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創新綠色金融服務 廈門金圓集團兩項目入選“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優秀案例”

人民網廈門11月1日電 近日,廈門市委金融辦發布了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優秀案例,廈門金圓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金圓集團)兩個項目入選,顯示出該集團近年來持續創新綠色金融服務、以綠色金融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成效斐然。
據悉,此次廈門市委金融辦聯合相關單位開展的“廈門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優秀案例”征集活動,共收到全市23家機構報送31個案例,經過初選和復選,最終評選出7個最佳案例和5個優秀案例。其中,金圓集團“發行全省首單綠色科創債 賦能區域綠色科技創新產業高質量發展”、集團旗下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創新打造‘生態+金融’要素市場的廈門樣板”雙雙成功入選最佳案例。
一直以來,作為廈門市屬國有金融服務企業,金圓集團堅持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深耕綠色產業投資,以綠色金融服務賦能新質生產力。該集團發行福建省首單綠色科創債是又一生動寫照。
據介紹,該綠色科創公司債規模7億元,用於投資中創新航廈門三期項目,助推這一技術含量高、產業帶動力強的高能級項目落地廈門,形成“引來一個、帶動一批、輻射一片”的聚集效益,為該市打造新能源產業創新之城注入澎湃動能。
“全省首單綠色科創債的發行,為廈門綠色產業轉型升級探索了新的融資模式和發展方向。”工作人員介紹,當前,廈門正大力構建“4+4+6”現代化產業體系,新能源產業是這一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金圓集團發行綠色科創公司債,聚焦新能源產業賽道,在精准服務企業的同時,有助於推動全市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作為全省首單融合綠色金融和科技創新兩種屬性的債券,其以“金融+科創+綠色”的新模式引領了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此外,發債資金以股權出資形式投向綠色科創產業,助力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優,為福建省乃至全國的地方產業投資平台和政府引導基金管理機構的綠色金融實踐,提供了一個可復制推廣的生動案例。
而同期入選最佳案例的項目——廈門產權交易中心,近年來因眾多創舉、實踐備受矚目和屢獲好評,如,打造全國首個數字識綠平台“廈綠融”﹔建設全國首個海洋碳匯交易平台,與各地檢察院、法院開展“生態司法+藍碳交易”合作,推出全國首單藍碳交易財產安全險,跨省共建藍碳生態碳賬戶﹔設立全國首個農業碳匯交易平台,發放全國首批農業碳票,建設全國首批“零碳台青基地”,完成“閩寧協作”首次農業碳匯交易﹔通過國際化碳匯交易推動“一帶一路”航線和金磚國家碳中和……通過各項舉措持續拓寬碳匯交易的“含綠量”“含海量”,提升生態要素的“含金量”。
其實,上述也是金圓集團始終堅定走綠色發展之路,持續創新綠色金融服務,拓展綠色金融應用場景的縮影。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金圓集團已打造綠色債券、綠色股權投資、綠色基金、綠色信托、綠色擔保、綠色信貸等綠色金融服務體系,合作設立超40支涉及投向綠色產業基金,有力賦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
此外,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廈門實踐”,金圓集團以“一個中心(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兩大平台(全國首個農業碳匯交易平台和海洋碳匯交易平台)”為抓手,在碳中和領域持續開拓創新,海洋碳匯交易、農業碳匯交易和數字化綠色金融走在全國前列,典型經驗做法獲國家多部委點贊推廣。
“持續以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推動廈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廈門金圓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市屬國有金融服務企業,金圓集團堅持把綠色金融作為重大發展戰略貫徹落實,以綠色金融服務賦能新質生產力。未來,集團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持續創新綠色金融產品服務體系,不斷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質效,探索形成更多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綠色金融實踐經驗,引金融活水滋潤“綠水青山”,以綠色金融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余乃鎏 蔡思穎 張曉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