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專精特新”福建觀察:進擊的“小巨人”,“變”中尋機

林曉麗 張子劍 林盈 謝星宇 李昌乾 蘭志飛
2024年07月16日13:1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一台手機大小的觸屏設備,對著倉庫內輕點掃描,數秒內庫存信息便“盡在掌握”﹔一棟樓的預制模板有上萬件,可以像“拼積木”一樣,又快又准地拼裝完成﹔一條自動化生產線,可以讓一位工人變身“全能選手”,完成從檢驗到貼標再到在線測試的全過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通常“塊頭不大”,但因掌握了“獨門絕技”而擁有“大能量”。

什麼是“立身之本”?如何實現超越?未來路向何方?連日來,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福建多地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從“躊躇”到“堅定”

鈷酸鋰全球市場份額接近50%,穩居行業第一﹔貯氫合金國內保持16年市場份額第一﹔三元材料穩居行業第一梯隊……這是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下屬的廈門廈鎢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鎢新能)引以為傲的一組數據。

20年前,當新能源汽車尚處“萌芽”時,涉足更為陌生的電池新能源材料,並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彼時,在鎢產業耕耘多年、打下一定基礎的廈鎢,正在尋找新增長點。

“那時候我們發現有車企推出混合動力,利用電池來回收能量,讓燃油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選擇了做電池材料。”廈門廈鎢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姜龍說。

廈鎢新能源正極材料生產車間的混料工序,崗位員工點檢工藝實現物料精確配重。人民網 李昌乾攝

廈鎢新能源正極材料生產車間的混料工序,崗位員工點檢工藝實現物料精確配重。人民網 李昌乾攝

鋰電池中正極材料佔到成本的40%,對電池性能至關重要。近20年持續的科研投入和攻關,廈鎢新能連續攻克了高端消費電子鋰電池和動力電池正極材料領域的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對正極材料的鑽研,進階到了“一厘米寬、十萬米深”的極致。

“我們在鈷酸鋰材料上之所以能夠保持全球第一,一方面是布局早,另一方面是對技術創新的不懈追求。”姜龍表示,從基體技術,到中間摻雜、包覆的一整套的技術組合,加之生產控制的穩定性,廈鎢新能形成了在鈷酸鋰上的核心競爭力。

成為專精特新企業,就像站在“半山腰”,回望“來時路”,頗有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之感,最終在磨礪中成長,堅定地走下去。

坐落於泉州市洛江區的福建省鐵拓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鐵拓機械),20年前選擇以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起家。剛開始推出每小時生產4噸瀝青的攪拌車,一步步“上新”每小時生產480噸瀝青的一體式瀝青廠拌熱再生設備,又將視野擴大到原材料預處理、瀝青混合料、瀝青回收利用等上下游環節,鐵拓機械逐步成為瀝青生產領域的“全才”。

看似“一帆風順”的“進擊”之路並不輕鬆。“剛起步時,作為瀝青領域的‘新手’,我們的競爭者是不少有著上百年底蘊的老牌國際企業。”該公司總經理高岱樂感嘆說,“那時候感覺差距太大了。”

如何從“躊躇”到“堅定”?“核心技術是偷不走、學不來的,這是我們的底氣所在。”高岱樂指著滿牆專利証書不無自豪地對記者說,鐵拓目前已有550多項專利,已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站穩腳跟。

從“跟跑”到“超越”

“假設一個倉儲式門店共有2萬多件商品,按照原來作業方式徹底盤點一次,4個人大概要花7天時間,導入RFID電子標簽后,隻需1個人用時27分鐘。”用這樣一串數據,廈門信達物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達物聯)總經理溫國平向記者展示了其在RFID電子標簽領域深耕十九載的成果。

一枚小小的電子標簽,濃縮著一家科技企業從“仰望”到“對視”的20年心路歷程。

在信達物聯的車間裡,自動化設備正在生產“電子標簽”。信達物聯供圖

在信達物聯的車間裡,自動化設備正在生產“電子標簽”。信達物聯供圖

“第一次拿到國外客戶訂單需求,看到對方一個標簽有十幾二十頁的要求時,我們都傻眼了。”談及受挫的“第一次”,溫國平記憶猶新。不過市場拓展的困難也激發了他們的雄心壯志——總有一天要跟國際一流品牌同台競技。

