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頂“移動花園”開出“共富花” 福建泉州蟳埔村文旅收入90%由女性創造
蟳埔女與惠安女、湄洲女並稱“福建三大漁女”,她們特殊的打扮蘊含著福建濃厚的海洋文化。自去年起,“蟳埔·簪花”火爆出圈,蟳埔村的街道巷陌攢動著前來體驗打卡“簪花圍”的各地游客。
眼下,千年漁村蟳埔村已形成了“三個90%”,即文旅從業人口90%是女性、服務對象90%是女性、文旅收入90%是女性創造的生動局面。
蟳埔村位於福建省泉州灣晉江入海口,蟳埔女簪發戴花的古老民俗被稱為“簪花圍”。2008年,以“簪花圍”為代表的蟳埔女習俗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遺名錄。自去年起,原本安靜的小漁村隨著網絡上“簪花圍”的出圈而熱鬧起來,帶火了當地文旅產業。
近年來,在福建省婦聯指導下,泉州市婦聯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婦聯關於促進女性創業就業的部署要求,把助力打造國家級非遺蟳埔女“簪花圍”文化特色產業作為婦聯組織服務中心發展、服務婦女群眾的有力抓手,探索推動婦女創業就業與文旅產業發展、與非遺文化傳承、與美好生活向往“三個深度融合”的婦女發展新路徑,積極帶動當地婦女學習簪花技藝,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
眼下,千年漁村蟳埔村形成了“三個90%”,即文旅從業人口90%是女性、服務對象90%是女性、文旅收入90%是女性創造的生動局面。去年,蟳埔村節假日日均游客人數超5萬,全年旅游總收入超6億元,村民銀行存款增加2.43億,村民人均收入翻倍。
“婦女幫幫團+”產業模式,開展簪花技藝培訓和大賽
蟳埔女的頭飾,不僅是游客頭頂上“移動的花園”,更是當地勤勞婦女手中充滿力量的“共富花”。
“漂亮的女孩都來蟳埔了,簪花的老手藝成了創業的金鑰匙!”王秀娟(化名)曾是蟳埔社區的低保戶,如今她的生活在繁忙中悄然改變。在婦聯組織帶動下,她乘著蟳埔村“爆紅”這股熱潮,聯合留守在村裡挖海蠣的親戚妯娌學習簪花技藝,開起了家族簪花圍店,旺季時每天接待游客上百人,店鋪日均收入破萬元,帶領全家走出貧困。
王秀娟並非個例。泉州市婦聯抓住蟳埔女“簪花圍”熱潮火爆全國的有利契機,對接人社、商務等部門,聚焦“簪花圍”出圈后產業鏈發展缺人手、缺技術的“痛點”“堵點”,開展“簪花”、化妝、攝影、直播等培訓,把技能送到人、把崗位送到戶。
僅去年,泉州市豐澤區以“婦女幫幫團+”產業模式,開展簪花技藝、化妝攝影等創業技能培訓50多場次,培訓婦女2000多人次,參與蟳埔文創產品展示走秀、蟳埔簪花大賽等活動56場次,把婦女有效凝聚在產業鏈上,打通蟳埔婦女創業就業“最后一公裡”。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聚焦蟳埔婦女創業融資需求,泉州市婦聯聯合省農信聯社泉州辦事處出台金融政策禮包,推出“巧婦貸”“鯉福貸”等專屬服務。去年泉州市單列15億元專項信貸資金,利率下調30個基點的優惠,累計提供創業貸款30多億元,新增巾幗示范基地、巾幗文旅項目授信1個億,讓女性創業更有“底氣”。
此外,福建省婦聯推動將“保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女性勞動者權益”內容寫入新出台的《福建省婦女權益保障條例》。泉州市婦聯成立蟳埔女調解中心,聯動公檢法等部門持續推進蟳埔女調解員公益維權關愛服務,去年蟳埔村化解婚姻家庭、鄰裡矛盾、漁業糾紛等30余起,為50余名婦女和家庭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咨詢、家教指導等精准服務。
