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設立小區共建基金、建立專業服務聯盟  福州市開創“家在鼓樓”無物業小區治理新模式

2024年09月22日10:41 |
小字號

近年來,為從源頭解決業主公共利益被物業公司侵佔問題,福州市區兩級住建部門大力開展調研,率先在鼓樓區十個街鎮成立了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機構——“家在鼓樓”小區事務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家在鼓樓”)。住建部門會同街鎮指導社區作為發起人,以街鎮工作人員、社區退休職工、業主代表等為組成人員,由街鎮轄區內所有社區共同出資,開展老舊小區(無物業公司管理)日常管理工作,開創了無物業小區治理新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近鄰黨建有覆蓋,平安守護有舉措,植被綠化有人養,衛生保潔有人做,財務收支有規范。

業主“眾籌”繳交共建基金。福州市住建局供圖

設立小區共建基金。“家在鼓樓”開設共建基金賬戶,主要資金來源於業主“眾籌”繳交。共建基金統籌業主公共收益、政府補助、社會捐助等資金,用於小區公共設施設備維修、更新等公共事務,做到專款專用、公開透明。

建立專業服務聯盟。“家在鼓樓”對納管小區實施統一管理,吸納優質企業、專業機構,組建統一的綠化養護、衛生保潔、安防團隊等專業隊伍,建立專業服務機構聯盟。根據小區實際情況,精簡管理人員,實現集約化運作、扁平化管理,提高服務效能。

黨建聯建先行。鼓樓區住建局牽頭各街鎮,統一成立黨支部,在納管小區成立黨小組,引導居民群眾參與共建共治。在應對台風“杜蘇芮”“海葵”及“格美”等防台防汛工作中,黨組織動員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熱心居民群眾,對小區內易澇點、路面樹木、陽台花盆等進行排查,保障居民人身和財產安全。

財政補貼支持。鼓樓區財政採取第一年“補貼”、第二年“扶持”和全周期“獎勵”相結合的方式,結合小區收費率及日常考核情況,發放獎補資金,並對年代較早、零星獨棟的小區予以傾斜,通過“績效獎勵”等方式,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提高小區物業收費率,最終達到“行政減負、百姓加分”的雙贏格局。

打造“數字住建”平台。依托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構建三級物業管理網絡:架設住建部門一級管理終端,全面建立納管小區信息檔案,同步考核系統,結合日常巡查,構建全流程監管機制﹔設立各街鎮政府二級指揮平台,聯通小區智能探頭、門禁、車輛道閘、自助終端等,實現小區綜合治理﹔開發居民端三級微信小程序,引導業主主動參與小區物業管理活動,實現身份注冊、遠程開門、訪客登記、物業繳費、接收公告等功能,為居民提供智慧生活體驗。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