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三明尤溪:創新“蒲公英+朱子家訓”普法模式  為基層社會治理賦能增效

2024年08月20日12:04 |
小字號

福建省“蒲公英”普法志願者聯盟自2021年成立以后,各地各部門積極響應。目前,聯盟從最初7名志願者發展到13.6萬余名,培育志願者隊伍4327支,開展服務活動3.65萬余場次,服務對象超過5000萬人次。“蒲公英”法治品牌成為法治福建的重要力量和靚麗名片。

為持續深化“蒲公英”法治品牌建設,進一步推動福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改革創新、提質增效,福建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福建省司法廳開展了“蒲公英”普法創新案例評選活動,20個“蒲公英”普法創新案例脫穎而出。人民網福建頻道對此進行系列報道。

尤溪縣作為朱熹故裡、理學之邦,素有深厚的朱子文化底蘊。近年來,尤溪縣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充分挖掘《朱子家訓》的深刻內涵,將遵紀守法、崇德向善、敦親睦鄰、尊老愛幼、明禮誠信等理念有機融入“蒲公英”普法活動和基層社會治理,打造“蒲公英+朱子家訓”普法模式,推動朱子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基層社會治理賦能增效。

善用家訓來普法

“蒲公英”普法志願者開展《朱子家訓》進校園。

“蒲公英”普法志願者開展《朱子家訓》進校園。

“通過今天的學習,讓我對《朱子家訓》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別是‘見不義之財勿取,遇合理之事則從’這句話讓我記憶猶新,告訴了我要做一個守法的好少年。”在“蒲公英+朱子家訓”進校園活動后,尤溪縣實驗小學學生林煒桐說道。

法治和道德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尤溪縣緊抓青少年這一關鍵群體,組織“蒲公英”普法志願者深入開展“蒲公英+朱子家訓”進校園活動,在法治宣傳中融入《朱子家訓》有關內容,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家風家訓歷史典故、身邊案例“以案釋法”等方式,幫助青少年理解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引導青少年提高法律意識,遠離不法侵害。

同時,結合《朱子家訓》開展民法典、家庭教育促進法等法律法規進鄉村、進家庭、進祠堂、進企業、進機關等活動240余場,引導干部群眾傳承優良家風,踐行法治精神,推動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巧用家訓促和諧

“蒲公英”普法志願者巧用《朱子家訓》調解婚姻家庭糾紛。

“蒲公英”普法志願者巧用《朱子家訓》調解婚姻家庭糾紛。

“我是一名人民調解員,更是一名‘蒲公英’普法志願者,在縣婚姻家庭糾紛調解中心,時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家庭矛盾,我們在依法調解的同時,注重向糾紛當事人宣傳《朱子家訓》關於‘家和’的理念,以法、理、情勸說當事人,竭力化解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尤溪縣婚姻家庭糾紛調解中心調解員、“蒲公英”普法志願者余書海說道。

《朱子家訓》強調“家庭和睦觀”,這對調解婚姻家庭糾紛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尤溪縣將“家庭和睦觀”融入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工作中,在縣婚姻家庭糾紛調解中心打造以《朱子家訓》為主題的調解室,改變傳統調解室嚴肅氛圍,展示治家齊家的家風文化,傳達責任擔當、親情維系、寬容理解等倫理價值,讓糾紛當事人在溫馨和諧的環境中得到《朱子家訓》感化,促進糾紛當事人達成和解。同時,全縣各級人民調解員在依法調解中注重宣傳《朱子家訓》關於“家和”的理念,以法、理、情勸說糾紛當事人,全力化解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

截至目前,各級人民調解組織有效化解婚姻家庭糾紛468件,從源頭上預防因婚姻家庭糾紛引發“民轉刑”案件,實現以“小家”和諧促“大家”平安。

活用家訓潤心田

“蒲公英”普法志願者組織社區矯正對象學習《朱子家訓》。

“蒲公英”普法志願者組織社區矯正對象學習《朱子家訓》。

“當我讀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一句時,心想,我們不正是因為疏忽小惡而犯了大錯嗎?”

“‘人有小過,含容而忍之﹔人有大過,以理而喻之’告訴了我們要學會包容理解,切不可沖動行事。”

“今后我也要讀詩書、知禮義,培養自己的法治和道德意識。”

……

學習《朱子家訓》后,社區矯正對象紛紛暢所欲言。

尤溪縣從朱熹名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中獲得啟發,積極打造社區矯正“活水濟航”品牌,總結提煉“道水沃其根、淨水正其心、清水誠其意、細水養其志、流水塑其身”的“五水領航”工作法,以朱子“活源”潤澤社區矯正對象心靈。借鑒朱熹曾設立“教思堂”教化百姓的做法,建立“朱子矯思社”社區矯正社會組織,並在朱子文化園挂牌成立“熹新堂”社區矯正公益活動基地,吸收黨校講師、法官、社會工作者等“蒲公英”普法志願者40余名為社區矯正對象提供傳統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心理輔導等幫教服務,通過學習法律法規、開展《朱子家訓》誦讀、交流學習心得、參觀朱子文化園等形式,幫助社區矯正對象樹立崇德明禮、遵紀守法意識,有效預防和減少社區矯正對象重新違法犯罪。

2023年以來,全縣圍繞傳承和弘揚朱子文化,組織開展社區矯正系列幫教活動20余場次,受益社區矯正對象達560余人次,達到以文化滋養心靈,以文化涵育德行,以文化引領風尚的良好效果。

借用家訓建陣地

將《朱子家訓》融入法治陣地建設。

將《朱子家訓》融入法治陣地建設。

“‘處世無私仇,治家無私法’,法治公園的建設,拉近了我們與法律的距離,這裡的風景很美,我們在散步的同時也能學到法律知識,很好。”居民詹先生說。

尤溪縣充分提煉朱熹思想中的法治元素,從縣、鄉、村三個層面同時發力,依托三奎新城大曲洋廣場、西濱鎮人民公園、城西工業園區、聯合鎮吉祥公園等場所,以各具特色的法治雕塑、法治長廊、法治噴繪等為載體,將憲法、民法典、朱子家訓以及與基層社會治理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融入廊、亭、兒童樂園、休閑小道等設施,打造了一批集法治宣傳、文化傳承、道德滋養、常識普及、娛樂休閑於一體的“蒲公英+朱子家訓”法治宣傳陣地,常態化舉辦鄉村普法講堂、法治文藝演出、法治電影展映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基層法治文化活動,使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在休閑娛樂中培養良好的法治意識,實現精准普法、生動普法、有效普法、高質量普法,切實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治需求。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一種治理方式,在傳統社會治理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也是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資源。《朱子家訓》蘊含的精神內核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下一步,尤溪縣司法局將充分汲取朱子文化營養和智慧,持續深化“蒲公英+朱子家訓”普法模式,以朱子“活源”潤澤法治“蒲公英”,奮力推進尤溪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曾慶杰)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