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閩寧協作廈門大學寧夏研究生支教團——

開展教育幫扶 貢獻青春力量(青春派)

記者 王崟欣
2024年07月07日17:2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上課鈴響,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原縣關橋鄉關橋中學的講台,走上來一抹鮮艷的藍。那是林宇陽身上衣服的顏色,也是閩寧協作廈門大學寧夏研究生支教團(以下簡稱“廈大研支團”)隊服的顏色。

  4年前,當身穿隊服的林宇陽第一次來到海原,還沒開口,便被當地鄉親一眼認出:“你是廈門大學來的支教隊員吧?”沒等他點頭,對方就綻開一個大大的笑容:“老師好,我認得你們,我家娃就被你們教過哩!”

  一身藍色隊服、一口異鄉口音,成為海原鄉親與廈大研支團心照不宣的默契。

  1999年,作為閩寧協作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廈大研支團成立。25年間,一批又一批廈大學子從東南沿海奔赴寧夏的三尺講台,足跡從西海固地區到遍布5縣21校。與此同時,一名又一名當地學子走出大山,有些又在畢業后回到家鄉。25年間,這段因閩寧協作而跨越山海的情緣,正譜寫出一首又一首青春詩篇。

  “要去就要到最艱苦、最需要的地方去”

  一年,或許很短。對第二十二屆廈大研支團團長林宇陽而言,那是與時間賽跑的365個晝夜。

  一年,也可以很長。年復一年,從廈門到寧夏,青春的接力在這群年輕的支教隊員中薪火相傳。

  出發前,林宇陽曾想象自己要去的,是望不到邊的荒山與黃土地,教室裡或許連桌椅都不夠——他曾在老照片裡看過那些畫面。

  抵達后,他發現這裡的城市建設並不差,學校硬件設施已經能與一些沿海城市相媲美。“老照片裡的窯洞成了樓房,土跑道變成塑膠跑道,原本全鄉隻有一台電腦,現如今多媒體教室已成為標配……”2020年,初到關橋中學的林宇陽在日記裡這樣寫道。

  那一年,我國宣布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在關橋中學,林宇陽用手機收看了這條新聞。那一刻,他忽然有種奇妙而真切的感覺:“廈大研支團25年的扎根,有了具象的意義。”

  西海固,因歷史上轄西吉、海原、固原三縣而得名,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稱,卻是1999年廈大研支團選擇的第一站。

  “要去就要到最艱苦、最需要的地方去。”林宇陽將這句話刻在了自己的腦海裡。廈大研支團指導老師王心君告訴他:“這是廈大的精神,也是研支團的初心。”

  初心不改,挑戰在變。林宇陽很快發現,盡管硬件設施已趨於完善,但當地師資力量仍然是硬傷。“原先是單純的教師數量不足,如今面臨的是結構性短缺。”一些科目師資不足,林宇陽成了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林宇陽是土生土長的福建人,需要克服的第一個困難就是語言。一邊是西北腔,一邊是帶有閩南口音的普通話。為了更好融入當地文化,林宇陽常常向學生請教。幾個月下來,一些當地方言,他也能張口就來。

  第二個困難是自己在學生中的威嚴不足。由於年齡差距相對較小,當地學生更多把他當作大哥哥,課堂上也常嘻嘻哈哈。起初,林宇陽很苦惱。不斷摸索中,林宇陽和隊員們發現這其實也是一種優勢。通過充分互動,他們成為孩子們作文裡“不唱獨角戲的老師”。一堂課,不用一板一眼也可以上得很精彩。

  一屆接一屆的接力,一塊塊“磚”逐漸搭起了一棟“高樓”。當地老師介紹,如今的關橋中學已成為當地鄉鎮中學的名牌,每年考上重點高中的學生數與縣城學校相差無幾。

  不久前,一堂“南強名師雲講堂”在關橋中學開講,授課老師來自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課堂上,學生們戴著VR眼鏡,在廈大名師的遠程指導下雲游海底、探索知識。“信息化浪潮下的今天,我們想辦法對接更多資源。”王心君說,“如今奮斗在支教一線的,不只是隊員,更是整個廈門大學。”

  不同於隊員已經扎根了25年的海原縣,固原市彭陽縣是一個新的支教地。2021年,段穎作為首批支教隊員前往這裡。

  挑戰是全新的,但段穎毫不畏懼:“正是有了前輩們的接力傳承,才有了海原今天的支教基礎,而彭陽的明天則有我們。25年來,面對每一個新的支教地,每屆支教團的每位隊員都是如此。”

  截至目前,廈大研支團先后有312名隊員奔赴寧夏,5縣21校都有他們揮洒青春力量的身影。

  “隻要有一條‘小魚’在乎,我們都會義無反顧”

  在廈門大學的櫥窗裡,8年前,還在讀大二的潘苑第一次讀到了這段話——

  一個暴風雨后的清晨,一個小男孩正將擱淺在沙灘上的小魚一條條扔回大海。一位路人看到后忍不住勸說小男孩。

  “孩子,這水窪裡有幾百上千條小魚,你救不過來的。”

  “我知道。”小男孩頭也不抬地回答。

  “那你為什麼還在扔?誰在乎呢?”

