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一家異地搬遷石化企業在漳州古雷的蝶變之路

2024年08月01日15:00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近日,福建海泉化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泉化學”)醋酸乙烯裝置現場傳來陣陣歡呼聲。隨著符合質量標准的醋酸乙烯產品順利產出,標志著福建省重點項目——海泉化學在漳州古雷石化園區新建的年產20萬噸醋酸乙烯裝置一次開車成功。

位於漳州古雷開發區的福建海泉化學有限公司廠區。詹照宇攝

位於漳州古雷開發區的福建海泉化學有限公司廠區。詹照宇攝

落地古雷開發區兩年多來,海泉化學喜訊連傳——2023年底,該公司從泉州泉港氯鹼片區遷建到古雷石化園區的BDO/PBT裝置,同時也是國內首套利用舊設備重啟生產的BDO/PBT裝置,順利實現上下游全線貫通,成功盤活沉默資產近3.4億元。不僅如此,在遷建過程中還針對性開展技術革新,讓該裝置具備生產高端定制熱塑性聚酯產品的實力。一粒粒順著生產線落入包裝袋中的白色晶狀物體,未來將廣泛應用於電器、汽車、飛機制造、通信等工業領域,是海泉化學借助地理搬遷契機,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生動縮影。

異地搬遷、轉型升級,海泉化學是如何一步一步在古雷開發區實現華麗蛻變的?

從泉港到古雷,以退為進的衡量

海泉化學前身為福建湄洲灣氯鹼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氯鹼公司”),成立於1997年,地處福建湄洲灣石化基地泉港石化園區氯鹼片區,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福建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干企業,曾獲“福建省節能先進單位”“福建省百家重點工業企業”等稱號。

近年來,隨著泉港區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氯鹼公司的發展需求已無法滿足現行國家及地方規定的石化廠區安全距離要求。何去何從,成了擺在氯鹼公司眼前的一道難題。

在經過對福建省內多個石化基地的調查分析、多輪的探討試驗、反復的計算測試等可行性研究后,2021年9月,氯鹼公司大膽做出了停產、搬遷至古雷開發區的決定。

福建海泉化學有限公司廠區的BDO裝置。盧冠瓊攝

福建海泉化學有限公司廠區的BDO裝置。盧冠瓊攝

2021年12月,氯鹼公司正式明確項目搬遷選址,在古雷開發區注冊成立福建海泉化學有限公司,按照“退出民區、進入園區、改造升級、脫胎換骨”的原則,全面承接泉港石化園區氯鹼片區搬遷系列項目。

2022年1月,海泉化學舉行揭牌儀式暨系列項目開工儀式,正式啟動項目建設。2023年10月,海泉化學年產3.6萬噸BDO/6萬噸PBT遷建項目及其配套工程施工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2023年11月,海泉化學BDO裝置一次開車成功。2023年12月,海泉化學PBT裝置一次開車成功。

兩年時間,600多個日夜,在技術人員精密計算和精心保養下,大到整套裝置的拆解重構,小到一顆電子儀表上的螺絲釘,年產3.6萬噸BDO/6萬噸PBT項目裝置成功從泉港安全完整地搬遷至古雷。

從泉港到古雷,不只是200多公裡的距離,更是一次企業轉型升級的“蝶變”。

為進一步促進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海泉化學以搬遷為契機,從細節入手,總結原裝置運行生產經驗,在設計階段從能耗、生產、環保等方面進行工藝優化和適應性改造。例如,原PBT裝置使用的燃料為水煤漿,技改后調整為更加節能環保的天然氣。

此外,結合古雷石化園區產業鏈條協同優勢,海泉化學計劃在古雷石化基地新建20萬噸/年醋酸乙烯、20萬噸/年環氧丙烷(PO)和45萬噸/年苯乙烯(SM)、20萬噸/年聚醚多元醇(PPG)、90萬噸/年丙烷脫氫(PDH)等四套裝置,致力於精細化工、新型材料的開發與生產。

BDO/PBT裝置穩定運行投產﹔醋酸乙烯裝置一次開車成功﹔20萬噸/年環氧丙烷(PO)和45萬噸/年苯乙烯(SM)項目准備進入實質建設階段……所有裝置建成投產后,海泉化學預計年工業產值可達128億元,是搬遷前總產值的5倍。

從內循環到外循環,產業鏈條活力持續釋放

“新址落在古雷石化園區,主要綜合考慮了區位優勢、產業鏈上下游關系等多方面。”海泉化學設計技術部部長尤金發介紹,古雷開發區與泉港區位相近、產業鏈條協同,不僅能夠有效控制搬遷成本,更有利於企業長遠發展。

