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網絡文明之光︱張玉滾:接過一副扁擔,挑起“山裡娃”走出大山的希望

挑著一副扁擔,一趟又一趟往返於連接著鎮上和山區小學的崎嶇山路,既挑書本教材、學具教具,也挑油鹽醬醋、蔬菜大米,肩不離擔,擔不離肩,一趟來回要走上近10個小時……
在“點亮網絡文明之光”2024年網上主題宣傳活動上,黨的二十大代表、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高丘鎮黑虎廟小學校長張玉滾講述了“一副扁擔”的故事。他說,作為一名山區小學的教師,這樣的奔波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
張玉滾所在的黑虎廟小學地處伏牛山深處,群山環繞,海拔1300多米,是一所山區小學。由於條件艱苦,師資緊張。
張玉滾講述自己作為一名山區小學老師的故事。人民網攝
“我是從黑虎廟小學走出大山的,中專畢業后,在老校長的多次勸說下,我來到學校,走進上課的教室。”張玉滾回憶說,彼時映入眼帘的是與自己當年一樣的“破桌子,破水泥台子,裡面坐著十來個土孩子”,看著孩子們清澈無邪、渴望知識的眼睛,他仿佛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於是選擇了一條大多數人不願意選擇的道路——回到家鄉做一名代課老師。
自此,張玉滾從老校長的手上接過扁擔,就像接過一副沉甸甸的擔子,挑起“山裡娃”走出大山的希望。
為了教好孩子們,張玉滾和同事們化身“全能型”教師,拿起書本能上課,掂起勺子能做飯,拾起針線能縫紉,桌椅壞了能修補。
在大山裡堅守了23年,對孩子們的責任與愛是一成不變的,但是有些變化張玉滾看在眼裡、喜在心上。
“在政府和社會愛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學校有了多媒體設備,老師們能利用信息技術獲取優質教育資源,電子白板、PPT等技術也讓課堂變得生動起來,山裡的孩子也有機會享受更優質的教育。”張玉滾回憶說,2022年3月,學校與鄭州市經開區實驗小學一起進行了“互聯網+”雲端幫扶手拉手活動,孩子們和鄭州市的小朋友一起上課,不一樣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們感到很新奇。
“我也時常教育學生要用真實的情感和豁達的心態去分享生活的喜怒哀樂,從自身出發,做好網絡世界裡的仁人智者。”張玉滾表示。
據悉,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指導,福建省委網信辦、廈門市委網信委主辦,大連市委網信辦、青島市委網信辦、寧波市委網信辦、廈門市委網信辦、深圳市委網信辦承辦,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支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