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紅色熱土譜新篇
閩東,是一塊紅色的土地、英雄的土地、光榮的土地。上世紀30年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前輩在這裡櫛風沐雨、浴血奮戰,創建了閩東蘇區。蘇區精神在此生根發芽,綿延至今。
90年來,閩東兒女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奮勇向前,全力以赴推進閩東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昂首闊步在新時代偉大征程上。
賡續紅色血脈 傳承紅色基因
微風徐徐,紅旗飄揚,走進福安市溪柄鎮閩東蘇區紀念館,一座庄嚴肅穆的閩東蘇區紀念碑,高高聳立在蒼鬆翠柏之間,上刻“閩東蘇區精神永放光芒”幾個大字,游客走進紀念館,觀看紅色展覽、聆聽紅色故事。
“人們流傳著一首《白扇詩》:‘一把白扇畫牡丹,財主收租太不堪,不管收割有無谷,一斤半兩不讓寬。’深刻揭露了土豪劣紳欺壓百姓的罪行,成為斗爭的號角。”閩東蘇區紀念館館長林惠全正為學員們講述這片紅土地上發生的故事。講解16年,林惠全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把紅色故事講給更多人聽,讓閩東革命精神一代代傳下去。
“你是燈塔,照耀著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著航行的方向……”在閩東革命紀念館,閩東紅土地文化志願者合唱團正在深情演唱歌曲《跟著共產黨走》,伴隨著激昂的歌聲,革命先烈拋頭顱、洒熱血的故事聲聲入耳。“用合唱的形式,表達對先輩深厚的感情,用歌聲傳承紅色基因,讓游客更加了解紅色文化。”閩東紅土地文化志願者合唱團成員王秀文說道。
歷久彌新的紅色故事,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講好紅色故事的同時,如何做好紅色資源的保護、開發?
近年來,寧德市相繼出台《關於加大扶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區發展的意見》《關於做好革命老區脫貧奔小康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支持老區基點行政村鄉村振興的七條措施》《寧德市紅色文化遺存保護條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規文件,有力推動老區經濟社會發展。
基礎薄弱、資源匱乏,曾是老區蘇區普遍面臨的問題。近年來,寧德從規劃、項目、資金等方面加大對老區蘇區幫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老區生產生活條件、優化發展環境,全面推動老區經濟社會穩步發展。
設立專項補助金,“真金白銀”助振興。2020年至今,寧德市共下撥老區專項扶貧發展資金和中央銜接老區鄉村振興補助資金2655萬元,扶持項目266個﹔下撥革命老區發展(革命遺址保護利用)專項資金1470萬元,修繕維護革命遺址57處﹔下撥市本級老區建設配套資金320萬元,扶建老區基礎設施項目58個。
“紅魂綠韻”促發展 革命老區換新顏
九十年滄桑巨變,革命老區風華正茂。
寧德牢記囑托,革命老區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走進周寧縣七步鎮蘇家山村,茶園裡一排排茶樹翠綠齊整,茶香清新扑鼻,一片片綠葉變成了茶農致富的“金葉子”。在有機茶園上空建設高山“鄉村迪士尼”,打造集“休閑、觀光、體驗”於一體的鄉村生態休閑游。2023年,蘇家山村接待游客40萬人次,村集體收入達65余萬元。
2024年11月13日,由壽寧縣下黨鄉和寧德時代共同打造“下黨零碳示范基地”裡的“零碳茶館”正式營業。零碳茶館的正式投用,開創了茶產業與文旅產業融合新路徑,是“零碳新基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生動實踐。在零碳技術的加持下,該基地每年發電達5.5萬千瓦時,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4.8噸,相當於種植約3000棵樹。
在離下黨鄉60多公裡外的南陽鎮含溪村,一批批中小學生在村庄開展紅色研學活動,學員們游覽閩東含溪革命紀念室、閩東特委含溪舊址、會師紀念亭、革命紀念碑等地,重溫那段崢嶸歲月。
蕉城區虎貝鄉東源村保留著“百丈岩九壯士”遺址,建設了百丈岩戰斗展陳館,發展“紅色旅游+研學”旅游新業態﹔福安市溪潭鎮以立峰村為起點、斗面村為核心、樓下村為終點,整合溪南流米寺、榕頭虎臣文化等多種資源,打造“閩東紅色一號線”,今年已接待游客25萬人次﹔福鼎市赤溪村、壽寧縣下黨村、壽寧縣斜灘鎮車嶺古道等6個景點景區入選全國建黨百年百條精品紅色旅游線路。
昔日藏在深山的紅色文化資源,如今變成鄉村振興的新引擎。在寧德,越來越多的革命老區村挖掘紅色文化資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一幅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正呈現在我們眼前。
得益於國家政策、資金、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寧德交通路網持續建設,全市累計完成63個老區基點行政村通雙車道,農村公路總裡程突破1萬公裡﹔全市58個革命老區基點行政村納入美麗鄉村建設,老區鄉村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
當前,全市各地正發揮紅色文化、綠色生態等資源優勢,把革命老區村打造成宜居宜業的幸福家園。
聚力產業振興 共奔富裕之路
在周寧縣不鏽鋼深加工產業園,福建青山特材不鏽鋼深加工項目正緊鑼密鼓建設中,建成投用后預計年貿易額可達15億元,將進一步延伸周寧不鏽鋼產業鏈。
在福鼎八尺門港口,中廣核寧德核電溫排區200MW海上光伏項目正抓緊開展光伏面板組裝工作,這是全省首個非灘涂海上光伏項目。
在福安經濟開發區,福安震裕新能源汽車鋰電池殼體項目於今年9月投入生產。該項目滿產后,年產值將超12億元,有效拉動區域經濟進一步增長。
一個個項目建設現場熱潮涌動,一棟棟建筑主體拔地而起,一條條交通干線縱橫交織,融匯成一幅紅土蝶變的壯美圖景。
昔日閩東,基礎薄弱、發展滯后,小農經濟“一統天下”,工業基礎“一窮二白”,一度被稱為東南沿海的“黃金斷裂帶”。
“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閩東人民繼承和發揚革命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在紅色熱土上,續寫著新時代奮斗篇章。
近年來,寧德接連抱上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青拓集團、上汽寧德基地、東南銅業等一批“金娃娃”,培育形成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鏽鋼新材料、銅材料等四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主導產業,推動寧德發展步入快車道。
2023年,寧德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1%,增速連續六年全省第一。今年1至9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08.82億元,增長74.2%,增幅居全省第一。
寧德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以建設全國鄉村振興的樣板區為目標,念好新時代“山海經”,做強做優做大茶業、蔬菜、水果、中藥材、食用菌、畜牧業、漁業、林竹花卉和鄉村旅游“8+1”特色產業。全市161個老區基點行政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基本達到15萬元以上,老區人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90年來,閩東山鄉迎來巨變。回望來時路,闊步新征程,在閩東這塊紅色土地上,處處涌動著賡續弘揚老區精神、接力譜寫紅土榮光的滾滾熱潮。(記者 陳祎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