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莆田市探索企業職工技能培訓產教融合“新路徑”

2024年08月29日16:48 |
小字號

近年來,莆田市深入實施“人才支撐行動”戰略,把強化企業職工技能培訓作為加強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在福建省率先建設“企業職工技能培訓中心”平台,構建“三轉變、三功能、三導向”一體化發展機制,有效激發企業生產活力,助力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2023年以來,全市10家企業培訓中心共組織企業內部職工培訓4.1萬人次,組織上下游產業從業人員培訓39.6萬人次。

疏通“思維卡點”,推動培訓模式“三個轉變”

由社會機構為主向企業主體傾斜轉變。轉變過去片面依賴社會化培訓機構的做法,通過縣區推薦、專家評審等程序,選擇設施設備先進、技術水平領先、行業影響力大、培訓效果好的規上企業設立職工培訓中心,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能人才開發中的主體作用。首批聚焦鞋服、工藝美術、新型功能材料等重點產業鏈,評選通過永榮科技、三棵樹涂料、三福古典家具、海安橡膠等10家行業龍頭企業職工培訓中心,10家企業開展產業從業人員培訓比去年同期增長44.5%。

由企業內部為主向產業集群輻射轉變。推動企業培訓從“各自為政”到“生態共贏”,支持培訓中心統籌整合行業內龍頭企業培訓資源,為上下游企業和社會從業人員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全市10家培訓中心已具備年培訓35萬人次的接待能力,可輻射產業上下游企業,實現資源共享。同時,立足優勢產業,將特色雕刻、金銀珠寶、香業種植等傳統手工藝技能人才納入專項培訓計劃﹔注重新興產業,重點開展數字技能人才、新職業技能人才、互聯網營銷師、莆台融合技能人才等領域培訓計劃,符合條件的納入政府補貼性職業培訓定點單位管理。

由委托院校為主向校企合作探索轉變。著力破除工學用矛盾,拓展“企校雙師帶徒、工學交替培養”新型學徒培養方式,支持莆田學院、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市技工院校共建共享企業職工培訓中心,截至今年6月,已完成高校學生實訓1.26萬人次。依托“沉浸式”“生產+培訓”真實場景,開發高低壓電工、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等46個職業培訓包,面向在校生、高校畢業生開展實用性技能培訓。如,華峰華錦培訓中心與莆田學院合作舉辦卓越人才班,通過前三年在校基礎專業教學,第四年入企實習訓練,形成全方位校企銜接。

破除“條塊分割”,豐富培訓供給“三大功能”

集成崗位練兵功能。聚焦中小微企業管理者、車間操作員等不同人才群體需求,廣泛開展職工崗前、在崗、脫產培訓,全市補貼性培訓超4萬人次。創新制定企業“對口菜單”“按需配餐”,為有需求的企業提供“短平快”培訓服務,截至今年6月,各培訓中心已開發染整基礎知識、布料生產流程和產品知識等培訓課程100余個。出台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十條措施”,給予培訓政策激勵,根據証書類型級別按每人500-3000元標准給予補貼﹔培訓合格人數規模達到一定數量的,再給予獎勵補5-20萬元。

集成自主評價功能。探索“政府搭台、產業引領、中心帶動”新機制,通過大力開展“示范中心+現場直播”等模式,加速推進培訓中心自主評價全覆蓋。針對自主評價政策、評價資質備案過程中出現“拿不准、犯了難”的情況,從“主導”轉為“服務”,通過開展“人社政策下基層”“駐企業送服務”等系列活動,主動“送政策上門”。開展企業內高級技師評價工作,通過以評促訓、以訓帶評、評訓結合,促進本土高級技工人員的培養和評定,2023年以來,各培訓中心共組織899名職工參加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核,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証書675本。

集成競賽交流功能。推行“賽展演會”結合的辦賽模式,圍繞家具制作、鞋類設計師、人工智能訓練師、供應鏈管理師等具有區域特色、行業特性的重點產業鏈職業工種舉行技能競賽活動,截至今年6月,培訓中心共舉辦勞動技能競賽44場,參加競賽活動人員1221人,開展技能交流活動13場。探索“以賽代評”“揭榜挂帥”機制,依據競賽成績直接晉升相應職業技能等級,如,三棵樹涂料培訓中心主辦“國漆國匠”全國建筑涂裝職業技能大賽總決賽,在行業內創新採用“以賽代評”的評價方式,對進入總決賽的選手,予以直接頒發職業技能等級証書。

消除“監管盲區”,強化培訓效能“三個導向”

強化目標導向。建立培訓評價目標任務制,嚴格規范培訓中心培訓項目、培訓設備、師資力量、培訓資料等,要求每個培訓項目配備2名以上理論課教師和1名以上實訓課教師,自有師資不能滿足培訓需要的,可外聘教師。整合現有實訓教學資源,配備相應軟硬件設備,推動實現每個中心具有2-3個緊缺特色職業技能培訓專業(職業、工種)和相匹配的實訓場地、設備。培訓中心按屬地管理,由所在地縣(區、管委會)人社局每年對企業職工培訓中心開展質量評估,當年3月底前完成上年度質量評估。

強化過程導向。統籌市區人社部門工作人員,成立培訓質量監督小組,對培訓中心實施不定期檢查和培訓過程抽查。2023年以來,通過跟班聽課、系統核查、查閱資料等方式,已開展實地檢查和抽查20余批次,反饋整改問題3批次,倒逼培訓中心加強培訓過程管理,提升培訓質量。嚴把培訓補貼資金審核撥付關,逐一核對參訓人員的身份信息、証書信息、享受補貼情況,重點排查剔除財政供養人員等不符合培訓補貼條件的情況,杜絕騙取、套取培訓補貼資金等違法違紀行為。

強化結果導向。重點針對基礎設施、儀器設備、師資隊伍、培訓質量、吸納重點群體就業等5個方面設計考核評價體系,考評結果和年度培訓計劃安排、專項補助資金安排以及相關評選項目推薦直接挂鉤。探索建立進退機制,對發現上年度未開展補貼性職業培訓的、申報單位被列為失信企業等情況的培訓中心,直接予以公布取消培訓資格。(莆田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