古雷開發區作為全國七大石化基地之一、國內首個封關管理的石化園區,是“一帶一路”能源化工產業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福建省石化產業“兩基地一專區”的重點區域,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地理優勢、政策優勢。近年來,福建省將古雷開發區作為全省重要增長極來打造,漳州市更是舉全市之力支持古雷、服務古雷、發展古雷,形成了高站位的園區規劃、高質量的公用配套及高水平的智能化管理模式。

福建海泉化學有限公司廠區的醋酸乙烯裝置。蔡彩霞攝

福建海泉化學有限公司廠區的醋酸乙烯裝置。蔡彩霞攝

除了受古雷開發區自身的優勢所吸引,作為福建能化集團的重要一員,海泉化學落地於此,與該集團在古雷開發區的整體產業布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近年來,福建能化集團積極落實福建省打造石化萬億支柱產業的戰略部署,按照“園區化、一體化、產業鏈、世界級規模、高端化技術、智慧型工廠”的思路,持續深耕古雷開發區,打造高端石化產業集群。

在創建伊始,海泉化學就著眼全局,立足福建能化集團在古雷石化園區的戰略定位,堅持鏈中起步、鏈上發力,持續做大產業規模、做高產業能級,不僅在企業內部實現了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暢通,與古雷石化、福海創、華能熱電等園區企業也形成了良好的外部循環。

“內部循環的話,以遷建的BDO/PBT裝置為例,兩者是上下游相互協同的關系,BDO裝置生產出來的產品可以直接作為PBT的原料,減少產品外賣的運輸成本,且PBT產品附加值更高,廣泛應用於電子電器、汽車、飛機、通訊等工業領域。”海泉化學設計技術部部長尤金發介紹。

內部循環共生發展,做到了聯產增效、專產提效,而外部循環同樣暢通無阻。得益於古雷石化園區日益完善的公用配套設施和前瞻科學的產業布局,海泉化學規劃建設的5套裝置中有4套裝置的部分原料均來自古雷石化園區。

“剛順利開車的醋酸乙烯裝置就是海泉化學與古雷石化園區產業鏈相互融合的縮影。”尤金發介紹,海泉化學醋酸乙烯裝置的原料來源於古雷石化公司生產的乙烯,而在海泉化學產出醋酸乙烯后,該類產品還能返售給古雷石化公司用以生產EVA,一來一回間,供需互匹、成本降低、產值拉升。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古雷石化園區鏈式布局、集群聯動的高質量發展實踐,讓鏈上企業在內外循環中,形成了互通有無、互相成就的良好發展局面,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逐步提升。

從外地人到“新古雷人” 譜寫產城人融合發展新篇章

搬遷中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人員的安置!我們的員工大多是80后或者90后,有的早已在泉港區成家,重新去往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吃住、孩子上學,這些都是一個個亟待解決的難題。”海泉化學不少職工道出了兩年前的擔憂。然而,隨著項目的推進,在古雷開發區落戶后,大家的疑慮很快就打消了。

俯瞰古雷石化園區。楊杰攝

俯瞰古雷石化園區。楊杰攝

作為新興石化產業基地,為促進“產城人”三要素和合共生、良性互動,古雷開發區積極布局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在引進漳州市醫院古雷分院,落地漳州實小古雷分校的前提下,馬不停蹄推進漳州一中古雷港分校、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古雷石油化工學院、龍溪師范附屬小學林前校區等多個民生項目建設,進一步補齊短板弱項、完善民生配套。

在住房方面,古雷開發區全力支持福建能化集團落地建設生活基地項目——“海悅佳苑”,傾力解決企業員工住房問題,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在子女就學方面,古雷開發區對企業員工子女入學需求進行摸底、收集和整理,根據就近入學原則,積極對接轄區內優質教育資源,竭力讓每一個石化工人的孩子都“有學上”。

“我們職工最擔心的子女就學轉學問題得到了解決,也有不少員工在古雷開發區買房安家。”海泉化學行政財務黨支部書記洪黨榮表示,隨著古雷開發區綜合承載能力和現代化水平跟著產業騰飛持續提高,越來越多員工來到古雷、扎根古雷,成了“新古雷人”。

項目穩步推進、員工安居樂業,“招得來、落得下、發展好”成了海泉化學在古雷石化園區的生動寫照。在浪潮拍岸的澎湃聲勢中,海泉化學高質量發展的新軸卷正在緩緩展開……(蘇海森 蔡彩霞 盧冠瓊 洪黨榮)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