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現精彩 “美”不勝收 廈門思明深入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

思明區青少年宮舞蹈節目亮相2024年“小荷風採”精品劇目全國巡演(福建廈門站)活動。陳芷馨攝
“飛鷺·向陽”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廈門市思明區青少年藝術教育成果匯報演出現場。記者 張江毅攝
廈門市人民小學足球隊參加2024年“僑心杯”全國少年足球邀請賽。人民小學供圖
近期,廈門思明區教育工作喜事連連:廈門市人民小學足球隊在2024年“僑心杯”全國少年足球邀請賽中創造福建小學參加同類賽事的最好成績﹔大同中學男子排球隊代表廈門奪得2024年福建省青少年排球錦標賽(男甲)冠軍﹔“飛鷺·向陽”——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廈門市思明區青少年藝術教育成果匯報演出成功舉辦。
體藝齊飛,向美而行。思明區積極深化學校體育美育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體教融合”體育模式、“宮校合作”美育模式走深走實,取得豐碩成果。“百校煥新”工程提升辦學條件,思明區青少年宮新校等民生工程落地投用,受到群眾肯定。
當前,思明區持續深入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大力提升育人環境,不斷突破教育發展瓶頸,助推教育高質量發展。
精品佳作點亮舞台
美育教學特色鮮明異彩紛呈
15所中小學的725名學生參演,以熾熱情感演繹經典曲目,致敬偉大祖國。7月17日至18日,“飛鷺·向陽”——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廈門市思明區青少年藝術教育成果匯報演出在閩南大戲院舉辦。此次演出由思明區委宣傳部、思明區教育局主辦,思明區青少年宮承辦。
在交響合唱《小飛鷺》的動人歌聲中,演出大幕徐徐拉開。詩朗誦《我們的家園》是為演出專門創作的作品,以真摯語言回顧了思明區青少年宮50周年歷程。11歲的林煥然參與演出,他說,在區青少年宮三年多時間裡,自己已成長為會朗誦、表演、唱歌和主持的“全能”學員。
少兒舞蹈節目是演出的一大特色。體現思明區青少年宮實力的獲獎舞蹈《金鳳來儀》《乘風破浪》等逐一登場,舞蹈串燒《漁家女孩》《博餅》等節目也十分吸睛。晚會執行導演、思明區青少年宮主任王珍珍介紹,這台演出花了一年時間准備,將思明區青少年及兒童愛黨、愛國、愛少先隊的朴素情感融入藝術表達中,回顧在黨的領導下、國家的建設發展中,人民勇毅前行、少年兒童茁壯成長的歲月歷程。
7月20日至21日,2024年“小荷風採”精品劇目全國巡演(福建廈門站)活動在閩南大戲院舉辦。思明區青少年宮的《沖浪企鵝》《我愛高甲戲》參與演出,和43支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少兒舞蹈團隊同台展現風採,讓全國觀眾感受少兒舞蹈表演的魅力。本次巡演吸引全國逾兩千名觀眾到場觀演,社會反響熱烈。
解讀
“宮校合作”美育潤心
除了思明區青少年宮小飛鷺藝術團外,參與本次演出的其他演員都是“宮校合作”的中小學生。學生們的精彩演繹,印証了思明區在全省率先創立“宮校合作”美育模式的成功。
思明區青少年宮和區屬26所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合作,既讓青少年宮專業教師“送課進校”,為學校社團進行普及培訓,實現社團專業化,又讓各社團專業突出的學生“走進宮裡”,接受培訓、提高水平,通過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實現校外教育成為校內教育的延伸。
近年來,“宮校合作”藝術團在教育部主辦的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中表現突出,4個藝術表演類作品獲得一等獎,連續九屆參加全國“小荷風採”舞蹈展演均榮獲金獎。思明區青少年宮還獲得教育部頒發的“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思明區教育局不斷完善“藝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藝術審美體驗+ 藝術專項特長”教學模式,提高美育教學質量。結合國家藝術展演開展全員參與的學校藝術展演活動,創新開展全員參與的班級合唱展演。舉辦思明區第十七屆中小學生藝術節,開展合唱、舞蹈、戲劇等5項區級賽事,共有61所學校、6983人次參與,不斷提升學生美育素養。
創造紀錄重返巔峰
中小學體育項目全面開花
在7月16日結束的2024年“僑心杯”全國少年足球邀請賽中,廈門市人民小學足球隊獲得全國第4名,創造了福建小學參加全國同類賽事的最好成績。
人民小學是全國首批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形成了特有的校園足球文化育人氛圍,學校足球隊近年來多次在全國、省、市級賽事中名列前茅。本次比賽是人民小學足球隊代表福建省出征,也是廈門市首次組隊參賽。
球隊教練林益介紹,11名隊員都是第一次參加全國比賽。足球小將們以頑強的斗志,創造了許多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在8進4淘汰賽中,人民小學隊對陣全國強隊——人大附中實驗小學隊,在兩度落后的情況下,隊員們兩度扳平並最終反超比分,以5:2的比分成功闖進半決賽。
7月10日,思明區屬中學也創下體育佳績。在2024年福建省青少年排球錦標賽(男甲)上,大同中學男子排球隊奪冠,讓廈門隊時隔四年重返該項賽事巔峰。比賽中,大同中學男排以六勝一負的好成績挺進決賽。決賽中,大同中學男排在首局失利的情況下奮勇拼殺,最終連下三局,奪得冠軍。
大同中學體育教研組長游文華說,此次比賽中,別的地市隊伍多數是全市抽調好隊員,廈門隊則是清一色的大同中學學生。“平均每天兩場球,每天晚上還要開技戰術分析會,強度非常大,但同學們都堅持下來了。”
2020年以來,大同中學男排走出了34名國家一級運動員,共輸送本一以上知名高校(含985、211高校)排球單招及高水平排球隊員21人。
解讀
“體教融合”凸顯優勢
細數廈門市青少年競技體育成績單,思明區的領先優勢顯而易見——連續四屆獲得福建省運動會區縣排名冠軍區榮譽稱號、多次蟬聯廈門市運動會青少年組金牌數和團體總分雙第一、自2003年以來連年包攬廈門市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團體總分冠軍。在2023年廈門市第二十一屆運動會上,思明區青少年組獲得金牌354枚,金牌數、獎牌數、團體總分均位居全市前列,突破歷史紀錄。
獎牌的背后,是思明教育對體教融合的深耕細作。在思明區教育局的指導下,“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學校體育教學模式在各學校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不僅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有效提升,更培養出一批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運動員。以大同中學男排為例,思明區青少體校委派前中國女排隊員何雲舒、前省隊隊員李震分別擔任大同中學男排總教練和主教練,常年入校指導訓練,可以說是手把手帶隊成長。
思明區還積極探索學校體育小初銜接建設,今年上半年開展足球、籃球、排球等12項區級賽事,共有5177名選手參加賽事。(記者 吳燕如 通訊員 夏思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