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知識產權護航福建省“蒲公英”法治品牌創新發展

2024年07月11日10:38 |
小字號

創設“蒲公英”法治品牌標識Logo,打造“蒲小法”公益動漫形象及微信表情包,統一志願者服裝、制定行動章程,制作原創聯盟歌曲《陽光下的蒲公英》,印制“蒲公英”普法書籍,拍攝《守護少年的你》等120多部“蒲公英”系列原創普法動漫微視頻……

近年來,福建省司法廳扎實推進新時代全民普法機制改革,在全國首創覆蓋全省的“蒲公英”法治品牌,創新打造“蒲公英”普法志願者聯盟(以下簡稱聯盟)。聯盟自2021年成立至今,開發一系列“蒲公英”原創法治文化產品,有效打造具有高標識度的福建特色“蒲公英”法治品牌,獲評了第三批全國普法依法治理創新案例、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智慧司法創新案例、福建省十大法治事件、福建省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銀獎等國家級、省級榮譽。為進一步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福建省司法廳為“蒲公英”法治品牌開展了一系列知識產權護航行動。

著作權護航行動已揚帆

福建省司法廳聯合福建理工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組建專門護航小組分析並挖掘“蒲公英”法治品牌各類智力成果潛在知識產權,開展了作品、制品等著作權登記活動。目前已獲得著作權登記証書10余件。

在對“蒲公英”法治品牌各類智力成果進行著作權登記過程中,護航小組梳理了相關權屬材料。根據我國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權是自動產生的,作品創作完成即享有著作權,但著作權登記具有証權效力,在實踐中有助於權利人彰顯和維護自己的權利。知識產權護航小組認真梳理了“蒲公英”系列普法作品,選擇合適的作品類型進行登記。如對“蒲小法”形象系列表情包進行美術作品登記﹔對《陽光下的蒲公英》詞、曲、制品分別給予了文字作品、音樂作品、錄音或錄像制品著作權登記等。

知識產權立體保護正啟航

隨著“蒲公英”法治品牌融合模式持續創新開展,護航小組還根據我國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梳理了“蒲公英”普法活動中其他可能的知識產權資源。如原創普法物料的著作權、商標、專利的綜合保護,以及尋求“蒲公英普法志願者聯盟”等特殊標志的保護等。“蒲公英”普法志願者聯盟也以此為契機,籌措建立普法活動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的綜合性、立體化規范體系,拓展“蒲公英”普法的保護途徑,激勵普法宣傳的創新活力。

護航小組在對“蒲公英”普法活動的知識產權資源挖掘和版權登記過程中還發現部分智力成果的權屬材料存在一定瑕疵,如在委托、合作創作或者職務作品、職務發明等情形下,雖然有法律推定的權利歸屬情形,但實踐中也可能和相關當事人之間的實際意圖存在偏差。對此,護航小組經查閱相關協議、與相關人員溝通了解創作過程,明晰了知識產權歸屬,一定程度上規避了糾紛風險。通過權屬材料梳理,也為“蒲公英”普法后續活動的知識產權管理提供了合同、制度等樣本,提升了“蒲公英”志願者在普法過程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為打造福建省優質普法品牌提供有力保障。

知識產權護航樣本初成形

“蒲公英”法治品牌作為福建省“八五”普法的重點項目,也是構建“大普法”格局、提升全民法治素養、落實法治惠民工程的重要載體。其創設的“蒲公英”普法志願者聯盟動員機關、企業、高校、村(社區)等社會各界人士加入,積極吸納優秀專業公益團隊,深入推進“法治+德治+智治”社會治理模式,變“政府主導”普法向“群眾共創”普法延伸,建立“眾創性”普法新模式,啟動“蒲公英+”普法多元模式,引入社會力量開展公益普法。截至目前,全省發展“蒲公英”普法志願者14.3萬余名,培育“蒲公英”普法志願者聯盟廈門大學支隊等4380多支隊伍,聯盟品牌入駐福建省憲法宣傳教育館等298個法治文化陣地,開展服務活動4.48萬余場次,服務對象超過6000萬人次。

據相關工作負責人介紹,“蒲公英”系列作品著作權登記等一系列知識產權護航行動的目的在於保障“蒲公英”志願普法活動更加健康有序開展,並非限制“蒲公英”相關法治logo的傳播使用。聯盟開展知識產權護航行動,一方面在於推廣“蒲公英”普法志願行動專業化、規范化、品牌化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也致力於打造知識產權保護樣板,延伸培育法治人才,以知識產權護航福建法治品牌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蒲公英”普法志願者聯盟等系列知識產權,可依法無償提供“蒲公英”普法志願者在普法公益活動使用,但需向聯盟備案,並遵守聯盟相關規定。“蒲公英”普法宣傳相關著作權作品可依法提供“蒲公英”普法志願者在普法宣傳中使用,但需注明出處並尊重權利人的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等相關權益。隨著聯盟的發展壯大,護航小組后續還將持續發掘“蒲公英”普法的知識產權元素,大力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質量、運用效益、保護能力、管理效能和服務水平,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提供法治保障。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