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就業、創就業、助就業 廈門探索有效機制全面服務“零工”促就業

“哈嘍,親愛的寶媽們……”9月26日上午10時許,在廈門市海滄區海投大廈2樓一個“母嬰育兒家政IP直播獲客孵化基地”,網絡主播胥女士正在直播傳授“育嬰經驗”,講解“抱睡的寶寶放床為何會哭鬧”。
“母嬰育兒網絡主播”是胥女士的新工作。這個“零工”,她已經做了一段時間——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胥女士離開職場已近十年,尤其二寶出生以來更是忙得團團轉,一心一意做“全職媽媽”﹔今年5月,琢磨著上小學的大寶“自己能上下學”,幼兒園的小寶“日常隻需接送”,有一定空閑時間的她開始尋思找一份“既能工作又能顧娃”的零工,希望能在獲得一定收入貼補家用的同時,充實個人生活,並最終如願以償。
工作時間自由,商定好在每天上午9點半后下午4點半前﹔企業幫繳社醫保,個人出三成﹔月收入約5000元。同時,可以學到許多新知識、新技能,個人狀態也好了很多……胥女士對這份新工作頗為滿意,“感謝家門口的零工驛站提供的好機會、好崗位。”
直播示范“育嬰經驗”。人民網 余乃鎏攝
今年1月開始運營的海滄街道漸美村零工驛站,距離胥女士的住家不遠,“騎車七八分鐘就到了”。此前,她就是在這裡找到“新工作”的:考慮到是兩個孩子的寶媽有較豐富的帶娃經驗,還拿了育嬰証具備一定的育嬰知識,加上形象尚可性格外向、口語表達伶俐,驛站為她精准匹配到附近一家家政企業的“母嬰育兒網絡主播”崗位,並幫助撮合成功。
“政府公益、便民服務、民生項目。”驛站工作人員吳愛真介紹,漸美村零工驛站地處海滄生活區核心區域,是區人社局、區勞動就業中心攜手打造的就業公益服務項目,項目委托海峽人才市場運營管理,致力於做好就業信息整合和精准推送,免費為海滄轄區企業招聘和周邊群眾求職提供專業化、精准化和多樣化的服務,“主要面向寶媽、周邊就業困難居民等,開展勞保政策宣傳、招聘崗位發布、求職信息登記、就業創業培訓、供需雙方對接、就業困難幫扶等服務。”
截至目前,漸美村零工驛站已先后舉辦了育嬰師、月嫂、催乳師等3期公益培訓,吸引了110名海滄待業“寶媽”報名參加,其中直接幫助就業20余人——除幫助周邊群眾就業,驛站還針對前來咨詢求零工工作的人群,主要是周邊大齡婦女、低技能失業女性以及育兒寶媽等特點,著力打造“寶媽”手工坊陣地,實現家門口的靈活就業。
驛站為寶媽等女性待業群體開展公益培訓。海滄區人社局供圖
“活可以在驛站做,也可以帶回家,完成后到驛站交貨。”吳愛真介紹,驛站積極拓寬就業渠道,推出“寶媽”手工坊,先后組織數十名待業寶媽完成600多份寵物包手工包裝、1萬多份雨傘紙盒包裝以及洋傘手工制作教學,既提升寶媽們的技能水平,又增加她們的經濟收入。
其實,零工驛站是海滄面對零工經濟的新變化、新要求,創新性構建“1+2+X”工作機制,全面優化零工服務,助力零工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區人社部門工作人員介紹,“1+2+X”即為滿足轄區靈活就業人員的實際需求,去年底以來,區人社部門在用工密集、勞動力密集且交通便利的區域設立了1個零工市場(新陽零工市場)、3個零工驛站(漸美、山邊、貞庵),並構建2項部門聯動(與區婦聯、區殘聯等多部門橫向聯動,為轄區重點群體提供零工服務﹔構建業務縱向聯動,結合“就業580”黨建品牌建設,創新探索“黨建+宣傳+培訓+招聘”的零工發展模式,發揮人社部門培訓促就業的職能優勢,舉辦公益培訓、小型專場招聘等活動),以及實施X項就業服務。
其中,X項就業服務,除上述在漸美村零工驛站打造“寶媽”手工坊陣地,還包括在全市率先組建成立“海巾靈”零工志願服務隊,吸納海滄零工、益鷺先鋒、娘子軍家政等企業女性志願者參加,通過志願服務的形式,推動零工經濟的宣傳推廣和就業服務﹔與權威媒體、新媒體合作構建宣傳矩陣,擴大零工服務宣傳范圍﹔依托嵩嶼街道貞庵村零工驛站,打造轄區“殘疾人”就創業服務陣地,為有需要的殘疾人提供全方位的就業創業服務﹔以及探索將直播間搬到各個零工市場中,打造海滄零工“直播帶崗 ”陣地。
寶媽等在零工驛站進行雨傘紙盒包裝。海滄區人社局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海滄積極構建“1+2+X”機制服務“零工”促就業,是廈門市全面服務零工求職者就業需求、全力保障全市企業用工需求,努力實現讓企業經營者有人可用、零工求職人員有業可就、有業者技能提升、從業者收入增加的一個縮影。
“對有一定技能或勞動能力,又不能做長期工作的靈活就業群體來說,做零工可以增加他們的收入。”廈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隨著新興業態的發展,廈門靈活招聘的需求越來越大,零工群體的體量也不斷龐大,他們除了是“把零工當副業”的兼職者和寶媽等無法全職工作的群體,也包括一時找不到長期工作隻能依靠打零工來短期過渡的務工者等。為平衡供需、幫助實現更穩定的就業,該市現已建成6個零工市場和20個零工驛站,遍布島內外6區。
一名寶媽在思明區陽台山社區零工驛站咨詢零工職位(資料圖)。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特別是去年底開始建設‘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零工市場’以來,廈門零工市場迸發出更多需求,帶動更多創新變革。”工作人員介紹,如今,“廈門零工市場”微信小程序,可提供零工崗位信息歸集發布、匹配對接等“一網通辦”服務,並通過打造“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模式,已成為集政策咨詢、求職登記、職業介紹、技能培訓、創業指導、勞動保障維權於一體的公益性零工服務平台。
“積極貫徹就業優先戰略,將就業視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廈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隨著以“新就業形態”為代表的靈活就業發揮出重要的就業“蓄水池”作用,推進零工驛站、零工市場等的建設和規范化發展,在穩就業、創就業、助就業方面日益舉足輕重。接下來,人社部門將攜手各區各級政府持續加強零工驛站、零工市場日常監管、開展運行監測、做好崗位信息歸集等工作,並不斷探索實施有效舉措,強化權益服務保障,維護好包括零工兼職者在內的靈活就業人員的勞動合法權益,“全力打造用工放心、就業安心、群眾省心的零工市場,把零工驛站打造成為打零工者、用零工者的受‘益’之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