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5年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后,福建如何走好從“有”到“優”的路?

“如何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城區大班額問題比較突出,有沒有預留足夠的義務教育建設用地?”“鄉村教師‘招人難、留人難’的問題怎麼解決?”“如何保障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
9月25日下午,在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十層的會議室裡,召開了一場“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情況”的專題詢問會。會議室的一側坐著此次專題會的詢問人,包括福建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各專委會成員和人大代表﹔另一側是來自省發改委、教育廳、財政廳、人社廳、自然資源廳這五個部門的負責同志——他們是此次專題會的應詢人。
專題詢問會現場。人民網 陳永整攝
在一個半小時的會上,關於“大班額”“城鄉教育資源不平衡”“隨遷子女就讀”等群眾最關心關注的教育問題一個個被拋出,應詢人一一作答。一問一答間,福建如何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的脈絡和規劃盡數展現。
大額班、擇“名校”難題如何解?
義務教育的優質均衡,是教育公平的重要體現,也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福建省教育廳廳長葉燊說到,福建省比全國提前5年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隨后馬上著手部署謀劃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保障“有學上”的同時,著力解決“上好學”問題。
“現在在中心城區因為學校辦學質量存在差距,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上‘名校’,請問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福建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委員孫霞向教育部門發問。
葉燊回答說,總體來說,義務教育階段招生是免試就近入學,實行陽光招生。但由於目前區域之間、校際之間差距依然存在,部分群眾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還有擇校沖動。
“我們將繼續嚴格規范招生入學管理,推進基礎教育提質擴優行動計劃,同時逐步提高優質普通高中定向招生名額分配到初中的比例。”葉燊表示,2024年各地比例已經提高到55%以上,2025年各地將提高到70%以上,讓薄弱初中、鄉村初中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到優質高中就讀,這也是遏制擇校沖動的舉措之一。
隨著新型城鎮化發展,為了追求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學齡人口大量向城鎮集聚,城區大班額、大校額問題始終存在。
“義務教育學校新建、擴建需求較大,面對城區義務教育新增學位需求,是否預留了足夠的義務教育建設用地?如何保障規劃內容落實?”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歐陽鬆應直指用地保障問題。
“我們在編制各級國土空間規劃時,充分銜接教育專項規劃,結合人口變化趨勢和生均指標等要求,做好義務教育用地的空間預留和布局優化。在新城區主要以新增用地為主,老城區主要以盤活存量為主。”福建省自然資源廳廳長陳永共回答說,根據教育發展年度用地需求,自然資源部門每年專門安排一定比例的用地指標用於保障新增用地,做到應保盡保,並開通“綠色通道”,實行即報即審。
義務教育財政投入如何保障?
財政投入是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條件和前提,確保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能夠實現從“有”到“優”。
“國家明確提出財政教育投入‘兩個隻增不減’要求,我省部分縣域財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近年來我省義務教育財政投入實際情況怎麼樣?”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委員丁文清向財政部門發問。
“兩個隻增不減”指的是確保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隻增不減,確保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隻增不減。
“義務教育作為教育重中之重,也是財政保障的重點。2021-2023年財政對義務教育資金投入年均增長7.2%,也就是說2021年對義務教育的投入是616億元,到2023年我們已經超過700億元。”面對丁委員的詢問,福建省財政廳廳長林中麟用數據作答,隨后表示,財政部門也關注到當前部分縣域財政收支矛盾較為突出,可能對財政教育投入“兩個隻增不減”帶來影響。因此,一方面,福建統籌加大義務教育轉移支付力度,綜合考慮各地財力狀況,來加大省級補助力度﹔另一方面,也在嚴格落實義務教育工資、經費保障。
“義務教育的幾大支出,主要是老師的工資、生均公用經費、困難學生資助等經費,這些已納入‘三保’專戶管理,這個專戶是今年上半年在除廈門外的所有縣(市、區)設立的,在全國都走在前列。”林中麟表示。
如何讓鄉村教師願意來、留得下?
城鄉教師資源失衡,是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所面臨的另一大難題。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福建在教師均衡配置上有沒有一些好的思路和舉措?這是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張蘭最關心的問題。
“教師結構性缺編主要體現在區域和學科的結構性缺編。2022年以來,全省共統籌調劑4萬名事業編制,主要投放到廈門、泉州等外來務工人員流入較多的地區。同時大力補充緊缺學科教師,每年補充的新教師中,緊缺學科教師數佔比都超30%。”葉燊解釋說。
一方面是教師數量上的補充,另一方面是配置上的優化。葉燊繼續回答說,2017年,福建省率先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也就是編制在縣裡、崗位可以在鄉村,這樣比較艱苦的農村學校老師也能分配下去。並且,要求全省每年交流的教師達到應交流對象的10%以上,其中每年交流的骨干教師達到實際交流教師總數的20%以上。
教育部門負責人應詢的話音剛落,福建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委員陳文強緊接著提問:“福建山區特別是邊遠山區中小學教師隊伍仍然存在師資力量薄弱問題,鄉村教師‘招人難、留人難’問題依然突出,這個問題怎麼解決?”
“近年來,我們會同教育部門共同做好山區教師隊伍建設,在山區教師人才引育留用方面給予山區縣、鄉學校政策傾斜。比如說給予市縣教育部門招聘教師自主權,在崗位條件設置、筆試、面試等方面均由學校跟教育部門共同組織實施。在資格條件設置上,招聘山區教師可以放寬年齡、專業、降低開考比例等條件,來吸引更多的優秀學生報考山區教師。”福建省人社廳副廳長鄭朝暉回答到。
鄭朝暉還透露,下一步將與教育部門一起優化公費師范生分配制度,在分配免費師范生培養名額時優先向山區縣進行傾斜。同時,支持各地完善免費師范生待遇保障,優先安排公費師范生回生源地山區縣任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