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評估蟬聯全國第一!福州 “全程網辦”優服務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再次要求“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明確提出要“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對於優化營商環境至關重要。
聚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煩、雜、難”問題,以“小切口”助力福州市營商環境“大提升”。近年來,福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數字賦能,著力打造快批快辦新場景,推出“幫您辦”專窗、“智慧審圖”、“不見面審批”等系列服務,工程建設規劃許可証辦理時限已壓縮至4個工作日,助力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評估蟬聯全國第一。
圖紙數字化
“人工審”變為“電子審”
近日,福州中沁置業有限公司申報“潮起公館”項目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証,在申報過程中,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借助“智慧審圖”系統導入CAD圖紙,對規劃方案先行自檢,自動生成審查報告,“在正式報件之前,我們通過‘智慧審圖’,改掉了好幾處不符合規定的錯誤,節約了不少時間”。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
傳統城市規劃審批離不開紙質資料。瞄准數字化轉換,福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創新建設“智慧審圖”系統,制定了一套符合福州市建設工程許可需求的圖形規整與應用的統一標准技術規程,實現“自助圖審”。
據了解,該系統將平面的紙質圖轉換為二維的電子圖紙,甚至直接轉換為具有指標、屬性的三維實體模型。同時在建筑單體面積核算基礎上,將規劃總平布局各項指標由人工審核轉化為系統自動審查。“這些合規性審查的指標,像規劃設計條件、配建車位指標、建筑退距與間距、高度層次、建筑面寬、出入口檢測等,現在通過‘智慧審圖’系統,可以實現一鍵檢測,審查結果更加規范、直觀、便捷了。”福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審批處負責人張飛燕介紹說,由“人工審”變為“電子審”,減少了人工審查產生的審查缺漏、自由裁量等問題。
筑牢安全“盾”
暢聯內外數據
不需要到場,更無須排隊,隻需要打開福州市工程建設項目網上辦事大廳,根據線上提供的模板規范報件材料,福建省榕發筑地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體驗了線上申報的便捷:“在施工現場待了一天,回到單位還能用‘不見面審批’系統報件,查詢結果、取証都能電子獲取,很方便!”
這是福州市開展工程建設項目“不見面審批”改革探索的成果。據了解,目前福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已經實現了高頻業務100%推行“不見面審批”,全流程網絡辦理。
“我們首創了有效性二維碼技術,實現審批圖紙的有效性識別﹔嵌入一鍵式智能分析比對功能,改良防偽水印技術,率先按照國家電子檔案標准格式進行收件及存檔。”張飛燕表示,正是基於這樣的安全屏障,“不見面審批”系統內部橫向對接市工程建設項目網上辦事大廳,縱向對接省網上辦事大廳、省自然資源信息平台等,同時接入互聯網,打破內外網隔離,實現各方數據互聯互通。
所以企業無論身處何時、身在何地,隻要連接互聯網,即可提交申請,實現不限時、不限地、不限量的全天候網上“收件”。同時,企業在線遞交的申報材料,平台可以“一鍵式”審核並自動提醒存在的問題,企業在家即可補齊補正,辦事便捷性大大提高。
高效“雲”幫辦
政務服務更暖心
如果對線上提供的文件模板規范還是有疑問,也不用擔心。今年福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幫您辦”窗口,依托福州政務服務旗艦店“雲上服務專區”,上線“在線視頻咨詢”“遠程視頻幫辦”模塊。
來自福州市工業園區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的張女士發起遠程音視頻連線,工作人員“面對面”接待了張女士,詳細解答《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証》所需提交材料等問題,在線協助公司填寫申請表、推送提交材料清單、指導上傳相關文書范本,“問題咨詢及時,指導又耐心,還可以遠程共享、文件傳遞,真是太方便了”!張女士對窗口“視頻辦”的創新服務點贊。
從“不見面審批”到“智慧審圖”,再輔以“幫您辦”視頻幫辦,這一系列的創新舉措,充分體現了福州市資源規劃部門按照福州市委市政府營商環境建設的要求,致力創新,做出的不懈探索與努力。該局審批制度改革經驗做法被省營商辦列入典型選樹,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也對“雲上審批”“視頻幫辦”相關內容進行了報道。系統上線以來,通過“不見面審批”網上辦理項目1040個,2023年以來通過“智慧審圖”系統機審的房建類項目226個,佔項目總數的89.8%,審查時間節約了2/3,部門協同、並聯審查更便捷,數據共用共享更高效,進一步提升了辦件速度、服務溫度、企業滿意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