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省時又省錢  福州長樂實施多項看病就醫新舉措

2024年08月05日14:21 |
小字號

“衛生院幫我預約了區人民醫院CT檢查項目后,我直接到醫院取號檢查,檢查結束后半小時內就能拿到報告,真的很方便!”

日前,福州市長樂區湖南鎮的卓阿姨在長樂區人民醫院就診時,體驗了區人民醫院推出醫技協同預約系統帶來的“一站式服務”,避免了多次往返,免去了排隊時間,享受到了“數據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患者及家屬看病就醫體驗感的改善,得益於近年來長樂區堅持踐行新發展理念,扎實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緊盯群眾看病就醫堵點難點問題,以改善群眾看病就醫感受為目標,持續優化服務流程,提升醫療服務質量,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系統五中心”區域協同 讓群眾幸福感滿滿

為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醫療衛生服務需求,長樂區總醫院(區人民醫院)充分運用新手段、新技術、新模式,建立健全“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建設醫技協同預約系統、區域檢驗中心、區域遠程影像診斷中心、區域遠程心電診斷中心、區域消毒供應中心、區域病理診斷中心的“一系統五中心”,打通群眾看病就醫的痛點、難點,讓“急難愁盼”變“滿意答卷”。

醫技協同預約系統,

醫技協同預約系統讓“分級診療”更方便。

在傳統就醫模式下,當鄉鎮衛生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接診醫生發現本院開設的檢查檢驗項目無法滿足診治需求時,患者需要再去上級醫院重新經過挂號、候診、問診、開單、預約等程序才能檢查。

而現在,長樂區18家鄉鎮衛生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醫生可以直接在基層衛生信息系統開單預約區人民醫院的CT、核磁共振等大型檢查項目,群眾隻需根據預約時間到區人民醫院門診一樓服務中心取號后即可直接到預約的科室進行檢查。

為減少患者排隊等候時間,簡化就醫流程,長樂區人民醫院還為在基層醫療機構開具檢查單的患者開通綠色通道,對衛生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具的CT、核磁共振等大型檢查項目通過系統標記為優先檢查號,在檢查結束后30分鐘內出具檢查報告。同時,醫技協同預約讓群眾就近就醫更放心,從而對患者進行有效分流,促進分級診療工作落在實處。

區域檢驗中心。

區域檢驗中心內,工作人員正在認真工作。

在漳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檢驗科工作人員正在執行檢驗醫囑,隻見她熟練操作LIS系統——打印標簽、登記病人信息,給患者採集靜脈血后,將樣本裝入了標本轉運箱。下午3點前,這些標本就會送至區域檢驗中心(區人民醫院檢驗科)進行檢驗,並在當日檢測完成后回傳檢驗報告。

在此之前,長樂區大部分鄉鎮衛生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不具備檢測標本的能力,群眾檢測需要到上級醫院重新挂號、排隊。為了解決這個困擾,長樂區總醫院推進成立區域檢驗中心,將18家基層醫療機構需要檢測的外送標本於每天下午3點前,通過第三方物流公司配送至區人民醫院,區人民醫院檢測完成后將檢驗結果及報告回傳區域檢驗平台,基層醫生可在工作站查看結果。

長樂區人民醫院醫務科工作人員介紹:“以前患者在基層醫院很多檢測項目做不了,現在再也不用大費周張跑到上級醫院重新挂號、排隊,最重要的是這些報告單拿去大醫院一樣被認可。現在通過醫院信息科與省互認平台信息對接、醫師電子病歷系統操作等,可實時實現不同醫院間的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既減輕了群眾就醫負擔,又提高了就醫效率。”

目前,長樂區人民醫院對3類46項醫學影像檢查項目(剔除9項未開展檢查)、7類73項臨床檢驗項目開展門診及住院的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據統計,今年1-6月,區域檢驗中心完成檢驗37818例。

“真沒想到在鄉鎮衛生院拍的片,居然會是區人民醫院的醫生進行分析診斷,終於不用再奔波了!”不少患者在得知遠程影像診斷服務后,不由發出感慨。

目前,長樂區人民醫院已經完成區域遠程影像系統與院內影像系統的一體化整合,實現了單點登錄和業務信息提醒,影像科醫生無須在多個系統頻繁切換,使用操作更加便捷,對基層醫療機構上傳的病例一般在30分鐘內就能出具影像診斷報告。

