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法治建設敢為爭先  夯基壘石善作善成

廈門市翔安區司法局積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2024年07月17日17:32 |
小字號

近年來,廈門市翔安區司法局聚焦建設更高水平法治翔安,強化普法機制創新,大力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充分發揮基層一線在創新社會治理中的職能優勢,全面推進法治社會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賦能普法高效管理,法治宣傳“勇立潮頭”創佳績

科技賦能提實效。依托“誰執法誰普法”動態智能管理平台,以“互聯網+”方式打通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的橋梁,共上傳13519條普法數據,813條好的經驗、做法及普法案例。建立全國首家“數助決策”實踐基地,健全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和社會治理機制,基於司法大數據,形成全區經濟社會運行情況評估報告6份。率先全市開發“隨e行”線上平台,設置人民調解預約等板塊,構建“互聯網+法律服務”新型公共法律服務模式,精准推送法律知識及以案釋法案例等340篇,受理法律咨詢260余次、調解案件62件。

制度賦能出實招。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合作,委托“誰執法誰普法”課題組擬定《翔安誰執法誰普法動態智能管理暫行辦法》﹔制定普法年度考核方案,實行評分差異化管理,將普法責任落實情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范疇中。建立司法所初審、區局復審兩級考核機制。全區通報村居法律顧問年終考核結果,以約談、減少服務村居數量等懲處措施,倒逼提高服務質量。聯合區委監委建立聯合法治督察機制,即每兩個月抽取若干個執法部門,以實地督導、翻閱執法檔案等形式,作為線上考核的積極補充。

文化賦能強實力。將法治文化融入城鄉地域資源、人文景觀、旅游景點等,建設司法行政文化主題展館、青少年法治文化教育基地等陣地31個﹔培育法治文化典型項目,如,翔安區司法局打造“捂好你的錢袋子”“法潤童心 護航成長”“老百姓的蒲公英”等普法品牌欄目﹔翔安區婦聯普法微電影《燈塔》榮登“學習強國”和中國婦女網官方網站等,並獲第三屆中國短視頻大會網絡電影三等獎﹔翔安區檢察院的《檢察手記》獲評第六屆平安中國“三微”獲優秀短視頻﹔翔安區禁毒辦禁毒原創說唱歌曲《Save Yourself》,被中國禁毒、福建檢察等轉發。

創新矛盾化解機制,人民調解“蹄疾步穩”開新篇

總結創新制度。全面修訂《翔安區人民調解員隊伍暫行管理辦法》,結合《翔安區委關於規范整合村(社區)各類專兼職人員的實施意見》,將對調解委員個人考核轉變為對調解組織考核,並納入鎮(街)對城鄉社區星級管理考核評價指標,提高案件補貼標准(口頭、書面案件增幅分別為50%、60%),全面性、系統性和操作性進一步增強。該辦法獲省司法廳高度認可,並於2022年11月在全省轉發推廣。2021年村居成功調處案件數為1188件,零案件村居佔比從2020年的11%下降到6%。2022年,村居調解組織調解案件2216 件,同比增長86.53%,零案件村居全部清零。2023年村居調解案件2967件,同比增長33.89%。

摸索創新實踐。創新探索“1+1”購買服務新模式,即“基本服務費+績效獎勵”,設定年度基本調解任務數,獎多罰少。2022年,訴非聯動委托調解成功案件量同比增長674.51%,購買服務成功調解案件量增幅達1258.24%。探索實踐“159”調解工作法,即“一區級調解中心--五個攻堅小組--九個司法所”,形成“調解過程互動、調解方法互補、友鄰社區互助”新格局。2022年以來,全區各鎮街聯合調處化解634起重大、疑難矛盾糾紛。建立“綜合受理-糾紛調處-跟進履行-司法確認”的閉環調處機制,人民調解團隊直接進駐區法院訴非中心、交警大隊交通道路事故糾紛調處中心等,2022年以來,累計調處訴非案件2222件,交通事故糾紛2364件,大調解格局初步形成。

主動創新作為。創立“1+3+N”模式和全流程“伴隨保障”方式助推項目建設順利實施。成立一個調度指揮工作小組。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業務科室負責人和各司法所所長為成員,及時對接重點項目征拆遷調解服務事宜,重大項目建設全部實現人民調解“伴隨保障”。調動三支調解隊伍力量。充分發揮村(居)調解隊伍熟悉風俗民情的區位優勢、司法所專職調解隊伍掌握法律政策的專業優勢、購買服務調解隊伍善於攻堅克難的獨特優勢,各顯其能。組建N個調解服務專班。按照“重點項目在哪,調度指揮小組指哪,調解服務專班駐哪”的原則,全力做好重點項目調解服務保障工作。2020年至今,先后成立翔安機場陽塘社區整村征拆,中航鋁電廈門Z項目等近11個專班,累計成功調處涉征拆遷糾紛238件,涉案金額超6.59億元。

爭創規范化司法所,基層建設“行穩致遠”啟新程

爭取鎮街“屬地管理”支持。依據司法所雙重管理的體制,以有為爭有位,積極爭取各鎮街的最大支持﹔各鎮街肯定各司法所在服務中心工作、維護社會穩定突出表現的基礎上,在新所建設、舊所遷址等方面給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和投入。

發揮司法所“前哨所”作用。全區9個司法所堅持“征拆未動,摸排先行”“磚土未動,普法已行”理念,持續以法律服務團隊“伴隨保障”的模式,助力各重點征拆項目順利攻堅。全區大多數的非正常死亡、涉征拆、宅基地糾紛等案件,均由基層司法所最大限度化解在萌芽、解決在一線。

實施司法所“下樓近民”工程。整合局機關、社區矯正中心辦公場所,搬遷至翔安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調解中心同條街,實現群眾司法行政業務“一條街辦理”。實施司法所“下樓近民”工程,至2023年4月,因鎮街析置而新設立的金海、鳳翔、民安、香山司法所辦公場所已全部揭牌啟用,所有場所均在沿街一樓,至此,已有7個司法所的辦公所直面群眾“敞開大門”提供公共法律服務。(翔安區司法局)

(責編:吳舟、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