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武夷山市嶺陽關古驛道——
茶香繞峻嶺 山水載鄉情(古道春秋)
山重重,水淙淙。不規則的荒石沿著山道一級級向上壘砌,草葉自石縫間伸展而出,為山道染上一層鮮活的綠。沿著石階向上走,道路兩旁,橙紅的野百合花盛放,翠綠的野茶樹葉上水珠閃爍,草木的清香在肺腑間充盈。
“嶺陽關喲像扁擔,一頭挑江浙,一頭挑崇安(指武夷山市)。”這裡是嶺陽關古驛道,又被稱作武夷山閩贛古驛道,地處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嵐谷鄉嶺陽村丘嶺自然村與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半山自然村的交界處。
嶺陽關古驛道自嵐谷鄉嶺陽村丘嶺自然村起,至嶺陽關隘口而止,長2020米,寬度可容2至3人並行。武夷有九隘,嶺陽關古驛道及關隘是其中留存最為完整的,包括關隘、驛道、橋涵、路亭等主要遺跡,以及古茶園、驛站、水圳、水碓、摩崖石刻等與其相關的遺址。
嶺陽關山勢險峻、海拔較高,是古代軍事防御的重要關隘,也是“萬裡茶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古時人們就靠著肩挑背扛,通過這條重要的商旅通道,翻山越嶺,讓武夷山的茶香飄向世界。據記載,嶺陽關古驛道始建於唐五代,宋元祐四年設巡檢司,駐軍守之,元貞年間設置關防,清設關塘,設厘金局。2019年,武夷山閩贛古驛道被列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被列入“萬裡茶道”申遺項目清單。
山中氣候多變,行至半途,雨水瓢潑,好在途中有路亭,亭上覆瓦,亭內設凳,可供行人避雨歇腳。據嶺陽村村民闕東和回憶,上世紀80年代前,這條古驛道是閩贛兩地村民交流往來的重要通道。“兩個村雖然屬於兩個省,但是隻隔著五裡路,語言風俗相通,多有聯姻,村裡人常沿著古驛道去江西走親戚。”闕東和說。
茶香繞峻嶺,山水載鄉情。古驛道與古關隘聯結著村民們的情感,悠悠歲月間,當地也衍生出“過關”的特色民俗,村民們常到關隘處祈求健康平安。與此同時,當地還形成了“開路”的風俗,每年秋收后,當地男女老少都會自發集結在一起,出工出力,修路修渠,除草整地。古驛道保存完好和當地的長期保護與合理利用密不可分。
隨著交通改善、村民易地搬遷,古驛道漸漸不再有往日的熙來攘往,但仍有人一直守著這裡,自發巡護古驛道。“我對古驛道懷著深深的情感。”清理路邊的枯枝與垃圾、歸整鬆動的石塊、及時上報受損線索、講解古驛道文化……20多年間,闕東和精心守護著這條千年古驛道。
在闕東和的努力下,古驛道也煥發新活力。從1998年開始,闕東和陸續承包經營古驛道周邊荒廢的1000多畝茶園,在溪流畔、古道邊種起了生態有機茶,年產茶葉約1萬斤。如今,古驛道上的茶香依舊飄揚。
雨停后,登臨關隘口,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嶺陽關隘,關門、殘牆和石基仍存,關門均由長方形石塊砌筑﹔關牆夯土而成,沿左右山脊而下。站在山頂向下望,雲霧繚繞,青山如畫,方懂得此地“嵐谷”之名。茶道逶迤綿延,千百年前途經此地的旅人們,應也見過此般風景。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14日 第 1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