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產業觀察 | 一條條“鏈”背后,藏著老區發展何種“脈絡”?
建功新福建,八閩大地在行動。近日,由福建省委網信辦指導,人民網福建頻道發起“福建‘封面’系列融媒體調研行”活動,聚焦新福建建設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挖掘福建各地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奮斗故事。這一站,走進三明市,圍繞當地“踐行‘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理念,促進全面綠色轉型”開展調研。
三明城區。三明市委宣傳部供圖
風展紅旗,如畫三明。
作為革命老區,三明正在書寫時代新畫卷:鋼鐵、紡織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異軍突起。
它靠什麼發展?答案在“鏈”上。
產業鏈,是經濟發展的“血管系統”。三明身為老工業基地,深知產業鏈集群發展的重要性,近年來持續加快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深度合作,以鏈群融合精准推動產業集群優化升級。
從“建鏈”到“強鏈”,再到“補鏈”,一條條“鏈”背后,藏著老區發展何種“脈絡”?
制造業轉型之路
老區振興發展,需從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說起。
而轉型升級,並不是另起爐灶,而是在已有的基礎上運用更好的技術手段,在不同層次上實現效率的提升。
對此,來自建寧縣明一國際天籟5G網絡智慧牧場場長葉小忠有著更深刻的體會。在他的牧場裡,轉盤式擠奶設備、糞污處理設備、自動化配料機、牧場管理系統等高科技養殖讓人眼前一亮。
“我們採用轉盤式自動擠奶設備,一頭奶牛的擠奶時間隻需要4分鐘左右,提高了擠奶效率。同時,通過全方位、多角度的電子監控,可以24小時觀察奶牛的生活景象。”葉小忠介紹。
奶粉自動化生產線。陳震攝
數字化是大勢所趨,也是企業的必然選擇。明一國際借助數字化技術,打通了從“禽畜養殖、廢棄物利用到奶粉自動化生產”全產業鏈條﹔在外,公司帶動全縣以及全市畜禽養殖業數字化、綠色化發展。
同為傳統產業,永安竹產業同樣受益於數字化,加強了產業鏈的穩定性。
竹子採伐是竹產業發展的重要環節。永安市洪田鎮東坑村村民管生福擁有40畝竹山,每到竹子採伐時節,他都要犯愁:找不到工人採伐竹子。但是現在,他隻需要拿出手機,在“竹師傅”微信小程序下單,便有一支專業的採伐隊伍上門服務。
目前,“竹師傅”已吸引不少竹林經營隊伍入駐,將竹林採育工作以勞務派工的形式在平台派單,改變傳統竹產業口口相傳的用工方式,累計成交訂單1357筆,借“大數據之手”解決了竹子採伐供應的問題。
經過多年發展,永安市現有筍竹加工經營企業169家,其中規上企業27家,國家重點龍頭企業3家,2023年實現竹業產值107億元。
一個產業是否有生命力、競爭力和高效益,產業鏈的完善尤為重要。
尤溪紡織化纖類服裝一體化智能工廠。人民網記者 陳藍燕攝
紡織產業是尤溪縣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2023年,尤溪通過引進六融工業項目,補上了成衣生產的缺口。自此,尤溪實現“紡紗(絲)—加彈—織造—染整—印花—成衣”的一體化生產,產業鏈條越來越完善。同時,通過智能化、數字化、集約化發展,尤溪紡織產業不斷向“千億產業集群”邁進。
“獨木不成林、一枝不是春,隻有多種多樣的花朵聚集在一起才會‘百花春滿園’。隻有團結合作,聚合資源,我們才能有效應對產業鏈供應鏈風險。”這已是產業鏈上下游形成的共識。
今天的三明革命老區,借助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裝上了發展的新引擎。
搶灘布局未來產業
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無論是企業還是地方政府都在積極破局,尋求新突破。
在新質生產力概念的引領下,三明下注未來,布局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新賽道,壯大當下產業鏈。
通過全面實施“鏈長制”,三明市編制11條特色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專項規劃,意在往高端產業和產業鏈高端發展。
在其出台的推進縣域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方案中,明溪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入選全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作為一個經濟體量小、人口數量少、資源稟賦有限的山區小縣,明溪何以實現逆襲?它的回答是,“向特色資源要競爭力”。
明溪縣經濟開發區一隅。明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明溪縣是全國最大的紅豆杉種植基地,紅豆杉中提取出的紫杉醇是一種天然的抗癌物質,帶來了極強的開發價值和市場潛力。
依托這一寶貴資源,明溪縣在鏈主企業南方制藥的示范效應下,乘勢而上,以產業鏈招商,吸引培育了21家生物醫藥企業落地生根。
經過20多年的培育和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已成為明溪三大特色主導產業之一。
隨著產業集群越來越發揮效能,讓工業基礎薄弱的寧化,也找到激活“一池春水”的關鍵路徑——培育安全應急產業集群。
安全應急產業是橫跨新材料、裝備、醫藥、輕工、電子信息等10多個領域的“新賽道”,產業鏈條長、涉及面廣,市場前景廣闊。
“我們公司於去年12月入駐華僑經濟開發區產業園,專業生產室內外不鏽鋼消火栓箱、滅火器箱、消防工具櫃等產品,一季度產值近400萬元。項目全面投產后,可實現年銷售額6000萬元,實現稅收100萬元,新增就業崗位70多個。”福建綠安消防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俞征賢介紹。
如何讓產業鏈更完整?寧化華僑經濟開發區努力在延鏈、補鏈上下功夫。
在寧化華僑經濟開發區,寧化時代生產線正滿負荷生產。寧化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寧化華僑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委員劉長安介紹,通過鏈式招商和高效服務,寧化縣筑巢引鳳,吸引了15家涵蓋應急救援、監測預警、個體防護等多個領域的企業入駐投產,構建起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
記者了解,在三明,得益於科技創新和產業集聚的“磁場效應”,越來越多企業相互賦能、雙向奔赴,形成良性循環。
例如,老牌鋼鐵企業三鋼閩光與國投閩光在廢鋼回收等方面展開合作,兼顧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讓老工業基地三明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又向前邁了一步。
“廢鋼可是鋼鐵行業裡的寶啊。”國投閩光生產部負責人介紹,自成立以來,公司已回收加工配送近200萬噸廢鋼鐵,鋼廠或鑄造廠每使用1噸廢鋼鐵,可以減少排放1.6噸二氧化碳,減少使用740千克標准煤。
一個龍頭企業帶領產業鏈上中下游眾多企業協同發展,形成自主可控的產業鏈。
隨之而來的是,老區產業集群發展的鏈式延伸效應逐漸顯現:明溪全縣規上生物醫藥企業產值41.87億元﹔安全應急產業年產值14億元……
當前,三明正在持續開展新一輪穩生產強鏈條行動,推行“一條產業鏈、一個工作專班、一個專項規劃、一套扶持政策”工作機制,制定用地保障、金融服務、人才支持等政策140條,策劃儲備項目427個,初步培育形成明溪生物醫藥、清流新材料、尤溪紡織等“一縣一特色”產業格局。
下一步,路在何方?三明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抓住滬明對口合作、新時代山海協作等區域合作發展機遇,立足三明新材料、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發展基礎,積極引進與未來健康、能源、材料、智慧相關聯的新興項目,培育新產業新賽道,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和產業鏈向高端升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