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路通心、業通情,福馬兩地共享“同城生活”

人民網記者 林盈
2024年09月25日14:17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2023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印發。一年來,福建各地市陸續出台系列區域性政策舉措,形成融合發展合力,將“規劃圖”變為“施工圖”。眼下,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已形成一批先行先試經驗,取得一批首創性對台融合發展成果。日前,記者隨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媒體聯合採訪團實地探訪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情況,並推出系列報道。

“第一次來福州,買了好多好吃的回去。”在福州港黃岐客運站,來自台北的謝女士推著滿滿的行李小車,笑著贊道,“這次來福州特地買了螺螄粉、小黃魚,物美價廉,之前在馬祖吃到就特別喜歡!”

臨近發船,候客區像謝女士這樣大包小包等待通關的旅客還有很多。一支近30人的“進香團”尤為扎眼。身著紅色義工裝,特色傳統伴手禮一箱箱裝滿推車,這支“進香團”成員來自莆田市仙游縣,此行是赴馬祖參加農歷八月廿三的田公元帥誕辰活動。

信俗往來是兩岸交流融合的重要形式。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信俗往來是兩岸交流融合的重要形式。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早在2005年,就有馬祖同胞經查証尋根,確認仙游龍井田聖府為台灣信德堂探花府田都元帥府的分靈祖廟。此后,兩地便多次組織“進香團”互相往來,進香謁拜。

在兩岸,觀光旅游、信俗往來等已成為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福馬“小三通”客運航線已由每日“兩進兩出”恢復“四進四出”八趟航班。該航線復航以來,已運行2000多航次,超6.5萬人次經此往來兩岸。今年上半年,航線累計輸送旅客突破14000人次,同比2023年增長145%。

今年上半年,福馬“小三通”航線累計輸送旅客突破14000人次,同比2023年增長145%。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不少從福州港黃岐客運站返台的台胞“滿載而歸”。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我們是多年好朋友了,以前來一趟得五天五夜四處輾轉,現在‘小三通’,他一個微信電話過來,我當天就能從馬祖來連江見面。”馬祖鄉親曹常斌是福馬“小三通”的“常客”,二十多年前就來連江經商的他有不少當地好友。如今,“小三通”的便捷讓至交好友的相聚變得更為輕鬆。

不僅是交通,福馬“同城生活圈”的便利也正向信息、產業等多領域擴大。

沿著連江蜿蜒的海岸線,能看到一座座5G基站正成為山海之間新的風景線。據了解,連江238公裡的海岸線上共有近海5G站點151個,近海50公裡5G網絡覆蓋,實現“沿海體驗優、近海信號穩、遠海呼得著”。針對馬祖列島(南竿島、北竿島、高登島等)及黃岐—馬祖航線,共有9個5G站點可進行網絡保障。

連江238公裡的海岸線上共有近海5G站點151個,成為山海之間的新風景線。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連江238公裡的海岸線上共有近海5G站點151個,成為山海之間的新風景線。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今年5月,福州市委、市政府確定粗蘆島為福馬產業合作園先行先試區,規劃“一區兩基地三高地”的發展定位,著力打造中國遠洋漁業產業集聚區、中國現代漁業產業化示范區和中國漁業對外開放重要海上門戶。

粗蘆島同時也是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的核心區。據連江縣有關負責人介紹,當地已形成了首個閩台兩地共同磋商、共同制定,涉及海洋產業、電商產業等領域共11個意向合作事項的融合發展清單。

更具體的政策、更具前景的產業疊加優勢,讓不少企業“嗅”到了發展機遇。福建(連江)兩岸數字電商產業園負責人竺先生就是其中一個。

“我們電商團隊現有台灣跨境電商主播約80人,僅幾個月時間,團隊月銷售額已達到千萬元級別。”竺先生介紹說,電商產業園的發展也蒸蒸日上,目前已簽約入駐台企25家。

在與台胞台企互動交流的日常工作中,竺先生發現,越來越多台青認可、擁抱大陸市場,願意來大陸創業就業。同時,福建各地支持力度也很大,降低了“登陸”成本,提高了台青“留下來”的成功率。“第一批‘試水’就業的台青已基本安穩度過過渡期,相信接下來會有更多台胞台企跨海而來,共享機遇。”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