不僅影像可以“雲診斷”,借助遠程診療平台,患者同樣能在鄉鎮衛生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享受到上級醫院同質化的心電診斷服務,一般30分鐘內就能出具心電診斷報告,如有緊急情況,也能快速得到救治。

去年9月,吳依伯因突發胸痛,被家人立即送往當地衛生院檢查。與此同時,長樂區人民醫院心電圖室也通過遠程心電診斷系統收到了吳依伯的心電圖數據。

“患者心電圖提示為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報告危急值!”得知情況后,長樂區人民醫院第一時間向衛生院反饋診斷報告並報危急值,同時啟動“繞行”急救流程,醫院DSA導管室同步啟動,患者到達后征得其家屬同意,便立即開始PCI治療。由於救治及時,吳依伯恢復良好,目前已能從事輕體力勞動。

遠程診斷為鄉鎮衛生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治療上提供了更專業的保障,也為基層群眾搭建起生命救治的“健康橋”。據統計,今年1-6月,區域遠程影像診斷中心完成診斷3354例,區域遠程心電診斷中心完成診斷4861例。

改善就醫體驗感 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

借力數字醫療,便民就醫有實招。今年7月,長樂區人民醫院門診藥房的全套藥房智能化系統正式運營,20秒左右將配好的盒裝藥品送到指定窗口,最快1-2分鐘、一般5-10分鐘以內完成取藥,改變了醫院藥房手工分發藥品的傳統模式,實現“機器智能化+人工輔助”的現代化藥房智慧升級,有效提升藥學服務能力,降低藥品調配差錯率,減少群眾取藥等候時間,改善患者就醫感受。

智慧藥房。

智慧藥房。

除了“智慧藥房”上線運營,長樂區人民醫院還推行“一號管到底”服務,減輕患者經濟負擔,節約時間成本。患者因檢查檢驗未完成導致當天無法解讀報告,明確治療方案,在報告出具3日內(含當日)攜初次未解讀的報告復診時,不再收取挂號費。今年5月11日至7月24日,長樂區人民醫院“一號管到底”服務共惠及群眾5184人次,減輕群眾經濟負擔20余萬元。

此外,在檢驗檢查方面,長樂區人民醫院實施檢驗檢查門診預約並減少報告出具時間。常規的檢驗報告在90分鐘以內即可出具,半天內便可完成就診。上午檢查的CT、磁共振等影像結果在當天16時前即可領取,讓群眾在“家門口”就醫更便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21日,由長樂區政府分管副區長牽頭,區衛健、醫保、公安、財政、市場監管等部門,研究制定《福州市長樂區醫療機構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並成立區級工作專班,同時,要求衛健局督促指導全區各醫療單位制定工作方案、組建工作專班,壓實責任鏈條,確保取得實效。

針對醫療領域暴露出來的薄弱環節和缺項短板,長樂區政府分管領導重視推動,多次帶隊開展調研督導,衛健局班子全員增頻提效“下沉”基層一線,強化跟蹤問效提升,逐步逐項抓好細化,推動問題落實落細。同時,健全完善預算編制、審核等第三方服務制度,強化日常監督檢查工作機制,嚴防違法違規行為,優化醫療行業管理。

今年以來,共開展160余家次調研督導,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12個。

在醫療行業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方面,長樂區衛健局結合黨紀學習教育、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點題整治等開展全鏈條排查整改。為規范腫瘤基因檢測,成立區人民醫院腫瘤治療管理委員會,完成與第三方腫瘤基因檢測機構簽訂協議、醫保備案等工作。

另外,長樂區衛健局還組織開展區屬公立醫院專項執法檢查和個體醫療機構違法違規執業行為整治行動,發現問題立整立改、嚴肅處理。截至目前,共出動執法人員及衛生監督協管員385人次,簽訂依法執業承諾書151份,指導個體診所自查自糾151家,依法查處26起,行政處罰19起,罰沒金額25余萬元。

健康無小事,點滴系民生。下一步,長樂區將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繼續圍繞群眾健康需求,以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切入口,不斷創新醫療服務舉措,切實打通人民群眾看病就醫路上的難點堵點,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更加便民化、精准化、共享化的健康醫療服務。(文/陳建雲 圖/長樂區融媒體中心)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