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大潮涌“灣區”,“老區”憑風起

人民網記者 陳藍燕
2024年11月25日10:0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老區不老,與時代同行。福建省龍岩市武平縣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是“全國林改第一縣”,也是革命老區縣、原中央蘇區縣。促鄉村振興、造新顯集群、塑文旅勝地、創林改新路……新時代的“老區”武平從未“掉隊”。近日,人民網福建頻道擬推出《老區“上新”了》系列報道,展示武平新貌。

入駐不到5年,廠房再擴一倍。

“目前,公司的二期項目已實現部分投產,顯示屏生產線從2條線擴展到6條線。”福建希恩凱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文懷介紹。

2019年,在廣東省深圳市顯示屏行業深耕二十余年的陳文懷帶著打造新型顯示屏樣板工廠的想法,來到福建省龍岩市武平縣。

武平有著“中國林改第一縣”之稱,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是革命老區縣、原中央蘇區縣,“省尾”的偏遠位置曾一直制約著當地經濟發展。然而,武平往南300多公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深入推進。武平提出,主動融入大灣區,以新型顯示產業為抓手,著力打造革命老區與大灣區合作樣板區。

武平工業園區。武平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武平工業園區。武平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多年前,武平打破思想局限,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如今,武平打破地域局限,打通“老區蘇區”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通道。

關鍵節點的打通,是實現新發展的起點。

武平,這座山區縣,正與大灣區越走越近:龍龍高鐵開通,接軌“深圳速度”﹔新型顯示產業優勢互補,擴寬雙方合作空間﹔共建“飛地園區”,實現兩地“無差別”服務……

時與勢的把握

“誰說山區不能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要推倒慣性思維這堵牆,到廣闊天地去尋找‘金娃娃’。”武平縣委書記張麗華這一句感慨,可以一窺當地發展產業的決策思路。

想要推動武平新一輪的大發展,不解決思想認識問題、不更新觀念,武平要麼原地踏步,要麼緩慢進步。

《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明確,“對接國家重大區域戰略”“支持贛州、龍岩與粵港澳大灣區共建產業合作試驗區”。

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的機遇,這既是武平縣委、縣政府對當地發展的定位,也是武平老區蘇區振興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加快發展”。

全局上把握,關鍵處落子,是對質與量的科學統籌,也是對時與勢的准確判斷。建設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振興發展先行區,符合革命老區發展的大勢所趨,符合武平振興的發展之需。

生產車間。武平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生產車間。武平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定位思考,武平將發展地域“邊緣”變“前沿”,意在打造“老區+灣區”合作樣板。

在引領帶動全縣高質量發展中布局謀劃,武平抓住粵港澳大灣區投資外溢機遇,把以新型顯示為重點的信息產業作為首位產業發展。

“老區+灣區”,乘之者進,慢之者退。

“我們將以新型顯示產業集聚區為‘抓手’,繼續推動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和閩西南協同發展區高新技術和產業轉移的‘橋頭堡’,探索‘老區+灣區’‘老區+特區’合作的武平樣板。”武平縣工信科技局副局長王維榮信心十足。

知與行的統一

從簽約到投產,隻用了不到三個月時間,來自深圳的企業深南光電有限公司快速落地武平高新區。“辦事效率之高、程序之規范,讓人印象深刻。”深南光電董事長孫健感慨。

武平速度,為何如此之快?

整合專家學者、科研團隊和企業資源,為當地產業發展提供技術咨詢服務﹔從頂層規劃設計入手,編制《武平縣新型顯示產業發展規劃》,推動新型顯示產業可持續發展……規劃科學,謀定而后動,武平新型顯示產業一轉入建設發展階段便全面提速,“一天一個樣”。

從無到有、從藍圖到實景,作為福建縣域重點產業鏈,武平新型顯示產業正拔地而起:2019-2023年,武平縣規模以上新型顯示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產值比重由17.4%增至31.9%,稅收佔規上工業稅收比重由9.3%增至20.5%。

“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牢牢把握發展新顯示首位產業這個重要任務,離不開知與行的統一。

武平高新區省級科技孵化器一期。武平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武平高新區省級科技孵化器一期。武平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看平台,從規劃引領、機制創新、產業集聚、要素集約和承載力提升等五個方面推動新一輪產業園區標准化建設,積極搭建產業園區標准化建設平台,構建首位產業集聚園區——武平高新區。

看物流,針對山區縣物流短板,武平縣建設閩粵贛電商物流產業園區,培育8家規模以上物流企業,開通6條物流零擔專線及多個配送點,物流運價較市場價降低30%至40%。

看營商環境,突出“用戶思維”,武平縣持續開展“企業服務日”“千名干部挂千企”等活動,千方百計幫助企業解決用地、融資、用工、審批等需求,為企業創造更好的條件、營造更優的環境。

一以貫之的關注,一抓到底的落實。推動與大灣區建設“飛地園區”,動態更新“招商地圖”,用活對口合作政策……如今武平新型顯示產業加速成勢,像希恩凱這樣的新型顯示企業超百家,近九成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已初步形成集群競爭優勢。

內和外的融通

共同主辦產業協同大會,共同謀劃產業發展藍圖,共同面向國內外開展招商……2023年年底以來,武平、廣州兩地頻頻出招。經過多年磨合,抱團發展、相互融合,已成共識。“老區”“灣區”銜接更加緊密、聯動更加高效、推進更加有力。

去年9月,在武平舉辦的福建省工業企業供需對接平台“手拉手”對接活動上,廣州德擎光學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白天翔說,“在這裡,我們可以找到供應商,也可以找到下游客戶,后續我們將和武平企業深入合作。”

活動現場,20家企業圍繞新型顯示產業發展戰略開展合作,現場簽約金額近1億元。

8個月后,“手拉手”活動再次舉辦。來自大灣區和武平縣內外400余家企業現場簽約金額比去年漲了10倍,達11.2億元。

王維榮說,接下來將持續開展“走出去、請進來”系列供需對接活動,帶領企業跑市場、搶訂單,爭取更多武平產品進入省內外新顯龍頭企業的產品供應名錄。

生產車間。武平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生產車間。武平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武平為何有底氣主動對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

向外看,武平是閩西、粵東、贛南的重要交通樞紐,已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區半日經濟圈,讓閩、粵兩地的距離更近一步,已成為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或產業外溢的重要平台,進而向內陸腹地輻射。

向內看,2023年福建數字經濟增加值達2.9萬億元,對全省經濟總量的貢獻超過一半,福建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企業佔比居全國第三,背靠福建數字經濟腹地,武平無疑對灣區企業具有較強吸引力。

內外聯動,2023年廣州攜手龍岩共同設立總規模20億元基金,將有效支持廣州、龍岩(武平)兩市縣及周邊區域的創新創業企業並服務當地實體經濟發展。同時,武平縣和大灣區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推動新型顯示產業轉型升級。

“武平作為老區蘇區,錨定產業聚焦實體,積極推進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合作試驗區建設,通過與大灣區‌產業合作的政策支持和機制創新,努力找到一條加快老區蘇區振興實現共同富裕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徑。”武平縣人民政府縣長於海表示。

時光荏苒,時運變遷,歷史的長河與現代的脈動交織共鳴,革命的火種與創新的浪潮相擁而馳。“老區”“灣區”越走越近,紅色熱土與經濟前沿的“心跳”愈發同頻,新篇章正徐徐展開。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