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僑”勁加持  福州長樂這裡走出特色鄉村振興路

2024年07月10日10:12 |
小字號

福州市長樂區猴嶼全鄉3.8萬人口中,有3.3萬人是海外僑胞,鄉村沉澱了內涵豐富的華僑文化。為因地制宜保護好、傳承好地域文化,避免“千村一面”,福州長樂猴嶼鄉在鄉村振興中抓住“僑”的特色,展開積極探索:首先,踐行“三問於民”,落實“三問於僑”,向僑胞僑屬問需、問計、問效﹔其次,突破路徑依賴,根據自身特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同時,找准猴嶼在全區、全市發展的定位,凝聚僑力搶抓機遇。

這個路徑找得准不准、成效如何?讓我們走進猴嶼鄉看看。

長樂區。姜亮攝

長樂區猴嶼鄉。姜亮攝

文旅酒店動鄉愁

車輛剛駛入村道,此起彼伏的打樁聲便回蕩在耳畔。循聲探訪,來到緊鄰國道的一處平整地塊。“未來這裡將建成一座定位中高端的文旅酒店,補齊猴嶼鄉文旅住宿短板,打通全域文旅的閉環。”猴嶼鄉黨委書記林俊成說。

據悉,在這裡謀劃建設酒店不僅是出於發展文旅產業的考量,也是受“三問於僑”的啟發。猴嶼鄉文旅分管干部介紹,僑胞長居海外,僑屋閑置日久,每次回來打掃十分費勁,所以多數人都選擇住在城區酒店,或是借住在親戚朋友家。經過多次溝通,許多僑胞表示樂於見到鄉裡興建文旅酒店,也方便他們回鄉探親。

僑胞僑屬的支持還體現在行動上。文旅酒店建設用地位於猴嶼張村,面積25畝,涉及的僑胞僑屬都無償出讓宅基地,還在建設過程中提供了種種便利。“比如僑領張子霖提出,項目部工作人員可以去他家吃飯,把車停他家的院子,有什麼問題他也願意出面調解,讓我們非常感動。”項目部經理說。

僑批文化街。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僑批文化街。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將“三問於僑”貫穿於項目謀劃建設,無論是酒店外觀、內部裝修、周邊景觀、運營模式等,猴嶼鄉都通過電話、連線視頻等方式征求僑胞僑屬意見。“以外觀設計為例,我們提供了‘南洋古典’‘郵輪歸航’‘現代中式’3套方案供大家選擇,‘南洋古典’方案的呼聲最高,我們最終也選定了這個方案,正加快實施,爭取用一年半時間建成。”負責這項工作的猴嶼鄉綜合行政執法隊隊長陳代武說。

僑家別墅不住人

在僑村,僑家別墅並不少見,但有些僑家別墅裡不住人,而是成了大中小企業的辦公場所——這正是猴嶼摸索出的新模式:通過閑置僑屋出租,發展平台經濟、總部經濟、文旅經濟。

據了解,猴嶼鄉共有僑屋3756棟,其中一半閑置。一邊是閑置的僑屋,一邊是緊俏的土地,猴嶼在矛盾中尋找平衡,想出了活化利用閑置僑屋之法。

搭建平台——成立福建(長樂猴嶼)華僑房屋保護和開發中心,實現政府搭台、僑胞支持、企業管理。鄉屬企業江左明珠旅游開發公司對閑置僑屋進行改造,分門別類轉租。

制度保障——出台《猴嶼鄉促進民宿業發展扶持獎勵辦法》,支持民宿經營者入駐﹔出台《猴嶼鄉發展樓宇經濟若干辦法》,以優惠房租吸引企業入駐。

推出獎補——首家民宿猴嶼“番客故事”、首家康養類養生館、首家西餐廳等獲得獎勵,猴嶼還對稅收超過1000萬元的企業實行租金優惠,並支持辦公場所裝修提升。

海防文化館。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海防文化館揭牌。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截至目前,猴嶼鄉已租賃房屋56棟,並對其進行重構與改造﹔引進企業161家,形成海峽人力產業園、游龍電商產業園、數科產業園等平台業態﹔打造了黨僑同心館、華僑書院、家風館、海防文化館等一批公益場所,同時強化了該鄉文旅產業發展的配套設施。

發展戰略定位准

一棟棟由青磚、紅磚筑成的小洋房古朴整潔、頗具質感,一塊塊翠綠的微菜園、花圃點綴在房前屋后、街頭巷尾,雞籠山上的戚繼光公園煥然一新,與猴嶼鄉的山海之景相映成趣……今年春節,僑胞張立君回鄉,迫不及待地跟著村干部參觀了猴嶼張村的景觀提升改造效果。

張立君是此次景觀提升改造的參與者之一。張立君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室內設計和色彩研究,2021年起參與家鄉的景觀提升改造。於她而言,這是傳承,亦是接續:“老一輩華僑用資金幫猴嶼鄉改變了面貌,也為我們創造了良好的教育條件,現在我們也想盡自己所能,為猴嶼做些事情。”

戚繼光公園。姜亮攝

戚繼光公園。姜亮攝

猴嶼的僑胞愛國愛鄉,不遺余力支持家鄉發展,猴嶼也全力以赴,凝聚僑心僑智僑力,謀劃鄉村振興藍圖。

“猴嶼沿國道發展,前有琴江滿族村,后有閩江河口濕地和梅花古鎮,在長樂發展全域旅游的圖景中,我們就像扁擔的支點,要起到‘挑起來’的作用。”猴嶼鄉鄉長林珊介紹,當地正大力實施“1266”發展戰略。

其中,“1”即一個定位,要打造文化猴嶼、愛國僑鄉、進步福地﹔“2”即兩條主線,做到動靜結合,“動”就是通過開展文娛活動吸引游客,“靜”則是打造靜態項目建設系列休閑基地﹔“6”即六大品牌,國家級生態鄉鎮、國家級森林村鎮、國家級衛生鄉鎮、全國農業信息化示范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創建“全國文明村鎮”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另一個“6”即六張名片,分別是愛國愛鄉文化、僑鄉拼搏文化、鄉村農耕文化、求學奮斗文化、生態康養文化、清雅禪修文化。

下一步,圍繞“1266”發展戰略,猴嶼鄉將全力盤活存量資源,推動黨建引領示范,推動僑鄉文旅示范,推動平台經濟示范,推動數字管理示范和鄉村振興示范。(蔣雅琛 宋亦敏)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