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而行,一起探訪閩台鄉建鄉創合作福州樣板

為持續深化閩台鄉建鄉創合作,進一步提升福州2025年閩台鄉建鄉創合作樣板創建質量,福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於近日組織創建2025年省級樣板的各縣(市)區住建部門、鄉鎮和台灣團隊,赴2024年省級樣板創建成效顯著的相關縣區進行現場觀摩,先后觀摩了福清市南嶺鎮省級樣板集鎮、永泰縣樣板縣以及閩清縣上蓮鄉佳頭村、連江縣黃岐鎮古石村、羅源縣起步鎮桂林村等3個省級樣板村。
跟隨觀摩團隊的腳步,讓我們一起探訪這些閩台鄉建鄉創合作的福州樣板。
福清市南嶺鎮:“山海草原第一鎮”
鎮區立面改造成效
適老化農房庭院改造
公共空間(農耕文化園)
南嶺鎮圍繞“山海草原第一鎮”主題,與台灣吳正隆團隊深度合作,深入村居收集每家每戶整治需求,與集鎮發展規劃有機結合,並融入南嶺特色文化標識——“牛”元素,合理規劃、高效利用集鎮閑置空間集中打造集長者食堂、婦女技能培訓、青年創業指導中心、兒童學習空間、美食商鋪、閩台鄉建鄉創驛站、文創商店等多功能於一體的飛牛集市﹔改造提升農特產品展示館﹔完成適老化、民俗化、宜居化三類農房改造﹔通過街頭小公園、油杉林步道、古樹保護、適種喬木種植、沿街“牛”風幡、“牛”招牌、房前屋后藤蔓、鮮花布置等方式改造提升集鎮風貌。
永泰縣嵩口鎮:“解鎖古鎮‘不老’秘籍”
閩台鄉建鄉創團隊向觀摩團介紹三類農房改造情況
萬安堡兒童口袋公園
三類農房改造案例
嵩口鎮是福州市唯一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嵩口鎮與閩台鄉建鄉創團隊攜手合作,堅持“嵩口模式”發展理念,按照“自然衣+傳統魂+現代骨”的建設模式,因地制宜,在業態培育、農房改造、公共空間打造等方面創新嘗試,打造中山村展示服務中心、萬安堡兒童口袋公園、溪邊共享茶室、對台交流基地暨長者食堂以及露營區等項目,持續推動嵩口古鎮提檔升級。
閩清縣上蓮鄉佳頭村:“鄉建、鄉創、鄉親”
某年某月體驗館
鄉村大舞台
蓮上雅集民宿
佳頭村引入來自台灣的百川設計團隊參與設計規劃與環境整治,以三類農房改造、惠民公共空間打造、特色產業培育等多方面為切入點開展創建工作,打造某年某月體驗館、鄉村大舞台、閩台合作服務中心、水庫環線親水景觀和芹菜洋森林研學課堂等項目。在創建中,上蓮鄉首創“公開報名、公正篩選、公平定點”三類農房改造機制、“四位一體”(黨委政府決策、村集體監督、國企執行、村民參與)的創建成果管護運營機制。
連江縣黃岐鎮古石村:“古石回響:跨越海峽 聯結古今”
古石一號民宿
“兩山記憶館”
“兩山記憶”海岸線露營地
崖壁咖啡業態
古石村依托枕山靠海的地理優勢和風貌古朴的閩東特色石頭聚落,精耕細作閩台鄉建鄉創“對台”品牌,將傳統漁村打造成為福馬融合發展、多元業態進駐的藝術村落,以鄉村旅游作為主導產業推動村民增收致富和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台灣團隊以“古石回響:跨越海峽 聯結古今”作為建設主題,將石厝、崖壁等特色旅游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打造古石民宿、懸崖咖啡、“兩山記憶”海岸線露營地等業態,使古石村“出圈”,成為“打卡”熱點。
羅源縣起步鎮桂林村:起步桂林換新顏 花陌田園起蝶變
桂林村老街
七彩基地
羅源縣起步鎮桂林村緊扣“鄉建鄉創助力鄉村振興”這一主旨,著力發揮連片打造效用,探尋鄉愁記憶與產業發展蓬勃共生、閩台兩地與干部群眾心手相連的花陌田園生動實踐,精心打造七彩營地、桂林老街、桂心花園、適老化改造、十八長衫廣場、湖井溪、疏心花園等項目。以服務民生為根本,以花陌田園為畫卷,以產業振興為動力,起步鎮桂林村開辟出一條獨具魅力的鄉建鄉創與鄉村振興並進之路。(卓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