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沉浸式”禁毒教育 讓青春不“毒”行
運用無人機航拍技術,解決偏遠山區禁種鏟毒難題﹔依托“智慧海防”建設,強化海上毒品走私問題治理﹔探索建立污水毒品監測“校地合作”模式,溯源破獲涉毒案件……近年來,寧德市以創建全國禁毒示范城市為契機,持續開展毒品問題綜合治理,筑牢涉毒風險堅實防線。
為全面推動禁毒宣傳教育工作深入開展,增強廣大師生識毒、防毒、拒毒意識,寧德市以學校宣傳教育為主陣地、以青少年為重點宣傳對象,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創新禁毒宣傳模式,提高青少年學習禁毒知識的興趣,以法治之力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禁毒“攜手”非遺 打造多元宣傳陣地
“福壽膏下靈魂腐,哪有前程報國志……今日將你來燒毀,銷煙立願重做人……”在屏南福文化展示館,館長張書岩正向前來參觀的中學生們講述禁毒題材四平戲《狀元與鴉片》的背景故事。他說,這部藝術作品正是以屏南文人張正元為原型,生動演繹了其因“貪食兩粒鴉片屎,丟了一個文狀元”的故事。
福文化展示館是屏南縣禁毒宣傳教育的重要陣地,張書岩帶領同學們穿梭於展示館間,在強調毒品危害、莫沾毒品的同時,也傳遞著那些關於“福”的古老傳說與現代故事。展館共展出精品福文物200多件,張書岩鼓勵同學們要學習藏品蘊含的人文精神,體悟歷經百年而不朽不腐的梧桐匾額背后的工匠精神,積極傳播福文化的正能量,讓更多人感受到福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
據介紹,為了讓禁毒宣傳更生動、更有趣味,福文化展示館還與屏南當地中小學攜手,在館內開辟區域作為“第二課堂”,將非遺與禁毒宣傳相結合。同學們在老師和志願者們的指導下,完成一件件禁毒題材的剪紙、拓片作品,讓過往游客目不暇接。張書岩表示,此舉是以藝術的感染力影響青少年,有助於引導他們了解毒品並自覺遠離毒品。
禁毒宣傳進校園 筑牢青春“防毒牆”
“毒品之害,人所共知,不僅殘害吸食毒品人的健康,也使一個家庭支離破碎,更是影響社會安定的一大隱患。”近日,東僑中學黨總支書記林俊正在學校禁毒宣教室給學生們上禁毒課,他詳細講解毒品種類、危害和毒品預防方法,並積極與學生互動,熱情主動回答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現場氣氛熱烈。
寧德東僑校園開展禁毒宣傳教育活動。鄭成鐸攝
9月初,東僑中學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宣教活動。現場設置“不能買超市”、“防侵害報紙亭”、“法”式書店三個普法點,向同學們開展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在東僑中學大禮堂,民警通過現場授課、講解典型案例、以案說法、派發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進行禁毒普法宣傳,並積極與學生進行多樣互動,受到師生的廣泛好評。在林則徐禁毒宣教室,老師用圖片、文字、實物等多種形式,集中宣傳展示毒品的種類、特征、危害以及抵制毒品的方法……
林俊表示,長期以來,東僑中學根據新時期德育工作特點,始終將毒品預防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重要內容,緊緊圍繞“遠離毒品,珍愛生命”的主題,積極開展各類禁毒教育宣傳活動,使全校師生了解禁毒的基本常識,進一步增強了師生的防毒、拒毒意識,營造了一個文明、淨化的校園環境。
科技賦能 禁毒教育亮眼更走心
青少年的毒品預防教育工作需要細水長流、常抓不懈。在東僑開發區南湖濱路的寧德市禁毒教育基地,“知識競答”測測禁毒知識了解程度,“交互體驗區”直面吸毒后的人臉變化,“毒駕模擬”體驗毒駕帶來的暈眩和幻視、幻聽、幻覺症狀……可謂科技感拉滿。
據了解,該展廳面積約600平方米,包含序廳、禁毒歷程、識毒辨毒、毒品危害等八大展區,集展示、互動、體驗於一體。“基地數字化呈現禁毒、緝毒、戒毒等場景,參觀者可以全方位深入了解各類毒品的特征和區別,既增強了互動性趣味性,又提高了參觀者識毒、防毒、拒毒的思想意識,讓禁毒教育變得趣味化、智能化、可視化。”基地講解員表示,基地通過智能化、趣味性、沉浸式教育方式,引導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群體了解禁毒知識、認識毒品危害,不斷提升識毒、防毒、拒毒意識和能力,打造閩東禁毒宣傳品牌。(林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