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全市經濟總量連跨6個千億台階  廈門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4年11月25日15:0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廈門11月25日電 (記者張萌、陳博)“十一年來,全市經濟總量連跨6個千億台階,年均增長7.1%﹔人均GDP從7.43萬元增至15.17萬元,實現翻番”“2023年四大支柱產業集群總規模超2萬億元,電子信息、機械裝備合計佔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61.8%”“連續三年在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中名列前茅,18個領域獲評‘全國標杆’”“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升,外貿綜合競爭力居全國第11位”……

11月25日,廈門市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貫徹新發展理念 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發改委專場)。本次發布會由廈門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主任上官軍主持,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重點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發布會上,廈門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孫建輝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市發改委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強化“參謀部、協調部、推進部”的使命擔當,切實履行宏觀管理和經濟綜合協調部門職責,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並取得積極成效。數據顯示,十一年間,全市經濟總量連跨6個千億台階,從2012年的2922.09億元增至2023年的8066.49億元,年均增長7.1%﹔人均GDP從7.43萬元增至15.17萬元,實現翻番。

在“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方面,廈門始終堅持把科技創新引領作為發展的主要動力,布局建設高能級科創平台,支持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2023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36%,比全國、全省分別高出0.71和1.2個百分點﹔目前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百強“科技集群”排名中躍升至第72位。謀劃構建動能持續、梯次發展的“4+4+6”現代化產業體系,做優做強電子信息、機械裝備、商貿物流、金融服務四大支柱產業集群,培育壯大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文旅創意四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第三代半導體、氫能與儲能等6個未來產業,全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發展動能轉換。2023年四大支柱產業集群總規模超過2萬億元,電子信息、機械裝備合計佔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61.8%﹔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46.6%,新能源產業產值同比增長32.5%﹔未來產業加速產業化發展,擁有176家未來產業骨干企業,全面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化合物半導體、新型顯示、新型儲能、創新藥械五個未來風口產業。

十一年來,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向好,全市經濟總量連跨6個千億台階,城市建設蒸蒸日上。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十一年來,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向好,全市經濟總量連跨6個千億台階,城市建設蒸蒸日上。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在“改革開放全面深化,激發高質量發展新活力”方面,廈門改革創新成效顯著,在全國率先探索推動營商環境建設,連續三年在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中名列前茅,全部18個領域均獲評“全國標杆”,連續五年在全省營商環境數字化監測督導中排名第一﹔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獲評全國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月度和近12個月平均綜合信用指數在全國36個省會及副省級以上城市排名保持雙第一﹔以綜合改革試點引領全面深化改革,積極推動要素市場化、民企發展環境、國資國企、投融資機制等重點領域改革。新發展格局節點城市加快打造,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持續增強,集裝箱吞吐量居全球港口第13位、機場境外旅客吞吐量居全國第4位﹔區域協作深入推進,廈漳泉都市圈發展規劃獲國家批復予以實施﹔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升,外貿綜合競爭力居全國第11位,“推進‘絲路海運’港航貿一體化發展”納入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廈門自貿區累計推出創新舉措606項、其中全國首創142項,金磚創新基地加快建設。

在“美麗中國樣板城市加快建設,擦亮高質量發展底色”方面,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廈門實踐”持續深化,探索從山頂到海洋全域生態環境保護,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持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制度創新、模式探索等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正向激勵。全域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生態文明指數居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第1位,空氣質量保持全國前列,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主要流域國控和省控斷面、小流域省控斷面水質達標率均達100%,每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耗電、耗水處於全國領先水平。今年10月,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上,廈門還榮獲第二屆“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稱號,並獲頒“自然城市”榮譽証書。

高樓林立的廈門會展CBD片區。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高樓林立的廈門會展CBD片區。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在“協調共享發展持續推進,彰顯高質量發展成色”方面,廈門持續推動“跨島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產城融合提速發展,常住人口從2012年的403萬增加到2023年的532.7萬,增長32.2%﹔島外人口佔比61.2%、比2012年提高10.9個百分點,其中集美區達到109.6萬人,超越思明區、湖裡區成為六區之首。島內外一體化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基本成型,海滄隧道、翔安大橋建成通車,軌道1、2、3號線開通運營,環灣放射路網基本貫通。公共服務跨島均衡布局,黨的十八大以來至2023年底共增加中小學、幼兒園學位數45.6萬個,一中、雙十、外國語、六中、科技、實小等名校紛紛在島外建設新校區﹔廈門奧體中心、國際博覽中心、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復旦腫瘤廈門醫院、蘇頌醫院等大量優質公共設施布局島外。

而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兜牢高質量發展底線”方面,堅持系統觀念,統籌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完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建成年生產能力60萬噸的面粉加工生產線,開工建設翔安糧庫三期22萬噸的高標准糧倉。能源供應保障有序,全域供電可靠率連續五年居全國50個主要城市第一梯隊。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品種豐富、價格穩定。

“在抓好經濟社會發展統籌謀劃、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綜合改革試點引領全面深化改革、打造新發展格局節點城市、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等方面持續發力,為廈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發改力量……”孫建輝表示,新征程上,廈門市發改委將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扣“四個更大”重要要求,進一步深化改革,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

當天,廈門市發改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傅如榮,市發改委二級巡視員林曉輝,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李曉燕也一同出席發布會並介紹有關情況。發布會期間,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就如何優化產業結構、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高質量發展引領示范區,以及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動聯通內外的綜合交通樞紐建設以及推進公共服務均化等方面的舉措和成效進行了介紹。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