推動“網紅”變“長紅”,傳播文化和家風
將長發盤在腦后,插上骨髻、魚梳、發簪,戴上一圈圈鮮花、小花和邊花,就形成色彩斑斕、造型別致的“簪花圍”。
“從小家裡的長輩們告訴我,再苦再累,隻要頭上有花,日子就不會太苦。簪花圍承載的是千年漁村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和力量。”泉州蟳埔女文化傳播大使、豐澤區三八紅旗手黃麗泳是地地道道的蟳埔村人,從小耳濡目染學習簪花,在她看來,這一代人有責任傳承和推廣這項文化遺產。目前由她創作開發的晴天姐姐蟳埔女文創系列產品正在籌備中,她希望用文創產品繼續講述蟳埔文化故事。
為推動“網紅”變“長紅”,泉州市婦聯在第十六屆海峽婦女論壇、“數字福建”峰會等大型活動現場舉辦兩岸婦女簪花體驗、女企業家簪花聯誼等活動,助推亮相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等32場重要活動,參與舉辦駐華外交官走進蟳埔等37場推介活動,帶動更多蟳埔婦女傳播非遺聲音和文化。
為了把產業和文化有效結合起來,泉州市婦聯整合蟳埔簪花圍民俗文化協會等多方力量,為蟳埔婦女就業服務注入優質的資源、多元的支持和堅定的信心。僅蟳埔這個三面環海的小漁村,一年內,“簪花圍”“攝影”“文創”商家猛增至200余家,泉州銀行蟳埔網點2023年增加存款2億元。
把傳統和規范有效銜接起來,泉州市婦聯聯動文旅、商務等部門積極指導蟳埔簪花圍民俗文化協會發布全國首個非遺團體標准《蟳埔女習俗“簪花圍”服務規范》,推動制定“簪花圍”行業規范經營、蟳埔“大裾衫、闊腳褲”民俗推廣等13條鄰裡守則,搭建社區“娘家人”議事會、參事會等平台,帶動婦女注冊蟳埔、簪花圍商標、版權,形成內部自律機制和可復制可推廣“樣板”,以標准化引領和支撐“簪花圍”文旅巾幗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帶動婦女用藝術講好中國故事、彰顯女性力量。
同時,泉州市婦聯把家風和文化有效弘揚開來,立足蟳蜅女這一“福建三大漁女”之一的中華優良傳統特色,開展“弘揚蟳蜅女精神 簪花圍下畫家風”主題活動,開設“蟳埔故事講堂”,舉辦“蟳埔家風”故事會,努力讓國家級非遺“蟳埔女”文化既傳統又時尚,既能弘揚傳統文化,又能用產業扶貧和振興鄉村。
組建“娘家”隊伍,講好“蟳埔女”故事
蟳埔媳婦蔣玲玲來自湖北,她與女兒黃馨怡以蟳埔女的形象陸續出現在《非常6+1》《向幸福出發》《一路書香》等央視、北京電視台、鳳凰衛視各大媒體表演節目上。同時,蔣玲玲更作為“講豐澤”宣講團成員,向全國人民講述蟳埔女文化、海絲文化,致力提升對外招商引資和旅游文化推介的一張重要名片。
不僅要“會講故事”,更要“講好故事”。泉州市婦聯攜手豐澤區婦聯搶抓“簪花圍”“蚵殼厝”等世遺文化“爆紅”契機,成立蟳埔民俗文化保護區婦女小組,吸納街道社區婦聯執委、簪花店長、網格員等優秀婦女為組員,組建簪花巾幗志願隊、蟳埔女子民兵隊、民俗技藝巧匠隊“娘家”隊伍,主動為游客開展“護蚵宣簪”義務講解、“花海蟳你”文明引導,講好世遺故事,帶動更多婦女和家庭創造美好生活。
為挖掘培育一批在保護傳承蟳埔文化、打造文創產品等方面貢獻突出的優秀女性及家庭,豐澤區婦聯牽頭評選首批10名簪花技藝能手、10家最美簪花體驗店,依托婦聯系統新媒體矩陣講好她們的奮斗故事,引領帶動更多婦女投身文旅產業、助力非遺技藝煥發時代新姿。
“下一步,市婦聯將立足文旅大市和世遺之城,持續為婦女創業就業搭建平台、創造條件,團結動員廣大婦女在做優做精文化產業和特色旅游項目中建功立業。”泉州市婦聯有關負責人說。(記者 吳軍華 李菁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