方面強調劇種傳統藝術的搶救、挖掘與保護,一方面著力后繼人才的培養,重視劇種在新時代的可持續、創新性發展,同時注重戲曲藝術的記錄與傳播、宣傳與推廣,促進更多時代經典和精品力作不斷傳承上演,為新時代藝術創作高質量發展提供借鑒、夯實基礎。同時。注重成果轉化和活化利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化文旅融合,讓經典作品和優秀劇目更多更好地在群眾中演出、在演出中傳承、在傳承中發展。

目前“六個一批”工作已全面啟動,將以三年為一個周期開展福建戲曲的系統化、規范化保護。周期內,以名老藝人傳藝為基礎,挖掘一批瀕於失傳的折子戲、音樂曲牌或鑼鼓經﹔薪傳一批優秀傳統戲曲折子戲,引導建立戲曲藝術精粹搶救傳承機制﹔組織復排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有劇種特色的傳統(經典)戲曲舞台藝術作品,引導建立優秀傳統(經典)劇目傳承演出機制﹔以名師工作坊、戲曲緊缺人才培訓班等形式,加速培養並推出一批戲曲藝術名家新秀,造就新一代的各戲曲劇種領軍人才﹔推出福建戲曲經典薪傳成果演出季等活動,展演一批經典作品,檢視、總結工程實施成效,運用數字多媒體技術拍攝、記錄、傳播一批經典作品﹔出版一批福建戲曲專著。

新時代福建戲曲“經典傳承”系列工程致力於推進福建戲曲的系統性保護傳承,建立福建省各地方戲曲劇種良好的傳承機制,促進時代經典和精品力作不斷傳承上演,更好地以精品奉獻人民,推動優秀傳統和藝術精粹在更大范圍傳播,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進一步激活八閩戲曲文化的生命力,推動福建戲曲活態傳承和創新發展,推進新時代福建戲曲藝術的傳承有序和高質量發展,持續鞏固福建在全國戲曲版圖上的高地地位。同時,將激勵全省戲曲工作者深耕經典傳承、品牌傳播、人才培養,在培根鑄魂上展現新擔當,在守正創新上展現新作為,把戲曲“小舞台”融入偉大征程的“大舞台”,為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為“經典傳承”系列工程“培養一批”的年度項目,福建戲曲唱腔名師工作坊當天下午開班。工作坊將通過名師的傳、幫、帶,提高福建戲曲藝術表演人才水平,進一步建強文藝“閩軍”。本次名師工作坊邀請了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李宏圖﹔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林立君﹔河北梆子表演藝術家、一級演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彭慧蘅﹔閩劇表演藝術家、一級演員林夢萍擔任導師。參加培訓的學員包括24家省、市、縣戲曲院團的中青年演員骨干32人,涵蓋閩劇、京劇、越劇、梨園戲、莆仙戲、高甲戲、歌仔戲(薌劇)、閩西漢劇、潮劇、梅林戲、三角戲、山歌戲等12個劇種以及提線木偶戲、布袋木偶戲等,課程採用講座與個別輔導相結合,並邀請省內專家與學員座談的形式進行。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處室負責同志,福州、泉州等市縣文旅局代表,省、市藝術研究機構代表,國有及優秀民營戲曲院團代表和省屬院團骨干演員,以及媒體代表等100余人參加了現場活動。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