  “這條小魚在乎!”小男孩一邊回答,一邊拾起一條魚扔回大海。“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她忘不了這個故事。兩年后,潘苑成為第二十屆廈大研支團的一名成員。“我們要做的,就是讓更多小魚游回大海,哪怕隻有一條小魚在乎。”潘苑說。

  潘苑是一名藝術特長生。或許是學習藝術的緣故,她更能感知孩子們的緊張與不安。第一次見到班級的孩子們,台下閃躲的目光讓她印象深刻。

  在這裡的鄉村學校,音樂課是很稀缺的存在。在固原市隆德縣第四中學,潘苑負責全年級10個班的音樂課。

  課上,潘苑請孩子們一個個站上講台,鼓勵他們大聲唱出來。可一節課的機會畢竟有限,能不能讓更多孩子站上舞台?

  潘苑很快就想到組建一支合唱團。她將這一想法在年級宣布的當晚,音樂教室被報名的孩子擠得水泄不通。此后的幾個月裡,潘苑和孩子們白天上課、晚上排練,風雨無阻。盡管辛苦,卻沒有一個孩子喊累。

  “從剛開始的畏手畏腳,到站上台后的放聲歌唱,孩子們變化很大。”潘苑欣慰地說。結果也讓人欣喜——潘苑負責的合唱團連續兩年獲得隆德縣合唱比賽第一名。

  合唱團、國旗班、廣播站……支教中,成員們一邊上好課,一邊廣泛開展“第二課堂”、社團活動。“我們希望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一粒種子,讓這些生長在黃土地的學生眼中有藍色的海洋。隻要有一條‘小魚’在乎,我們都會義無反顧。”不止一名研支團成員這樣告訴記者。

  合唱比賽后,一個孩子找到潘苑:“老師,我以后還要繼續唱歌。我要唱出大山,唱到北京去。”潘苑說,那名同學的神情與話語,自己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這條小魚在乎”也是廈大研支團助學金的名字。

  出於助學需要,廈大研支團隊員們需要對困難生家訪。隆德縣海拔較高,一年中幾乎有半年都在下雪。一個剛下完雪的周末,潘苑和隊友們出發了。

  車子停在縣道,潘苑和隊友徒步進山。黃色與白色相間的山峁,一道連著一道,學生的家就藏在道道山峁的背后。翻山越嶺近半小時后,他們終於抵達了一名學生的家中。潘苑難以想象,這條艱難的上學路,就是這裡孩子們上學的日常。

  “這戶人家,父母外出打工,孩子與爺爺奶奶一同生活。學習之余,他需要承擔起更多照料家庭的重任。”在家訪筆記裡,潘苑這樣寫下。她發現,這幾乎是當地許多學生面臨的情況。

  深受觸動的潘苑,決定走進更多孩子的家中。就這樣,一年裡,她把隆德縣周邊的鄉村走了個遍,幫助更多孩子申請到了助學金。“盡管助學金不多,卻也能基本滿足學生們來回車費、學習用品的開支。”潘苑說。

  25年來,廈大研支團共募集助學金1300余萬元,累計資助困難學生2萬余名,救助2名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為多所學校捐建了運動場、圖書角等。

  “有一種傳承,叫‘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在關橋中學,林宇陽離開兩年后,第二十五屆廈大研支團團長唐曉宇接過了這場青春接力的“最新一棒”。

  從一堆作業本中抬起頭,已經是下午5點40分。唐曉宇又一次錯過了食堂飯點,走到校門口,來到這間親切的小賣部。

  支教前,唐曉宇就聽說過這間小賣部的故事。從小賣部走出的一對姐妹花,至今是當地廣為流傳的佳話。

  馬小花與馬玲玲兩姐妹的父母在關橋中學門口經營著一間小賣部,兩姐妹在關橋中學念書時,遇到了來自廈大研支團的老師。幾年后,她們相繼考入廈門大學,實現了當初與研支團老師的約定。大學畢業后,她們又分別以人民教師和基層選調生的身份,回到了寧夏這片土地,投身家鄉建設。

  在關橋中學,這樣的故事不是個例。投身支教的頭一個月,唐曉宇就驚訝地發現,身邊的老師、鄉村致富帶頭人,以及不少參與當地建設發展的中堅力量,都曾從當地考出,學成后又回到當地。

  唐曉宇是放棄直接保研,選擇到寧夏支教的。起初,家人一度不理解:“好不容易從西部出來了,怎麼又要回到西部?”家人拗不過唐曉宇的堅持——“白鷺飛向大山,是想讓更多的小魚看到大海。”這句由廈大研支團隊員早年創作的歌曲《大漠與海》中的一句歌詞,讓唐曉宇從此堅定了選擇。

  事實上,來自新疆的唐曉宇,初高中階段也遇到過他的“白鷺”。如今,他也成了“飛向”大山的一員。“我想,這就是支教的意義。有一種傳承,叫‘長大后我就成了你’。”唐曉宇說。

  “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擺脫貧窮的家鄉,而是讓家鄉擺脫貧窮。”這是廈大研支團隊員們常常對學生們說的一句話。源源不斷走出去又回來的學生,正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一個個“長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感人故事。

  不久前,一個艷陽高照的日子裡,已是閩江學院輔導員的潘苑收到一條短信。發件人是支教時合唱團的一名學生。信息不長,字裡行間滿是欣喜,表示自己考上了當地的幼師學校,以后也想像潘老師一樣,教孩子們唱在合唱團學的歌。

  一年又一年,在廈大研支團與寧夏學子間,山與海的故事還在續寫。秋去春來,來自東南沿海的風,帶著它獨特的溫潤,滋養朵朵花開。

  版式設計:沈亦伶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07日 05 版)

(責編:吳舟、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