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點亮網絡文明之光︱丁海燕:互聯網的“春風”吹進了特教校園

林曉麗 趙怡君
2024年07月30日15:47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去年生日那天,我剛好下鄉送教,孩子們一早便在黑板上寫滿了祝福,然后通過微信第一時間把祝福送給了我,看到孩子們可愛的笑臉和那一句句暖心的話,坐在車上的我淚流滿面。”在“點亮網絡文明之光”2024年網上主題宣傳活動上,黨的二十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特殊教育中心教師丁海燕回憶起這樣一件暖心事。

27年前,帶著好奇與憧憬,丁海燕走進了特殊教育學校,成為一名特教老師。她的學生大多是聽障孩子,身體的缺陷將這群孩子困在小小的特殊學校校園裡。

丁海燕現場分享自己與孩子們的故事。人民網攝

丁海燕現場分享自己與孩子們的故事。人民網攝

“普通學校一節課的內容我們經常要上三、四節課,要付出比常人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盡管知道自己的努力也許只是杯水車薪,丁海燕還是嘗試帶著孩子們走出課本、走近生活、走向社會,縮小特殊孩子與普通孩子之間的差距,“那時候我就有個夢想,希望這些孩子能夠和普通孩子一樣,在廣袤的藍天下享受同等教育。”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春風”吹進了特殊教育學校的校園。

“我們班率先裝上了智慧教學系統,大量的圖片、視頻、資料由我們隨用隨取,孩子們可以享受和普通孩子一樣的資源﹔原來緊趕慢趕一學期也上不完的課,如今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加持下,很快就能完成。”今年上半年,丁海燕在班裡組織開展了系列古詩背默大賽,把普校小學階段的古詩都初學了一遍,70%的孩子掌握得都很好,說起孩子們的進步,她頗為自豪。

丁海燕覺得,互聯網打開了特殊孩子們的視野,也讓孩子們謀生的途徑多了起來。“有的孩子從事網絡客服、電商運營、廣告設計,甚至還有從事網絡小說、公眾號經營等高難度工作,作為他們的老師,看到他們突破自身局限,成為自食其力的人,真是感到由衷高興。”

據悉,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指導,福建省委網信辦、廈門市委網信委主辦,大連市委網信辦、青島市委網信辦、寧波市委網信辦、廈門市委網信辦、深圳市委網信辦承辦,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支持。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