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福建省自然資源廳部署台風“格美”地質災害防御工作

2024年07月25日10:54 |
小字號

7月24日,福建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陳永共主持召開全省自然資源系統第3號台風“格美”地質災害防御工作視頻會,分析研判“格美”台風防御形勢,對當前地質災害防御工作進行再強調、再動員、再部署,確保地質災害防御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會議指出,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格美”台風防御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對福建省防台風工作作了一系列部署和安排。全省自然資源系統要深刻認識這次防台風工作的嚴峻性、復雜性、艱巨性,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些、把措施制定得更周全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實些,全面進入迎戰狀態。

會議強調,要全力以赴抓實抓細各項防御措施——

加密研判預警。要密切與屬地氣象、水利、應急等部門協作,實時跟蹤“格美”發展趨勢,加強省市縣三級聯動會商,加密滾動研判,遞進式開展6小時、3小時、逐小時等短臨預警預報。全面落實直達基層一線的臨災“叫應”機制,確保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到村、到戶、到人,做到預警到鄉、轉移到人。同時,要充分發揮已建成的2663處群專結合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點作用,及時發布預警信息並實行閉環管理。

迅速組織排查。要抓緊組織力量,分片包干負責,進村入戶,組織一次“拉網式”巡查排查。過程雨量超過250mm的縣市要緊盯五類重點區域:一是登記在冊的地質災害點和高陡邊坡﹔二是“天上看”識別的農村切坡建房風險點﹔三是群發性地質災害風險區、泥石流溝口﹔四是對“6·9”降雨期間發現有變形跡象及災險情但未入庫管理的隱患點﹔五是地質災害易發區內重要交通干線、重點水庫庫區、工礦場區、在建工地工區等重點區域,以及學校、醫院、敬老院、農家院等人口密集區,特別是處於溝口、低窪地帶、臨坡臨崖等位置,要做到全面排查,逐一落實避險措施,做好除險加固,不漏一處、不留死角。

果斷提前轉移。要根據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信息和風情、雨情、水情等變化,積極主動向屬地黨委政府做好匯報,推動落實主體責任,督促鄉鎮落實落細避險轉移方案。轉移的重點區域為過程雨量超過250mm或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等級為橙色以上的區域,包括:一是登記在冊的地質災害點﹔二是今年以來發生險情但未入庫的地質災害點﹔三是福建省自然資源廳下發的460個群發性地質災害高風險區、338條高易發泥石流溝,容易造成群死群傷的風險點。過程雨量超過450mm的區域,還要對高陡邊坡和“天上看”識別到的切坡建房風險點評價等級為高和極高的進行轉移,轉移的時限為25日白天之前。對於其他區域,隱患點和高風險區強降雨時要緊急撤離,隱患點和高風險區發生異常險情時要緊急撤離,對險情不能准確判斷時要緊急撤離,重點嚴防“群死群傷”事件。各地要學習借鑒南平在“6·9”強降雨期間“適當擴大、適當提前、謹慎返回”避險轉移的成功做法。

強化應急支撐。要扎實做好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准備工作,抓緊備齊備好應急處置的力量、設施設備等物資,確保一旦發生地質災害能夠隨時拉得出、上得去、處得好。要做好應急處置支撐服務,福建省自然資源廳組建的19支350人省級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支撐隊伍,根據需要可隨時趕往一線應急處突。各地要用好駐市縣的技術隊伍力量,與福建省自然資源廳一道上下銜接、聯合聯動。

嚴格值班值守。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領導干部要到位到崗、靠前指揮,確保各項防御措施落實到位。要切實加強值班值守,選派熟悉業務的人員帶班值班,確保值班電話24小時暢通。要嚴格執行“一日兩報”和“零報告”制度,發現災險情,務必第一時間上報福建省自然資源廳,特別是有人員傷亡的,要加強與應急部門的溝通協調,及時跟蹤事件動態,科學准確報告進展。(李宇 陳澤超 鄭與國)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