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醫改經驗在全省怎麼推廣?福建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楊閩紅回答提問

發布會現場。
9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在福建省泉州市東海行政中心新聞發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有關情況。福建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楊閩紅回答相關提問。
福建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楊閩紅。
問:福建省三明市歷經十多年的探索,為我國深化醫改蹚出了路子、樹立了典型,部分經驗已經上升為國家政策。請問目前福建省推廣三明經驗處在什麼階段,后續工作中如何持續創新,輸出更多經驗?
楊閩紅:福建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省份,福建人素有“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精神特質。最近,福建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決定》提出,鞏固提升“三明醫改”經驗,意味著三明醫改經驗在福建省已從“全面推廣”階段,邁向了“鞏固提升”的新階段。接下來,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的部署要求,集思廣益、合力攻堅,努力探索出更多的醫改實踐經驗。
一是著力推動醫改與健康福建建設互促互進。堅持把醫改作為各級黨政“一把手”工程,推動建立健康優先發展的規劃、建設等政策機制,不斷完善健康支撐環境﹔擴大全民健康管理試點,促進健康社會共治、全民共享。
二是持續深化“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推進醫療衛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醫院病房改造提升、薄弱鄉鎮衛生院能力建設等舉措﹔優化完善各類醫保的籌資及待遇政策,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促進形成均衡各方利益的長效機制﹔突出質優、價實,推進藥品耗材的集採擴面,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讓群眾用藥更安心、更便捷。
三是不斷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以建設區域醫療中心、緊密型醫聯體等為抓手,推動優質資源下沉共享,構建有序就醫診療新格局﹔以維護公益性為導向,深化財政補助、價格、薪酬、編制等領域綜合改革,促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聚焦百姓急難愁盼,拓展“無陪護”服務、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先診療后付費”、聯合病房、家庭病床等改革,持續改善群眾就醫體驗。
問:福建在全省推廣三明醫改經驗多年,但各地區間存在經濟發展水平、醫療資源等方面的差異。請問福建省在推廣三明醫改的過程中是如何克服差異化問題,因地制宜、統籌推進各地醫改的?
楊閩紅:針對各地的實際情況,我們在推廣“三明經驗”過程中,注意處理好兩個方面關系。
一方面,走好全省醫改“一盤棋”,將三明的成熟經驗提煉為“規定動作”。2015年以來,省級先后出台了全面推廣“三明經驗”深化醫改意見等系列政策,三明探索形成的各項經驗,比如說“三醫”由一位政府領導分管、醫保相關職能整合、藥品耗材集採、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等這些經驗,均已在省內全面推廣多年,並取得積極成效,同時也留給各地因地制宜調整具體舉措的政策空間。
另一方面,打好市縣醫改“特色牌”,鼓勵支持三明和其他地方謀劃“自選動作”。通過開展“一市一試點”“一縣一特色”等改革,市縣層面形成了一批新的典型案例,包括三明市全民健康管理和分級診療體系建設、福州市“積分制”家庭醫生簽約、莆田市組建“聯合病房”、南平市探索全民健康網格化服務等舉措,以及泉州市、龍岩市、安溪縣等地創新做法,形成了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同時,推動醫改培訓“進黨校、進大學、進基層”,提高各級領導干部把握醫改政策的能力,深入一線開展宣講指導和答疑解惑,講清說透三明醫改經驗的內涵,廣泛凝聚改革共識。
通過深化醫改,有力推動了全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比如說2023年全省人均預期壽命升至79.10歲,比2015年提高2.06歲﹔公立醫院出院患者、門診患者的滿意度分別提高到全國第1、第2,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連續4年躋身全國前六,總體上以較少的衛生資源取得了良好的健康績效。
問:三明醫改一直在強調“敢為人先”,想問一下福建省怎麼去調動各地的積極性,去獲得更多的醫改經驗?
楊閩紅:我們知道醫改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民生工程,我們在激發各地改革積極性方面,注重抓好三項工作。
一是完善激勵改革創新的制度機制。近年來,省委在全省部署實施的“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成為福建省開展主題教育的特色載體、推進改革發展的重要抓手,也為全省上下奮力跑好醫改這場“接力賽”,注入了強勁動力。省政府制定出台的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正向激勵機制中,就包括了對深化醫改成效明顯地區的激勵。
二是加大對改革成效明顯地區支持力度。例如,福建省每年對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進行績效評價,對成效排名前2的設區市和排名前5的縣(市、區)給予更多獎補,2014-2024年考評撥付的獎勵補助資金達3.3億元。再比如,2019年起福建省實行的城鎮職工醫保基金省級統籌調劑,省級預留一定比例作為激勵資金,根據各地“三醫”協同改革成效進行分配,今年已考評下撥6131萬元。
三是注重各級醫改團隊的正向激勵。近年來,省級和多個市、縣(區)衛健部門從事醫改工作的有關負責同志得到提任重用﹔三明市還專門設立了關心關愛基層干部專項資金,激勵包括醫改戰線在內的基層干部擔當作為。同時,各地在評先評優、獎勵表彰等方面,也都優先考慮改革成效明顯的地區、單位以及個人,營造了激勵改革的良好氛圍。(文/圖 福建省衛健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