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首台機組並網發電
2024年11月28日08:58 | 來源:人民網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網漳州11月28日電 (蘇海森)11月28日7時46分,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首台機組——中核集團漳州核電1號機組首次並網成功,開始向電網送出第一度電。這標志著“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為國家能源結構優化、實現“雙碳”目標作出新的貢獻。
工作人員在查看漳州核電1號機組各項技術指標。中核國電漳州能源供圖
當天,經現場確認,漳州核電1號機組狀態良好,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后續將按計劃進行一系列試驗,進一步驗証機組的性能,以滿足商業運行條件。
漳州核電1號機組(右)。中核國電漳州能源供圖
位於福建省漳州市雲霄縣的漳州核電是“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的始發地,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華龍一號”核電基地,規劃建設6台百萬千瓦級“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現有4台機組開工建設,安全質量均處於良好受控狀態。
位於福建省漳州市雲霄縣的漳州核電項目。中核國電漳州能源供圖
作為我國核電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華龍一號”是我國研發設計的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創新成果,滿足世界最高安全要求和最新技術標准。目前,“華龍一號”國內外在運在建機組總數達到33台,已成為全球在運在建機組總數最多的三代核電技術,標志著中國核電技術與綜合競爭力躋身世界第一方陣。
據了解,“華龍一號”每台機組每年發電超100億度,能夠滿足中等發達國家100萬人口的年度生產和生活用電需求﹔同時相當於每年減少標准煤消耗31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16萬噸,相當於植樹造林7000多萬棵。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