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人民建議 | 家鄉文旅怎麼“卷”?福建網友支招獲多部門回應

2024年10月24日09:00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福州10月24日電 (記者林盈)近年來,“簪花”“藍眼淚”“三條簪”等福建文旅元素頻頻出圈,吸引大量游客赴閩體驗,給福建文旅市場注入強勁動能。文旅賽道該怎麼“卷”?最近,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福建多地網友“支招”家鄉文旅發展,獲得文旅、農業農村等多個部門的積極回應。

建議強化博物館對外合作 回應:正積極主動對接

寧德是位於福建東部的山海之城,也是近年來快速崛起的文旅城市。寧德市博物館新館作為寧德“四大館”文化公共建設項目之一,是當地重要的文化地標和展示窗口。

一名寧德網友留言表示,寧德市博物館在設施、館藏、人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建議博物館爭取各方支持,通過辦好高質量臨展擴大影響力,朝一流博物館目標努力。

“希望寧德市博與福建省博物館等開展常態化合作,借展文物,引進高水平展覽,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提升展覽水平和學術影響力。”該網友在留言中表達了對博物館區域聯動的期待,同時還提出了包括爭取各級政府和社會力量的支持來拓寬資金來源渠道、擴大博物館臨時展覽空間、對接國內更多文博單位、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等建議。

對此,寧德市文化和旅游局逐條進行回應。該局表示,將組織寧德市博物館積極向上級文物部門爭取資金,征集文物、舉辦展覽,同時也將向社會尋求支持,拓寬經費來源渠道,為發展寧德市博物館提供更多的經費支持。

針對展陳空間有限問題,該局表示,近年來已通過舉辦臨時展覽“進社區、進校園”、開展線上展覽等方式,進一步充實博物館的展陳途徑。

據了解,下一步,寧德市文化和旅游局還將組織市博物館積極對接福建省博和省內其他博物館,加強學習交流,借助它們的文物資源和人才資源,從參觀交流、座談交流、學術交流和展覽交流等方面,實現館際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學互鑒,合作共贏,提高寧德市博物館的軟實力。

建議規范購票程序 回應:從源頭遏制“黃牛”倒票

泉州作為“世遺之城”,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隨著泉州文旅熱度的攀升,非遺表演吸引許多游客慕名而來。但日前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反映,“黃牛”倒票導致正規票源被佔,影響市場秩序。

“泉州提線木偶戲一直以來以豐富的文化積澱、優秀的珍稀范本和精湛的演技吸引著廣大游客。希望能規范購票程序,讓普通游客也能有正常渠道購買到票,真正去了解熱愛這一歷史文化遺產。”該網友表示。

這條留言引起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的關注,該局回復表示,“黃牛”倒票行為嚴重擾亂正常的票務市場秩序,損害廣大群眾的合法權益,已督促泉州木偶劇院啟動相關的調查和整治工作,並協調聯合有關部門加大對黃牛的打擊力度,加強票務銷售渠道的監管,確保票價的公正合理。

“同時,我們將加強督促泉州木偶劇院進一步完善票務銷售機制,增加正規渠道的票務供應,從源頭上遏制‘黃牛’倒票,竭盡全力維護公平有序的票務環境,持續跟進泉州木偶劇院票務整改情況,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表示。

建議因地制宜推動文體農旅發展 回應:正整合資源、申請項目

一位來自龍岩市的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對龍岩市新羅區文旅、體育、農業產業發展提出了多方面建言,表示應綜合當地文化、氣候、交通、特色農業等多重優勢,因地制宜謀發展。

該網友建議,在文旅產業方面,利用區位優勢,發展養老產業,同步開發漂流等娛樂項目,並將斜背茶、黃酒、花生等經濟作物融入其中。在體育產業方面,基於完善的路面和多種地勢基礎,發展多種體育項目。在農業產業方面,推動養殖業的規模化和經濟化,在發展鄉村經濟同時減少環境污染。

該網友留言受到龍岩新羅當地多部門關注,並積極回應。新羅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表示,新羅區將積極整合旅游資源和線路,做好民宿品牌創建工作,打造地方特色文旅。

“今年已向上級爭取福建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四個,包括適中鎮多功能運動場、東城城市運動角、東肖鎮城市運動角、曹溪街道城市運動角項目。”對於全民健身的建議,新羅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表示,目前全年規劃建設全民健身點項目15個。

新羅區農業農村局也表示,正積極致力於推動養殖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慮流域土地承載能力、養殖規模、水質狀況等因素,制定畜禽產業發展規劃。同時,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與資金,深入實施現代農業(生豬、優質肉禽)產業園項目,做大做強漁業產業,示范帶動區域養殖規模化。推廣規模生態養殖和畜禽糞污資源化,使得畜禽糞污“變廢為寶”。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