一次次“碰壁”中,溫國平和同事們一起參照國際標准,建立起了一整套屬於自己的電子標簽研發體系。

2022年,在一場重要競標中,信達物聯與國際一流的解決方案公司同台競技,最終勝出了。“我們憑借對RFID(射頻識別)標簽在一些特定領域、特定應用場景下特殊要求的理解,拿下了這個標。”溫國平回憶時仍是抑制不住的興奮。

練出一身“真本事”,再上“擂台”比試,心中不怵、招招有術。在探訪的專精特新企業中,記者聽到了不少從“跟跑”到“超越”的故事。

鋁合金預制模板,用於搭建建筑框架,此前用的木制模板,但其損耗大,難以重復利用。“鋁合金預制模板在國外雖然起步比較早,但是被引進我國后推廣應用的速度非常快,我們具有明顯的后發優勢。”福建省南鋁結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杰浴說,得益於國內龐大市場的“洗禮”,南鋁結構在每一次應用中改進技術,如今已經實現了彎道超車。

南鋁結構的鋁模板智能自動化生產線。人民網記者 蘭志飛攝

南鋁結構的鋁模板智能自動化生產線。人民網記者 蘭志飛攝

“現在我們反過來把生產的鋁合金模板賣到國外去。”孫杰浴感慨,國外的客戶來生產工廠的時候連連驚嘆,“沒想到你們推廣應用得這麼快,技術這麼超前”。

藏在閩東“山坳坳”裡的鋯材料領域龍頭企業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也有類似的經歷。

“20多年前我們從國外引進電熔氧化鋯時,氧化鋯品位隻能做到99.5%,對氧化鋯品位的再提升,國外的工程師束手無策,但我們經過反復的試驗,在工藝、技術和材料方面做了上百項的自主技術創新,終於將氧化鋯品位做到99.8%以上。”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包曉剛介紹說。

以“多變”應“萬變”

近年來,隨著AI、物聯網、雲計算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對於信息傳輸效率和穩定性有著更高的要求,需要強大的通訊底座作為支撐,光纖替代銅纜已成趨勢。在位於福州高新區的“光通信”領先企業福建星網銳捷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網銳捷),瞄准了新技術應用所帶來的市場機遇。

星網銳捷全流程智能制造系統生產線。人民網記者 蘭志飛攝

星網銳捷全流程智能制造系統生產線。人民網記者 蘭志飛攝

“‘光進銅退’的應用從骨干網、城域網、接入網,向用戶的局域網延伸,這對於作為光通信設備廠商的我們來說,意味著廣闊的市場空間。”星網銳捷通訊事業本部總經理魏和文說,面對龐大但多元的市場,星網銳捷掌握了底層技術能力,得以快速反應滿足用戶個性化的組網需求,搶佔市場。

這些年,經濟運行承壓前行,雖環境在變,但信心不減。記者觀察到,專精特新企業看准了產業轉型升級中蘊藏著的風口,順勢有為、乘勢而上。

在“雙碳”政策下,對建材行業綠色低碳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動綠色建材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隨著“以鋁節木、以鋁代鋼、以鋁替塑”的節能減排應用場景越來越多地出現,孫杰浴看到了機遇。

“我們計劃在鋁合金模架領域繼續深耕,拓展產品應用領域,實現鋁合金模板和鋁合金腳手架在房建項目、商業項目、公建項目范圍內的模板、防護腳手架和支撐腳手架的應用全覆蓋。”孫杰浴說。

今年,“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無人機市場不斷擴容,廈鎢新能也“快人一步”搶佔先機。

“我們一直在布局無人機應用市場,目前我們研發的新材料已經被廣泛應用於以小型無人機、農用無人機為代表的低空飛行器的儲能電池裡。”廈鎢新能研究院副院長魏國禎說,廈鎢新能還瞄准了機器人應用領域,布局高能量密度的鈷酸鋰電池和高性價比的三元材料電池。

去年5月,廈鎢新能歐洲公司就與法國ORANO集團下屬公司設立合資公司,項目總投資約15億歐元,將實現中法新能源汽車新時代下的電池產業鏈深度整合。今年5月,雙方又簽署了建立電池產業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協議,合作進一步加深。

“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世界前三的新能源材料供應商,所以一定要走向國際化。”姜龍說。站在新的起點,這家新能源電池材料企業給自己立了個“小目標”。

縱觀福建的專精特新企業,記者感受到,一個個進擊的“小巨人”,正在“變”中尋機,蹚出一條發展新路,於“立錐之地”深深扎根汲取養分,成為托舉中國科技向上生長的力量之一。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