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當煙台山遇上青芝山  福州兩地檢察同心共護文物煥新

2024年08月30日17:07 |
小字號

人文薈萃的煙台山和翠巒碧水的青芝山,因兩處文物結緣:位於福州市倉山區的煙台山“林森公館”,於1992年被公布為福州市名人故居,2009年被公布為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而位於連江縣青芝山的“嘯余廬”,於1980年被列為連江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月被公布為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故居的主人林森,原名林天波,字子超,號長仁,自號青芝老人,別署百洞山人、虎洞老樵、嘯余廬主人。

林森公館

林森公館。福州市檢察院供圖

嘯余廬。

嘯余廬。福州市檢察院供圖

作為沉澱多年的歷史名片,兩處文物共同承載和傳承著厚重的家國情懷,也成為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重點保護對象。為此,倉山區人民檢察院聯合連江縣人民檢察院開啟共同保護的旅程。

通過開展“清單式”排除隱患行動進行調查走訪,檢察機關圍繞不文明使用、消防隱患等重點內容,對文物是否設置無障礙標志、建筑消防設施是否配置到位、是否設立消防警示標志等情況一一標識、列明。針對集中發現的問題,邀請當地文旅局、台辦、人大代表及文物的使用單位等召開文物保護工作會議,集中研究“林森公館”和“嘯余廬”在保護中存在的困難、阻力,共商對策。

倉山區檢察院、連江縣檢察院在“林森公館”為文物保護公益訴訟檢察聯絡點揭牌。福州市檢察院供圖

倉山區檢察院、連江縣檢察院在“林森公館”為文物保護公益訴訟檢察聯絡點揭牌。福州市檢察院供圖

倉山區檢察院、連江縣檢察院在“嘯余廬”為文物保護公益訴訟檢察聯絡點揭牌。福州市檢察院供圖

倉山區檢察院、連江縣檢察院在“嘯余廬”為文物保護公益訴訟檢察聯絡點揭牌。福州市檢察院供圖

如今,在檢察機關的助力和行政機關的努力下,兩處建筑已經消除了安全隱患,恢復了歷史風貌,並且被更加完善活化利用為繪本館、閩劇協會實踐基地等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場所。同時,為了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保護一以貫之地延續下去,兩地檢察機關還共同舉辦揭牌儀式,分別聯合當地文旅局、台辦和文物使用單位等挂牌成立“文物保護公益訴訟檢察聯絡點”,以檢察履職許下保護的承諾。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