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數據法律監督賦能“檢察護企” 助力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近年來,福州市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數字檢察引擎作用,賦能“檢察護企”專項行動,做實對各類經營主體的依法平等善意保護,助力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數”清“挂案” 助力企業輕裝上陣
“感謝檢察機關的鼎力相助,這6年多來我們公司一直挂在‘黑名單’上,很多項目沒辦法參加投標,公司快撐不下去了,這下有救了。”福建省A建設工程公司法人代表對檢察官說。
2017年12月,該建設工程公司涉嫌串通投標被立案偵查。因各種客觀條件導致偵查取証難等原因,案件長期被“挂著”。
2024年5月10日,福州市檢察機關在開展“檢察護企”專項行動中,通過構建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對2018以年來偵查機關立案、檢察機關起訴、審判機關判決的涉企案件數據進行比對碰撞,發現一批“挂案”線索,上述案件正是其中之一。
檢察官進一步調查核實后發現,該案目前証據不足,且已超過法定追訴時效期限,遂於2024年5月17日監督公安機關對該案作撤案處理。隨后,經辦檢察機關聯合工商聯、稅務、市場監管等部門,針對在辦案中發現的企業經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開展專題法治宣講,增強企業合法規范經營意識。
上述案件並非個例,實踐中還有不少企業面臨相似的司法困境——偵查遲遲未能有進展,案件遲遲未有定論,這樣的“挂案”限制了企業市場准入、融資投標等發展。對此,福州市檢察機關針對部分涉企刑事案件久立不偵、久偵不結,影響企業經營發展的“挂案”問題,建立“挂案”清理專項監督模型,通過收集、碰撞、比對近五年全市涉企刑事犯罪立案數據,梳理出涉企刑事“挂案”線索600多條,排查78件,通過立案監督清理37件,幫助涉案企業由此卸下訴訟“包袱”,輕裝前行。
鼓樓區檢察院還借助輕罪治理數字應用平台,構建能及時發現涉企刑事“挂案”線索的“出罪”監督跟蹤系統,這項數字應用成果還在今年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展出。
“涉企刑事‘挂案’危害不小,不僅直接關系相關企業‘生死’,更影響一個地方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當然,對‘挂案’也不能簡單的一清了之,要幫助涉案企業完善經營管理制度,實現監督與治理的有機統一。”福州市檢察院第四檢察部負責人說。
“數”助挽損 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我們公司最近現金流比較緊張,這筆款項猶如‘及時雨’,解了我們燃眉之急,感謝檢察院及時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2024年4月15日,F貿易公司負責人向福清市檢察院經辦檢察官表達感謝。
2022年8月,F貿易公司的業務員夏某某利用職務便利,將該公司100余萬元的貨物低價賣給林某某、楊某某,並將貨款揮霍一空。2024年1月,林某某、楊某某被判處刑罰,該案所涉賠償款計31萬元,要求由公安機關負責發還F貿易公司。
在今年開展的侵害企業合法權益犯罪案件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專項監督中,福清市檢察院發現該案刑事裁判今年1月已生效,但至3月底賠償款仍未發還F貿易公司,遂向相關部門發出監督意見。2024年4月8日,在福清市檢察院的監督下,上述賠償款如數發還給F貿易公司。
如果生效的判決未依法執行,那判決書對被害企業來說就像一張空頭支票。為切實維護被害企業的合法權益,幫助被害企業挽回經濟損失,福州市檢察機關針對侵害企業合法權益犯罪案件刑事裁判生效后未及時移送執行、財物處置進程緩慢等問題,對2020年以來涉及合同詐騙、職務侵佔、挪用資金等案件,建立數據模型進行全面篩查、碰撞,從中發現255個案件線索,逐一列明台賬,逐一排查核實,發出書面檢察意見67份,其中督促執行立案55件,涉及金額達1800余萬元,督促恢復執行24件,涉及金額1600余萬元,有力維護被害企業合法權益。
“切實保護企業合法權益是提振企業信心、改善市場預期的重要法治手段,我們通過專項監督,讓賠償款、涉案款及時回到被害企業賬上,這種‘實打實’的獲得感,更能讓企業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福州市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陳勛說。
“數”破“空殼” 規范市場經營環境
“黃某為什麼讓你注冊了個公司?”
“黃某說可以用公司名義從銀行貸款,但最后用這個公司名義開了十幾張發票……”犯罪嫌疑人李某回答道。
2024年1月,福清市檢察院經辦檢察官在審查一起買賣國家機關証件案時,敏銳地發現案件背后可能還隱藏著利用“空殼公司”進行虛開發票的犯罪行為。通過進一步調查核實,最終查實了李某等多人利用上述涉案“空殼公司”為省外多家公司虛開發票的犯罪事實。2024年2月,李某等人分別以犯虛開增值稅發票罪被判處一至兩年不等有期徒刑,並處罰金。2024年4月,福清市檢察院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吊銷了涉案公司的營業執照。
“空殼公司”是市場毒瘤,很多不法分子借“殼”從事電信網絡詐騙、虛開發票、洗錢等犯罪活動,嚴重危害社會安定穩定,破壞市場經濟秩序。
對此,2024年6月,福州市檢察院組織開展涉案“空殼公司”清理數字檢察專項監督,開辟了一條借助數字檢察從海量大數據中精准識別“空殼公司”的治理路徑。以檢察環節涉罪、涉案企業為基本信息,結合“企查查”數據,結構化分析2020年以來的所有法律文書,從中清洗出疑似“空殼公司”線索近500條,隨后將上述線索移送市場監管、稅務等職能部門核實確認。截至目前已吊銷“空殼公司”51家,進入吊銷程序72家。(福州市人民檢察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