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福建尤溪:做優科技服務  深化集體林權制度“三多”改革

2024年11月19日10:52 |
小字號

“目前主要採用什麼栽培方法?”“預計第二批茯苓的產量如何?”……近日,在福建省尤溪縣森林居生態發展有限公司的鬆蔸茯苓種植基地,來自滬明兩地的食用菌專家團,正向公司技術總監廖觀保了解茯苓的栽培生長情況。

滬明兩地的食用菌專家在福建省尤溪縣森林居生態發展有限公司的鬆蔸茯苓種植基地現場指導

滬明兩地的食用菌專家在森林居生態發展有限公司的鬆蔸茯苓種植基地現場指導

茯苓是一種常用的藥用真菌,素有“十方九苓”“藥膳白銀”之稱,主要靠菌絲分解吸收鬆木的木質素和纖維素等營養物質結成菌核。長期以來,因國民經濟建設和林地撫育需要,多數國有林場和集體林地每年都要採伐大量鬆樹,鬆樹伐蔸和枝丫材則作為廢棄物被遺棄在山場,而這些廢棄物恰恰就是適宜茯苓生長的“家園”。

去年8月以來,尤溪依托滬明合作,圍繞茯苓種植,建立鬆蔸、段木、袋料栽培3個科研實踐基地。基地利用馬尾鬆伐樁、樹尾、枝丫等伐區剩余物作為種植基質,採取“良種+良法+精細化管理”種植模式,助推茯苓產業高質量發展。

鮮茯苓

鮮茯苓

“公司在尤溪的茯苓栽培面積達2000多畝,主栽茯苓菌種‘C21’,今年6月第一批採收時,畝產鮮茯苓300斤,實現產值約240萬元。”廖觀保介紹,森林居公司成立於2020年,主要從事茯苓菌種生產、茯苓鬆蔸及段木栽培,現擁有1條菌種生產線、1條茯苓加工生產線,可年產菌種30萬袋、加工成品茯苓20噸。

目前,森林居公司與上海市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省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三明市真菌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組建了專業的茯苓研發團隊。得益於縣內外專家的科學指導,每畝茯苓的產量提升了10%以上。

上海市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博士研究員尚曉冬介紹,鬆材線虫病被稱為“鬆樹癌症”,而茯苓是一種寄生在鬆木上的菌類,利用其寄生特性,還可以消解和轉化疫木中的幼虫、蛹和成虫等,從而實現疫木的安全高值化利用。“我們打算將更多上海的茯苓菌種拿到尤溪試種,從中選出更適合尤溪栽培的菌種,助力提高當地茯苓的產量和品質。”尚曉冬說。

通過科技賦能,尤溪茯苓栽培面積已突破1萬畝,為林業增產增效拓寬了新渠道。

近年來,在大食物觀的科學指引下,尤溪積極搭建科研機構、企業、林農三方林下經濟發展合作平台,開展《利用茯苓栽培就地清理枯死鬆樹研究》《林下種植互葉白千層試驗》等林下經濟科技研究推廣項目,以“試驗—示范—推廣”模式,推動林下經濟發展,打造了茯苓、七葉一枝花、黃精、靈芝等8條林下經濟示范帶。

同時,作為全省16個“三多”改革試點縣(市、區)之一,尤溪積極探索以“多方得益、多式聯營、多重服務”為重點的集體林權制度“三多”改革,形成具有尤溪特色的林業高質量發展新路。

“我們正以生產技術服務、經營管理服務、金融保險服務等多重服務為抓手,促進林農、經營者、集體、社會等實現多方得益。”福建省科技特派員、尤溪縣林業科技推廣中心主任吳承文介紹,一方面,尤溪以科技特派員為紐帶,聯合省內外專家,實行“林農點單、專家送餐”,幫助解決林下經濟發展中的關鍵技術難點﹔另一方面,通過發放林地經營權証,推出普惠林業金融產品“福林貸”,以“銀行+合作社+林農”模式,解決林農發展林下經濟的啟動資金問題。

目前,尤溪林下經濟經營面積達58.85萬畝,實現產值20.18億元。2023年全縣新增林下經濟經營面積6000余畝,畝產值達3000余元,相較2016年,每畝林地增加產值400余元。(王琨 林敏)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