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4年智能建造(人機大戰)暨“質量月”現場觀摩活動在廈門舉行

人民網廈門9月14日電 (記者張萌、陳博)13日,福建省2024年智能建造(人機大戰)暨“質量月”現場觀摩活動在廈門舉行。活動當天,現場通過企業簽約、學術交流和實地觀摩等一系列活動,全面展示了廈門智能建造最新成果和廣闊前景。
活動現場。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據悉,作為全國首批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廈門市積極響應“系統代腦,機器代工,工廠代現場”,堅持高位推動示范引領,強化創新驅動人才支撐,經過兩年多的先試先行,拉開了框架、打開了局面。今年3月,該市已專門印發《廈門市智能建造信用激勵措施》,通過設置部級、省級、市級獎項等三類激勵措施,加快推動智能建造試點工作,激勵對廈門市智能建造試點作出貢獻的項目或企業,助力建筑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通過模塊化建筑,像造汽車一樣造中國好房子”“標准先行,利用數據資產搭建智能建造標准化體系”“基於不同場景構建數字化模型”……在研討會環節,專家學者分別圍繞“智能建造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智能建造的基礎——數據標准化”“自主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助力智能建造創新發展”等話題發表演講,為高水平推進智能建造工作提供理論指導、實踐指引。
建筑機器人與工人之間的“對決”。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在機器人現場觀摩環節,充分展示了建筑機器人在施工中的高質效對比。期間,與會嘉賓不僅深入環東海域新城文體公建群市民文體中心項目工地,通過視頻參觀相關項目工程,直觀感受建筑機器人與工人之間的“對決”,還參觀了機器人靜態展區和工藝樣板區,15種建筑機器人和2種智能裝備悉數亮相,讓大家近距離感受建筑領域智能設備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廈門市智能建造產業協會也在當天的活動現場揭牌,此舉也標志著該市智能建造產業初具規模。據悉,該協會匯聚建設、施工、監理、設計、裝配式生產、信息科技企業以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100余家單位,旨在進一步促進廈門智能建造產業形成合力,助力實現建筑產業高質量發展。活動現場,協會與多家企業及院校簽約,致力協助政府制定智能建造發展藍圖,開展專業化引智投資,搭建國際學術交流平台,並提供調研、人才培訓和技術咨詢等服務,推動企業科技進步和產學研深度融合。
現場還展出了十余種建筑機器人和智能裝備。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活動不僅為廈門以智能建造賦能傳統建筑業轉型升級注入了新動能,還在推動‘機器代工’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廈門市住房和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福建省智能建造規劃部署,進一步推動建筑機器人更廣泛地應用於各類建筑場景,在有效提升全市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水平的同時,進而助力廈門經濟特區建筑業新質生產力發展。
本次活動由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指導,廈門市住房和建設局主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