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葉富了一座城
隨著秋茶採摘接近尾聲,進入11月中旬,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的茶農們又開始“穿梭”於茶園之中,緊鑼密鼓地投入茶樹翻土、修剪工作,為明年春茶的長勢做足准備。
“好茶不愁賣,今年秋茶質量不錯,交易正旺時,1天就收購了約2000斤毛茶。”安溪縣感德鎮槐川村一茶葉收購點負責人陳文金一邊忙著審評茶農們帶來的茶樣一邊說。
今秋,“百茶貿易之都”安溪縣的茶葉日交易量再創新高,最高達10萬斤。
今年秋茶採摘季,安溪縣茶農採茶忙。陳文丕攝
安溪縣是鐵觀音的發源地,產茶歷史逾千年。早在宋元時期,安溪的茶葉就在泉州港統一裝船,從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泉州啟航,銷往世界。
改革開放初期,安溪縣是福建省最大的國定貧困縣。乘著改革春風,敢闖愛拼的安溪人緊抓發源地優勢,帶著安溪茶到全國各地叫賣。“騎著摩托車,挑著茶葉,到處找買家。”茶農王奕榮回憶,彼時,鄉親們克服萬難,四處奔走,把安溪茶越賣越遠。
種茶、採茶、制茶、賣茶,周而復始,是安溪人的堅守,也是20世紀末安溪縣實現脫貧的“法寶”。
如今,安溪縣有近80%的人口從事涉茶產業,農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4000元,茶葉已成為當地致富的“金葉子”。
安溪山地梯田茶園(資料圖)。陳文嘉攝
靠“一片葉”富民,離不開強產業帶動。在各地賣茶的經歷讓安溪人的思想更解放、目光更長遠。他們深知,要想把“一片葉”做得更大更強,就得努力向茶產業現代化“進階”,生產、包裝、銷售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做好大文章,茶生產更是要走上智能化“快車道”。
八馬茶業的生產車間。人民網 李唯一攝
“在八馬茶業生產車間內,最新生產線已實現24小時不間斷作業,智能化水平和生產效率大幅提升,最高可日產精制茶原料3.6噸。”八馬茶業產品經理蔡銀筆介紹,智能生產線讓產量飆升,也讓產品的“標准線”提高。
八馬茶業不僅制茶,也制造茶包裝,讓茶葉從進料到成品全程不落地,實現自動化、清潔化、智能化生產,且快速出品。“目前,我們的生產線可實現日產包裝12000盒。”蔡銀筆說。
八馬茶業只是安溪縣5000多家茶企的縮影,從生產到包裝的智能流水線,是這些茶企生產車間的標配。
“安溪所有茶廠的機械化、自動化包裝設備均為自主研發,擁有強大的茶包裝流水線。”安溪縣茶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張炳燦自豪地說,安溪的通用包裝佔據全國茶葉包裝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100萬泡茶不到10小時就能完成裝盒、封膜、裝箱。”
茶葉“包得好”了,如何也能“賣得好”?
經歷了走南闖北賣茶的安溪人,深知自己走出去“找銷路”的艱辛,於是早早“站”上了電商的風口,讓好茶在家就能“不愁賣”。
“現在公司每天的茶葉訂單出貨量是3萬多單。不僅如此,電商平台還幫助我們觸達了更多的消費者。”當地茶企轉型線上的銷售“排頭兵”——和平百茶(福建)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陳和平興奮地描述著電商帶來的新機遇。
嘗到電商“甜頭”的不只是和平百茶。當地建設了茶葉電商專業園區茶科網產業園,許多頭部供應鏈企業落戶園區。目前,安溪縣域茶葉電商銷售收入已超百億元,佔全國茶葉電商近四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助推安溪縣茶葉交易量位居全國縣域之首。
安溪鐵觀音。人民網 李唯一攝
“如果沒有茶,就沒有安溪縣的山鄉巨變,也沒有安溪人的幸福生活。”安溪縣茶業發展中心主任林清杰認為,安溪人不僅把茶越做越好、越賣越好,還提升了“一片葉”的附加值。
袋泡茶、速溶茶、茶含片等快捷茶品接連上新,飲料茶供應鏈從無到有,讓安溪縣成為全國重要新式茶飲基底茶供應基地,年供應量超6萬噸﹔
物流產業在電商帶動下持續繁榮,272家物流快遞企業、上千個服務網點日均處理約16萬件涉茶快遞,讓安溪縣的物流效率在全國產茶縣中居首位的同時,物流成本最低﹔
五湖四海的游客循著“茶香”來到“茶鄉”,漫步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感受吃有茶味、住有茶香、行有茶路的“茶生活”,讓安溪縣實現年接待國內游客784.03萬人次、年國內旅游收入92.03億元﹔
…………
依托“一片葉”,安溪縣日新月異,已今非昔比。9月20日發布的《2024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顯示,安溪縣位列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50位,躋身全國投資潛力十強縣市之列。
“產業始終是安溪發展的核心引擎和關鍵支撐。”安溪縣委書記吳毓舟對安溪的未來充滿信心,“安溪將立足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向全面建設具有茶鄉特色的現代化中等城市大步邁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