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網絡文明之光︱張懷予:聚焦普通人的暖心故事 提供情緒價值

“網絡宣傳所提供的情緒價值與榜樣作用,讓社會公眾相信腳踏實地的每一步,相信普通人的努力與大愛。”在“點亮網絡文明之光”2024年網上主題宣傳活動中,來自大連理工大學融媒體中心學生記者張懷予,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感人的故事,講述了“挖姜男孩”姚勝旺的故事——一個從大山深處走出,帶著對大海的向往,最終在大連理工大學找到夢想與現實交匯的故事。
張懷予分享“挖姜男孩”姚勝旺的勵志故事。人民網攝
姚勝旺,一名來自雲南德宏州芒市的男孩,在收到大連理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時,他剛從地裡挖姜回來,手上沾滿了泥土。因為從來沒有看過海和對海的向往,選擇了大連理工大學。“我們迅速對網民關切進行回應,學校第一時間與小姚取得聯系,提供資助政策。”張懷予說,“到大連后,學校老師帶著他履行了‘帶你去看海’的承諾,當小姚面向大海看著頭頂盤旋的海鷗時,我想教育和網絡宣傳的意義在此刻形成了閉環。”
小姚的故事之所以能夠感動無數人,不僅因為他的堅韌與努力,更因為網絡中那些善意的傳遞。這些善意,如同一束束溫暖的光,照亮了他前行之路,也照亮了每一個普通人的心靈。“從大山到大海,小姚走了比普通人更遠的路。”張懷予說,“山海之約”的奔赴來之不易,卻也讓許許多多普通人看到了希望與努力的方向,汲取了前進的力量。
張懷予希望更多地關注普通人的力量,讓網絡文明之光照亮更多人。人民網攝
活動中,張懷予提到,小姚的故事雖然已經落下帷幕,但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從擁有超20億曝光量,到回歸正常生活的普通大學生,小姚婉拒了好心人的資助,希望將這份心意傳遞給更需要的人。小姚的故事,激勵人心,也成為了網絡文明建設中的一個重要載體,它告訴我們,即使是最普通的人,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不平凡的夢想。
在張懷予的分享中,我們聽到了她對於網絡文明建設的理解。“作為網絡文明建設中的重要載體,媒體應當聚焦普通人的暖心故事,讓更多的‘小姚’走進公眾視野。”
正如張懷予所說,帶著真情實感講故事,一個小細節、一段對白,或是人物心頭涌動的某種感情,都能引發情感的共鳴。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不能忽視對青少年心理的引導,在曝光與彰顯價值之間尋求平衡,避免干擾報道對象的正常生活。通過聚焦社會溫情,凸顯人文關懷,從而引導向上向善、傳播社會正能量。
據悉,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指導,福建省委網信辦、廈門市委網信委主辦,大連市委網信辦、青島市委網信辦、寧波市委網信辦、廈門市委網信辦、深圳市委網信辦承辦,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支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