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以金融之力激活鄉村振興動能  廈門農商銀行助力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

2024年09月14日16:2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在廈門市集美區天鳳路和霞梧路交叉口北側,一座集商務和酒店功能的現代化大廈,正加速從“規劃效果圖”向實體建筑呈現。

這個名為“葉厝社區霞梧大廈”的項目建設於原霞梧村集體用地上。作為集美區最新的集體發展用地項目之一,該項目由僑英街道葉厝社區霞梧組股份經濟合作社進行管理、運營,有助於增強當地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動力。

項目的順利推進,離不開廈門農商銀行的金融助力。該項目預計總投資約6047萬元,籌建之初村集體存在一定的資金缺口。對此,廈門農商銀行制定了金融服務專案:對參與該集體項目建設的534位村民授信人民幣4200萬元的意向性信貸額度,給予村民貸款期限10年,並結合項目建設、投產周期給予靈活還款政策。截至目前,廈門農商銀行北區支行已向55戶村民放款,累計金額1428萬元。

無獨有偶,在集美區僑英路與樂天路交叉口西南側,僑英街道另一集體發展用地項目——“孫厝社區樂安裡綜合發展中心”項目的建設,也離不開廈門農商銀行提供的金融保障。

據悉,該項目業態包括租賃住宅、租賃公寓、酒店及商業等,建成后將由僑英街道孫厝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運營、管理,主要服務年輕白領、工薪階層、新入職場人員,將進一步完善孫厝社區的居住和商務配套,助力提升營商環境,服務好產業人群。

“今年初,我們為合作社授信3.331億元固定資產貸款,用於項目開發建設,授信期限19年。”廈門農商銀行孫厝支行工作人員介紹,憑借長期對社區的精准服務,支行上下多層聯動,深入了解該項目情況及融資需求,制定出金融服務專案。截至目前,孫厝經濟合作社項目貸款已成功發放6800萬元固定貸款及2646萬元保函。

金融助理深入項目現場了解金融需求制定服務方案。廈門農商銀行供圖

金融助理深入項目現場了解金融需求制定服務方案。廈門農商銀行供圖

以上是廈門農商銀行持續推動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以金融之力激活鄉村振興動能、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金融保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行與全市多個鎮(街)村(社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通過制定村(社區)集體發展項目的金融服務方案,積極為村(社區)集體發展項目建設提供全方位的信貸支持。

而這一行動的背后,是以壯大集體經濟為路徑,進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穩步推進的有益探索。

以集美區為例,通過創新發展模式,有效整合政府、企業和鄉村資源,以政策支持、資金扶持、資源盤活、產業發展、多方聯建等多種形式,集美區大力推動村集體發展項目,不斷提升村集體經濟實力、保障村民世代收益,一條符合本地實際的鄉村振興之路在集美越走越寬廣。

數據顯示,目前集美區已建成集體發展用地項目19個,已投入運營項目村集體年收益總計約6000萬元,惠及19個村(社區)、超5萬人。同時,全區農村集體發展用地總面積約157萬平方米,其中已批發展用地約66.37萬平方米,規劃預留發展用地約91萬平方米,實現全區45個可享受發展用地指標的村(社區)用地全覆蓋,為保障集美區村集體發展用地項目有序開發建設奠定了基礎——2023年,全區可享受發展用地指標的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50萬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集美區大膽探索金融服務創新,通過用好“財政+金融”政策工具包,深化政銀村合作,為村集體項目建設提供金融賦能,推出“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模式,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百米”。如,集美區通過與廈門農商銀行合作,向54個村居派駐了58名金融助理,為村民提供貼身的金融服務和咨詢,極大地提高了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和可達性,確保了金融資源能夠“精准滴灌”每一個需要幫助的村集體項目。

“大力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建設項目,激發村集體經濟的活力,促進當地產業的發展和就業的增加。”廈門農商銀行有關負責人介紹,該行著力發揮金融在鄉村振興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以豐富產品和優質服務滿足鄉村振興多元化、多層次的金融需求。自2000年以來,該行在全市范圍內已支持超30個村集體發展項目,提供授信約49億元,惠及村民約14萬人。截至目前,該行服務中的在建集體項目10個,貸款余額約28億元。

“下階段,廈門農商銀行將繼續深入實施‘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工程,積極參與全市村(社區)集體發展用地建設項目,助推‘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農民變股東’,力爭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作出更大貢獻。”上述負責人表示。(余乃鎏 杜宇飛)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