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泉州台商投資區:念好黨建聯建“三字訣”  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2024年11月29日14:18 |
小字號

近年來,泉州台商投資區深入實施黨建引領物業融入基層治理三年行動,念好“塑、強、智”三字訣,構建條塊聯動、多方協調、群眾參與的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推動物業領域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專業物業服務覆蓋率、小區黨組織覆蓋率均排在全市首位。

黨建引領塑網,實現全域共建

因地因企強覆蓋。針對新建小區、老舊小區、安置小區等,採取建制性、兼合式等形式,把黨組織建設觸角延伸到小區、樓院等社區自治單元。今年以來,全區新組建小區黨支部7個,實現小區黨組織應建盡建、交付滿一年的小區100%覆蓋。同時,靈活採取單獨組建、區域聯建、行業統建等方式,“一企一策”推動全區“三有”物業服務企業黨組織實現100%覆蓋。

交叉任職促聯建。堅持“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積極推薦有公心、有能力、有熱情的社區(村)“兩委”、小區黨支部班子成員、機關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和退休干部等參選業委會委員。目前,全區共有29名社區(村)“兩委”、小區黨支部班子成員進入業委會,“紅色業委會”覆蓋率提升到54.55%,並從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黨員負責人中聘任社區(村)黨組織兼職委員10名。

條塊聯動解難題。堅持高位推動,選派115名處級、科級干部挂鉤小區,建立健全“小區吹哨、部門報到”聯動處置機制。發揮社區“大黨委”統籌協調作用,在全區各類住宅小區全面推進部門領辦小區“一籃子服務”工作。目前,已推動建設“百姓書屋”8個、“居家養老服務站”8個、長者食堂5個、“健康小屋”4個、健身房15個、“四點半學堂”5個、科技館1個,有效提升居民群眾的便利感和幸福感。

聯合管理強網,高效協同共治

聯合監管促規范。創新“五三三”工作機制,聯合業務部門、屬地鄉鎮、社區(村)、小區物業全面摸清公共收益項目等“五類台賬”基礎信息,重點圍繞消防系統、環境衛生等方面扎實開展為民服務行動,推動建設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設施示范項目13個,目前,全區小區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與現有充電口總數比例達到3:1。

聯合執法展成效。嚴格落實“執法進小區”工作機制,安排綜合執法、公安、住建、消防、鄉鎮等部門共46名執法人員挂鉤聯系小區,今年來,累計完成物業小區安全生產標准化創建提升住宅小區項目37個、全區四星級以上項目10個,打造物業服務嵌入社區標杆示范項目3個。

聯合排調護穩定。依托區社會治理綜合指揮調度平台、110、12345、“匯治理”APP等平台,深化“一站三融”機制化解涉物業糾紛,打造一站式解紛門診部,實現矛盾糾紛統一受理、統一調度、排調分離、多元化解的閉環管理。目前,全區鎮級均成立物業糾紛調解委員會,建成物業住宅小區聯合矛盾糾紛調解室49個,今年來,全區無物業管理類信訪件,全市信訪量最低。

“三微”服務智網,推動空間共享

“微站點”托起“大便捷”。下放100多項區級行政審批服務事項至潮韻華庭、翔鷹花苑等8個小區網格“親清家園”服務站,配備“紅色管家”幫辦代辦服務,實現小區居民在家門口暢享便捷的政務服務。

“微社群”撬動“大服務”。依托381個“鄰裡社群”,推行黨員“積分爭星”管理模式,推動組織到樓、結對到戶、服務到人。物業黨員常態化挂鉤小區居民,第一時間收集居民訴求、對點服務,厚植網格人文關懷溫度。

“微議事”匯成“大杠杆”。今年來,在錦新花苑、金海灣等小區推行“厝邊四事”“鄰事五議法”等議事模式,由小區黨支部牽頭,組織居(村)委會、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及樓棟長等開展“微議事”“微協商”,共商共議推動解決居民急難愁盼問題74件。(劉錫穎 李婷)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