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四維發力”全面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廈門市積極踐行鄉村振興戰略,通過“四維發力”——創新投入機制、強化土地保障、強化科技驅動、加快人才振興,促進“人、地、錢、技”要素雙向流動和高效配置,全面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這一系列有力舉措不僅促進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還提升了鄉村經濟的整體競爭力,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據悉,2023年,廈門市都市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實現營收1241億元,同比增長6.1%,六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入選2023中國農業企業500強。
注入金融活水,激活鄉村產業
在推動鄉村產業振興過程中,廈門創新投融資模式,打造“財政政策+金融工具”3.0版,積極構建政府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格局,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金融活水”。
創新財政投入模式,是廈門市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第一步。廈門市創新涉農領域“大專項+競爭性分配”機制,跨部門整合資金,強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鄉村產業發展聯動。2023年,該市統籌整合了7個領域涉農“大專項”資金3.79億元。同時,設立農業信保基金,首期規模3000萬元,貸款規模6億元,由“政企銀”共擔風險,解決了農業經營主體“前期投入大、回報周期長、市場效益慢、風險投資高”等發展難題。
在創新金融支持模式方面,廈門市由農業農村、金融、財政等部門牽頭,指導21家在廈主要涉農銀行、保險、地方金融組織等共同發起成立“廈門金融支農聯盟”,推進鄉村振興與金融深度融合。這一聯盟通過因地制宜推出“整村授信+承包經營戶貸款”“碳匯貸”等農村金融服務產品,有效破解了農業農村融資難題。截至2023年底,廈門市涉農貸款余額812.06億元,同比增長20.61%。同時,廈門還發行了福建省首筆“三農”專項金融債,規模達50億元,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此外,廈門市還創新農業保險服務,織牢農業保險安全網。廈門市出台《廈門市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管理實施細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在全省首創生豬價格保險政策,為生豬養殖戶提供有力的生產保障和價格托底。設施蔬菜大棚、水稻種植等也納入了保險范圍,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全方位的風險保障。
推動項目落地,夯實產業基礎
廈門市在推進鄉村產業振興過程中,結合廈門綜合改革試點,加快推進混合產業用地供給改革,推動不同產業用地類型合理轉換,在建設用地規模及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上,切實提升服務保障鄉村產業振興用地的能力。
強化政策引領。廈門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廈門市保障和規范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實施方案》《廈門市農村集體預留發展用地管理規定》等,細化延伸中央、省級下發鄉村振興用地政策的文件精神,提出策劃生成項目清單、多種供地方式分類審批管理、盤活利用存量建設用地、規范實施點狀布局等措施,因地制宜探索具有廈門特點的鄉村產業振興模式、發展路徑和用地政策,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強化問題導向。為解決基層反映強烈的鄉村用地政策文件繁多、條文分散等問題,廈門市強化部門協同,指導基層用足用好政策。廈門市選擇“資源稟賦優、動工條件足、示范效果好”的項目,納入年度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項目清單,由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統籌安排項目合理用地,以“案例”為抓手,打通用地堵點,拓寬供地路徑。這一舉措有效解決了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建設內容與地類不一致等難題,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用地保障。
強化指導服務。廈門市全面摸排全市鄉村產業發展項目,從項目遴選、輔導、論証、落地等方面全方位開展指導服務。建立項目專家庫,組織項目論証評估,聚焦要素是否齊全、是否符合用地政策等關鍵問題,指導項目建設主體加快項目落地。
壯大龍頭企業,引領產業升級
科技是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力量。廈門市錨定農業現代化目標,秉持“兩頭在廈,中間在外”發展理念,通過扶持壯大龍頭企業,引領鄉村產業全面振興,有效提升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民的聯結效益。目前,全市擁有市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55家,其中國家級11家、省級23家,成為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
在招商補鏈方面,廈門市採取“抓龍頭帶配套、抓重大促中小”策略,重點圍繞種業、生物農業、智慧農業等方向,推出“展會+園區”招商模式。2023年,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和海峽兩岸(廈門)種業博覽會的成功舉辦,合計意向簽約金額47.7億元。此外,廈門市還加快同安區閩台鎮農業融合發展(種子種苗)產業園建設,成功引進28家台資農業企業,年銷售額超過1.2億元,廈門與台灣的種子種苗年貿易額接近1億元。目前,全市現代農業招商項目總數已達64個,計劃總投資73億元,2023年新增到位資金3.16億元。
為了進一步提質增效,廈門市出台《廈門市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實施方案》,旨在通過政策扶持,鼓勵龍頭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和訂單農業的投入。近五年來,廈門市已下達扶持資金7574萬元,支持179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項目。這些項目的實施,不僅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帶動了整個農業產業鏈的升級和優化。
科技賦能是廈門市延長產業鏈的關鍵。目前,55家龍頭企業建有2個農業農村部重點實驗室和多個省級以上研發機構。在種業振興方面,廈門市支持龍頭企業承擔國家育種攻關項目,成功培育出國家級種業企業。2023年,全市蔬菜種子銷售額佔福建省的70%,花椰菜種子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60%。
繪制“鄉創地圖”,提升產業動能
廈門正通過匯聚城鄉創新人才、構建鄉村創新平台及培育鄉創特色品牌,加速推進鄉村創新創業與人才振興。其中,翔安區返鄉人才集聚和鄉村創新創業成效顯著,成功入選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
為匯聚城鄉創新人才,廈門出台多項政策,扶持高校畢業生創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並探索鄉村運營人才培養新模式。目前,已扶持41家主體,資金1060萬元,產值超1.7億元,帶動農民增收約3064萬元。同時,加強農業領軍人才、優秀人才及帶頭人的引進與培育,已培育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284人,其中國家級帶頭人佔福建省的41.7%。
在構建鄉村創新平台方面,廈門與廈門理工學院、清華海峽研究院簽署合作協議,設立鄉村振興智庫和研究中心,開展“三農”人才培育。同時,建立多個專家庫和人才庫,引進119名專家,並建設國家級和省級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基地),為農業農村人才創業創新提供載體。
此外,廈門市還瞄准“鄉創”賽道,舉辦首屆“農行杯”鄉村創新創業大賽,吸引309個涉農項目參賽。一批創新性強、適用面廣的項目獲獎,並成功落地廈門,推動鄉村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項目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為廈門鄉村創新創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過這一系列舉措,廈門正加快繪制“鄉創地圖”,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的人才動力。未來,廈門將繼續以“鄉創地圖”為指引,吸引更多人才投身鄉村振興事業,共同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林林 王曉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