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挖掘野生動物世界精神內涵 推動野生動物文化引人入勝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網泉州10月28日電 10月26日至27日,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草調查規劃院、福建省林業局、泉州市林業局、晉江市人民政府和紅樹林基金會(MCF)等共同主辦的“文化賦能保護 融合開創未來”2024年全國“愛鳥周”自然筆記總結暨福建省首屆野生動物文化交流活動在晉江市舉行。
啟動儀式現場。人民網 楊灝昱攝
福建省首次野生動物文化交流活動薈萃各類文化產品,通過展覽、互動體驗、集章打卡等形式,展出167幅自然筆記優秀作品,吸引上萬人次參觀體驗,帶動文旅經濟發展。活動還進行2024年全國“愛鳥周”自然筆記頒獎,並開啟了2025年全國“愛鳥周”自然筆記征集活動,倡導政府、學校、社區、企業等協同合作開展自然教育,為城市帶來新的活力和魅力。泉州藍色海灣棲生園、九十九溪田園風光、圍頭灣鳥類棲息地已成為自然教育的新課堂和文化旅游的“新地標”。
少年市集現場。主辦方供圖
此次活動設有七大展區,100多隻珍稀野生動物標本首次亮相文化中心美術館﹔觀賞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郵集及近200幅珍稀鳥類攝影圖展,感受藝術與自然的完美融合﹔開展4項野生動物文化研學手工活動,包括中小學剪紙、手工香皂、木時鐘等﹔組織2場少年市集,共98個文創攤位,還有有趣的人偶巡游、黑悟空互動等環節,體驗熱鬧非凡的游園盛會,展示豐富多彩的野生動物文化藝術和文化產業,讓公益活動成為美好生活“新范式”。
觀展區現場。主辦方供圖
“此次活動,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紀念《野生動物保護法》施行35周年,展示我國悠久深厚的野生動物文化歷史和蓬勃發展的野生動物文化產業,引導更多中小學生了解濕地保護和候鳥保護知識。”參加活動的福建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智楨表示。
福建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智楨致辭。主辦方供圖
活動期間,晉江市林業和園林綠化局與阿拉善SEE、紅樹林基金會(MCF)分別簽訂了“美麗晉江”生態保護專項基金合作協議,開啟建立生態基金保護治理的“新模式”,多形式、多渠道引導社會組織、企業、個人等積極參與生態保護修復行動,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環保意識。
同時,活動為卡爾美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盼盼食品有限公司、力誠食品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頒發“愛心企業”証書,提供了各方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促進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為晉江市拖鞋行業協會、知名服裝設計大師林勝煌等頒發“愛心伙伴”証書,聯合助力企業開發野生動物文化新產品,構建野生動物文化產業體系“新賽道”,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將生態價值進一步轉化,推動野生動物文化進一步融合,為發展新質生產力賦能。
自然筆記分享交流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福建省的森林覆蓋率達65.12%,居全國首位,為生物多樣性提供了大量的庇護所,分布有脊椎動物1733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91種,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物種基因庫。
“要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近年來,福建省牢記囑托,持續推進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制度建設、棲息地保護、瀕危物種拯救、科研監測、執法監管、宣傳教育等工作,野生動物資源整體呈現良好的增長趨勢,八閩大地處處可見“鳥語花香、鶯歌燕舞”的美麗景色。
觀展區現場。主辦方供圖
“豐富的物種資源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碰撞,推動了歷史悠久的野生動物文化不斷出新出彩。”王智楨介紹,近年來,野生動物文化在影視、游戲、文創、服飾鞋帽等方面的成功植入和運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既創造了巨大財富和眾多就業機會,也吸引更多的人關注野生動物保護事業,做生態文明思想的傳播者和踐行者,共同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
“我們期待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推動全社會深入挖掘野生動物世界所蘊含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元素,推動野生動物文化引人入勝、產品叫好叫座,推動野生動物文化發展和保護事業深度融合、別開生面,助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王智楨表示。(楊灝昱 吳棟梁 李澤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